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茶叶专业技术备课讲稿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41122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茶叶专业技术备课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二章 茶叶专业技术备课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二章 茶叶专业技术备课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二章 茶叶专业技术备课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二章 茶叶专业技术备课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茶叶专业技术备课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茶叶专业技术备课讲稿(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各位同学,大家好! 现在开始上课!,2,第二章 茶叶专业技术,第三节 茶叶审评技术 一、茶叶选购方法 二、茶叶审评与茶艺的区别,3,茶叶选购方法:,确定自己欲购的茶类后,究竟怎样区分各种茶的花色、等级及另外一些品质指标呢? 一般先从特色、价格等方面考虑, 通过感观辨别进行判别。,4,一摸:,以手触摸,可判别茶的干燥程度。 选一茶条,以手轻折易断,断片放在拇指与食指之间用力一研即成粉末,则干燥程度是足够的, 若为小碎粒,则干燥度不足,即使购买,也需事后加以处理, 否则茶的品质不易保存。,6,二看:,将茶放入样盘中(若无,可以白纸代替),双手持盘顺或逆时针旋转摇动,看干茶: 外形是否具该花色的

2、特色, 色泽新鲜 匀净度均匀,无杂物 整碎度完整,少断碎,7,三嗅:,嗅闻干茶的香气 高低浓淡 香型清香、甜香、花果香 纯异辨别有否烟、焦、酸,馊、霉等劣变气味和各种夹什的气味。,8,四尝:,当干茶的含水量、外形、色泽、香气均符合要求后,取数条干茶放入口中含嚼辨味,根据味感进一步了解茶的内质优劣,但这一点需有审评的基本功方能做到,,9,五泡:,茶叶内质的评鉴: 取一撮干茶(约34克)置茶杯中,冲入沸水150200毫升, 名绿茶不必加盖,其他茶均需加盖, 5分钟后将茶汤倒入另一杯或碗中, 嗅叶底的香气,看汤色,尝味,观看和触摸叶底。,10,二、茶叶审评技术 ,评茶人员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3、感觉器官来评定茶叶品质高低优次的一门技术。,11,1.茶 叶 审 评 的意义,指导茶叶生产,促进制茶工艺改进, 提高茶叶品质,合理定价, 推动茶叶贸易 指导购买茶叶,12,2、评茶用具,审评杯、碗: 一般茶类150ml。 乌龙茶为110ml的盖碗。,13,评茶其它用具:,定时器、小天平、茶匙,品茗杯、茶巾、烧水壶、茶叶品质记录表、样品柜、废液桶等等。 小天平:,14,3、茶叶审评程序与项目,(1)茶叶外形审评。 摆放评茶盘摆样取样把盘评茶叶外形记录。 (2)内质审评。 摆放审评杯称样3克冲泡5分钟倒出茶汤快评汤色嗅评香气品尝茶汤滋味评看叶底(茶渣)。,15,(1)外形审评,外形审评操作 把盘:

4、 把盘三个过程:即摇盘、收盘和簸盘。使盘 中茶叶分成上中下 三层。,16,条索。茶叶的大小、长短、粗细、轻重。,17,色泽,茶叶本身的颜色和光泽度。 色泽好的茶叶带有油润感,给人一种鲜活的感觉。 绿茶绿色 红茶红色 色泽差的茶叶,看上去带有一种枯死的感觉,无光泽的茶叶,呈暗灰色。,18,(2)茶叶内质的审评。,操作: 3克茶茶杯150ml沸水冲泡5分钟滤出茶汤茶碗。 评审项目:快看汤色,嗅评香气,品尝滋味、评鉴叶底。,19,评鉴汤色。,汤色茶汤的颜色,即茶叶中内含成分溶解在茶汤中所呈现的色彩。 通过视觉判定。,20,汤色评鉴:,汤色本身的正常色、茶汤的亮度、茶汤的清澈度。 即茶汤的性质、深浅、

5、明暗和清浊。 以茶汤清、亮、明为上。,21,茶汤“正常色”,如: 绿茶:绿汤绿叶,或绿中略带黄、明亮; 红茶:红汤红叶,汤色红艳而明亮; 青茶:橙黄明亮; 黄茶:黄而明亮; 白茶:浅黄而明亮; 黑茶:红浓明亮,或橙黄明亮。,22,嗅评香气。,靠评茶人员的嗅觉来完成的。分三个阶段:热嗅、温嗅、冷嗅。,23,嗅评香气。,热嗅:主要辨别茶叶香气的纯异,闻香气中有否异味。 温嗅:主要辨别茶叶香气的高低。 冷嗅:辨别茶叶香气的持久性。 以鲜爽、郁香高长持久为好,高短次之,低而粗为差,有异味的茶叶为劣质茶叶。,24,品尝茶汤滋味。,由评茶人员的味觉器官来区别的。 味感有酸、甜、苦、辣、涩、咸、碱及金属味等

6、。 人的味觉感受器是满布舌面上的味蕾,味蕾接触到茶汤,受到刺激,激起味觉兴奋波,兴奋波传入神经到中枢神经,再经过大脑综合分析,得出不同的味觉。,25,审评茶汤滋味的优次,以:浓淡、强弱、鲜滞、爽涩、苦甜及纯异 评定优次。 品尝茶汤的适宜温度:为50左右。,26,品尝茶汤的温度,茶汤温度太高: 易烫坏评茶人员的味觉器官,味觉麻木,不能正常品味。 茶汤温度太低: 茶汤对味觉器官刺激不够,影响味觉的灵敏度。 另外,茶汤中的物质,随温度下降而逐步析出,汤味会变得不协调。,27,评鉴叶底。,色泽:颜色。 嫩度:叶质的老嫩。 匀度:叶质老嫩和颜色的均匀程度。 亮度:光泽度、明亮度。 好的叶底:鲜活,光 亮

7、、均匀、柔软。,28,三、茶叶审评与茶艺的区别,1.茶具的不同: 茶叶审评:采用白瓷审评杯、审评碗。规定用茶量3克、加水量150ml 、泡茶时间5分钟。 如:绿茶、红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等,29,乌龙茶审评:白瓷盖碗。110ml、投5克茶、泡2分钟闻香,3分钟滤出茶汤。再冲泡5分钟,再品一次。,30,茶艺泡茶用具:,工夫茶艺: 品名杯、闻香杯,紫砂壶,茶海,比较随意,茶、水、用具,随个人爱好来定。,31,品绿茶泡茶用具:,品饮名绿茶和细嫩绿茶:用玻璃杯 茶杯均宜小不宜大。,32,品普洱茶用具:,用紫砂壶、硬陶茶具 粗陶茶具,33,泡大宗茶:,用大茶具:白瓷壶、玻璃壶,34,2.重点不同,茶叶审评:重在评茶。要求规范,投茶量、用水量、泡茶时间要求一致,不能随意。 茶艺品茶:重在品茶。要求不规范,投茶量、用水量、泡茶时间比较随意,容易受个人喜好的影响。,35,3.风格不同,茶叶审评:具有可比性,体现公正性。 茶艺品茶:具有观赏性,体现个人泡茶的技艺。,36,本次课程到此结束!,再见!,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