第十五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教学讲义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414195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十五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十五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十五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十五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教学讲义(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应用,第1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对区域的概念、内涵与特点的理解,并隐含了区域划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1)题,该图是干湿地区及农业类型分布简图,不能反映出区域的面积大小、形状及边界的信息;图中也显现不出区域进一步划分的信息,因此不存在下一级区域;400毫米、800毫米是理论上的分界线,其界线是有过渡性的;内部特征相对一致是

2、区域划分的基本特性。第(2)题,区城图中草原放牧区和农业区无法反映出农业发展水平;干湿地区与农业类型的联系呈现的是生产特点方面的内容;干湿条件影响农业的发展,其本身就是农业发展的条件;不同的干湿条件影响着农业的发展方向。,【答案】(1)B (2)C,【方法规律】(1)对一个区域的认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弄清划分类型。即看该区域按什么标准划分的什么类型,即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 区位特征。也就是看该区域在何位置,与周围的区域有何联系。 区内共同性。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区间差异性。即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同。 边界形状。这是记忆该区域的轮廓特

3、征,以便迅速准确地确认,如省区轮廓、湖泊轮廓等。 (2)各区域固有的地理环境条件决定着各区域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水平。,(2)农业生产的比较,要素,区域,(3)工业、商业贸易活动的比较,【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图的关键是根据图中区域特征,如边界、轮廓等判断出甲图为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乙图为我国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甲图为热带季风气候区,乙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两区均是水稻种植业区,其区位条件,可以从地形、土壤、气候、劳动力等方面分析。A城为印度东北部的加尔各答,这里有丰富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而B城上海矿产资源贫乏。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可以从地形、水源、气候等

4、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基础、劳动力、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去分析。近几年重庆的交通区位得到增强,得益于三峡工程的建设,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水位上升,提高了通航能力,水运优势得到加强。,【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年际变化大 (2)水稻 地势低平;热量充足;雨量丰沛;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力资源丰富等(答出其中3点即可) (3)附近矿产资源丰富 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等 (4)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水位抬高,提高了通航能力,水运优势增强,【方法规律】 分析某个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往往包括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

5、境,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土地及矿产资源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2)分析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包括区域的人口(素质、数量)、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等因素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解析】不同历史阶段、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在早期开发阶段,土质黏重、河湖阻隔,不利于农耕业的发展。在成长阶段,由于优越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以及悠久的农业发展史、充足的劳动力,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粮、棉、桑蚕基地。但进入工商业阶段,由于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粮食的商品率降低,使其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本题考查长江中游平原在成长时期地理环

6、境对农业的影响,解题关键是搞清楚影响长江中游地区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产粮多的自然优势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一年两熟,作物单产高;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其社会经济优势是:本区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人口稠密,劳力充足。,【答案】D,【解析】第(1)题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回答。第(2)题根据水稻的生长习性,从水、土、气候等方面分析。第(3)题,进入工商业发展的时期,粮食生产退为其次,不再受到重视,而城市和工业却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庞大的水运网,充足的水源是支持工业、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如上海能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这与其便

7、利的水路交通,黄浦江、长江提供水源是分不开的。另外,稠密的水网,使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已不适应当今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粮食商品率比较低。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已退为其次,这使得其作为粮棉生产基地在全国的地位已有所下降。,【答案】30 东部沿海地区 入海口 (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人口稠密,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太湖平原、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网稠密,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方法规律】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从两

8、个方向上进行:即横向和纵向。 (1)横向即是各区域固有的地理环境条件决定着各区域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水平。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2)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的发展。思维模式如下所示,第2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 研究中的应用,(2)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资源调查 环境监测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 农业方面(见下图),(2)根据上图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划分植物类型 判断植

9、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 B. C. D. (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 判断水体污染 判断人口分布 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估算工业生产总产值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判读地理统计资料图的能力及遥感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第(1)题,从图中找出健康植物与重度病害植物反射波谱曲线的交点,向横坐标作垂线,可看出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的波段大致是0.580.8微米,结合下面的光谱波段图,可以确定正确选项。第(2)题,植物的健康状况可通过遥感技术来判断,项符合;粮食作物的产量高低也与作物的健康状况有关

10、,所以项正确。第(3)题,水体污染与否,城市大气质量状况均属于“地物的不同状况”,它们的反射率也不相同,所以项均正确。,【答案】(1)A (2)C (3)B,【方法规律】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是理解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出健康植物、病害初期植物和病害中期植物的不同波段的反射率差异。不同植物在不同的生长状况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物特征,如在可见光的波段上反射率增大,图像显得明亮。遭受了病虫害,并不是所有的波段都会颜色变暗淡,小于0.6微米波段健康植物和病害植物的反射率差别不大,大于0.6微米时差别比较明显,特别是0.81.4微米波段更明显,不同健康状况很容易区分开来。这样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出植物。

11、此外,还要正确判读坐标图,要注意准确解读坐标,理清纵、横坐标之间的内在联系,顺利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弄清知识的内涵则是解题的重要保证。,【解析】球定位系统包括三部分,即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空间部分即GPS卫星星座是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GPS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答案】C,【解析】第(1)题,美军使用的导弹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实行定位轰炸,烟雾不会产生影响。第(2)题,手持GPS接收机不需要地面辅助设备,只要能接收到卫星信号,就能快速定位,不受天气、行政区域的限制。,【答案】(1)B (2)A,(2)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

12、图层中应增加( ) 大气污染 区域规划 造纸厂、印刷厂分布水文地质 A. B. C. D.,【解析】(1)在该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中涉及水系、地形、土壤、居民点以及土地利用,综合分析各选项可看出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与它们的相关性不明显,商业分布和规划、学校布局应该与交通运输、人口数量有密切联系,所以只有耕地分类和评价与上图层联系密切。(2)深埋垃圾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并且会对地面某些功能区的布局产生影响。,【答案】(1)A (2)D,在“3S”技术的选取时,首先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是“点”则选用GPS,如导航、测算某点的高程等。如果是“面”则需看是突出监测方面还

13、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监测森林火灾应选择RS技术,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GIS技术。 同时,一项工作往往可能在某次使用的是一种技术,而另一次则使用了另一种技术,甚至是同时使用了多种技术,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某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后,扑救工作动用了卫星监测定位,并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火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报”这一事件中,使用卫星监测是RS技术的应用,卫星定位则是GPS技术的应用,计算机处理预报信息则是GIS技术的应用。,3.数字地球 (1)数字地球的概念 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对照体。数字地球将有关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

14、息模型。通过这个模型,人们可以快速、形象地了解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任何方面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梦想。(2)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 “数字城市”:从广义上说,是通过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建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科技信息系统、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等子系统,通过发展信息家电、网上教育、远程医疗,建设信息化社区,最终实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信息化。,4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与数字地球有关的技术有哪些。数字地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技术,主要有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高性能计算能力等。其次要知道数字地球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这需要我们有广阔的知识面。,【答案】(1)土地资源利用状况遥感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预报气候变化、旱涝、农作物长势、产量预测,提高抗灾能力;农业污染环境状况监测与预报,提出解决措施等。 (2)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地震分布带;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温预报;生物分布、生产结构监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