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教师版)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407501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9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教师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教师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教师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教师版) .pdf(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试 题总体说明】本套试卷严格按照2011 年北京卷的高考题进行命制,题目难度适当,创新度较 高。所命试卷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的考查,严格 控制试题难度。如选择题2,4 ; (2)知识点覆盖全面,既注重对传统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对新 增内容的考查,更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3)遵循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原则,部分试题 根据教材中的典型例题或习题改编而成;如选择题3,7. (4)深入探究2011 高考试题,精选 合适的试题进行改编;如填空题9,11. (5)题型新颖,创新度高,部分试题是原创题,有较 强的时代特色如填空题13 和解答题20 等; (6

2、)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命题,强调知识的整 合,突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17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5 分,共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 5 2i = + ( ) ( A)2i-(B) 21 i 55 +( C)10 5i-(D) 105 i 33 - 【答案】 A 【解析】 55(2)5(2) 2. 2(2)(2)5 ii i iii 故选 A. (3)若数列 n a满足: 1 19a =, 1 3(*) nn aanN,则数列 n a的前 n 项和数值最大时, n 的值是 (A)6 (B)7

3、 (C)8 (D)9 - 2 - 【答案】 B 【解析】 11 3,3, nnnnn aaaaa以 19 为首项,以 -3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19(1)(3)223 . n ann 设前 n 项和最大,故有 1 02230 1922 ,7. 0223(1)033 n n an nnNn an 故答案为B。 (4)已知平面,直线l,若,l=,则 (A)垂直于平面的平面一定平行于平面 (B)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一定垂直于平面 (C)垂直于平面的平面一定平行于直线l (D)垂直于直线l的平面一定与平面,都垂直 【答案】 D 【解析】 A 错,如墙角的三个平面不满足;B 错,缺少条件直线应该在平面内;

4、 C错,直线 l也可能在平面内。D 正确,因l垂直平面,且l在平面 ,内,故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 知命题正确。故选D。 (5)函数()sin(2)(,)fxAxA=+R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那么(0)f=() (A) 1 2 -(B) 3 2 - (C)1-(D)3- 【答案】 C 【解析】由图可知,(,2) 3 为函数图象的最高点,2,()2, 3 Af - 3 - 222 2 sin()2,sin()1,2() 3332 kkZ 1 2(),(0)2 sin2 sin(2)2()1. 662 kkZfk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i值为() (A)5 (B)6 (C)7 (D)8

5、 【答案】 A 【解析】由框架图可知,当1,0is时, 1 121 121 21011;22145;ssss 31 32 2351217;ss 41 43 24173249;ss 51 54 254980129100,5.ssi故答案为A. (7)已知函数 2 ()cossinfxxx,那么下列命题中假命题 是 () (A)( )fx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B)( )fx在, 0-上恰有一个零点 - 4 - (C) ( )fx 是周期函数(D) ( )fx 在(, 2 上是增函数 51 ()2 cos(sin)coscos(12 sin),(,),cos0,sin1, 262 fxxxxxx

6、xxx ()cos(12sin)0,fxxx 故 D 为真命题。故答案为B. (8)点P到图形C上每一个点的距离的最小值称为点P到图形C的距离,那么平面内到定 圆C的距离与到定点A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不可能 是 () (A)圆(B)椭圆 (C)双曲线的一支(D)直线 【答案】 D 【解析】如图,A 点为定圆的圆心,动点M 为定圆半径AP的中点, 故 AM=MP,此时 M 的轨迹为以A 圆心 ,半径为 AM 的圆。 如图,以F1为定圆的圆心,F1P为其半径,在 F1P截得 |MP|=|MA|, 1111 ,PFrM FPMM FM ArF A设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M 的轨迹是以F1、A 为焦点,

7、 - 5 - 过 P点延长使 得|MP|=|MA|,则有 11 ,M FPMrM FM ArFA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M 的轨迹是以F1、 A 为 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 若 M 落在以 A 为端点在x 轴上的射线上,也满足条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 5分,共 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 5 (1)x +的展开式中 2 x的系数是. (用数字作答) 【答案】5 【解析】 5 5 2 155 5 ()1,= 21, 2 r rrrr r r TCxC xr令, 2 x的系数为 1 5 5.C - 6 - (10)若实数,x y满足 40, 20, 250, xy xy x

8、y +-? ? ? ? - ? ? +-? ? ? 则2zxy=+的最大值为. 【答案】7 【解析】根据不等式组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为三角形, 目标函数 1 2, 22 z zxyyx 要是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即直线的截距最大, 【解 析】由已知可得: 2 1 1,4.4. 4 aaxy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A 点到焦点距离为A 到准 线的距离: 15 1. 244 A p y (12)甲和乙两个城市去年上半年每月的平均气温(单位:C)用茎叶图记录如下,根据茎 叶图可知,两城市中平均温度较高的城市是_,气温波动较大的城市是 _. - 7 - 【解析】设直线方程为(1),yk x即0,kxyk圆心到

9、直线的距离为 2 , 1 kk k 因直 为 .8, 3 说明: “三棱柱绕直线O O旋转”包括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O A旋 甲城市乙城市 9 0 8 7 73 1247 220 4 7 - 8 - 转所成的角为正角,顺时针方向旋转时,O A旋转所成的角为负角. 【答案】8;. 3 【解析】由题意可知,要使得俯视图最大,需当三棱锥柱的一个侧面在水平平面内时,此时 俯 视 图 面 积 最 大 , 如 图 所 示 , 俯 视 图 为 矩 形AA C C, 且3 ,4 ,B DA A则 AC3tan 3022,故面积最大为248. 当棱柱在水平面内滚动时,因三角形ABC 为正三

10、角形,当绕着O O旋转60后其中一个侧面恰好在水平面,其俯视图的面积也正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2AB, 3 sin 3 B. ()求cos A及sin C的值; ()若2b =,求ABC的面积 .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解三角形、二倍角公式和正弦定理等内容,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 算能力,第一问中利用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和正弦公式进行求解;第二问中利用正弦定理和三 角形面积公式求解。 解: ()因为2AB, 所以 2 coscos 212 sinABB=-. ,2 分 因为 3 sin 3 B, 所以 11 cos12 33 A =-?. ,3 分 - 9 - 所

11、以 46 3 a =. ,11 分 所以 1202 sin 29 ABC SabC=. ,13 分 (16) (本小题满分13 分) 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门主 办了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该竞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参加决赛的队伍按照抽签方 式决定出场顺序.通过预赛,选拔出甲、乙等五支队伍参加决赛. ()求决赛中甲、乙两支队伍恰好排在前两位的概率; ()若决赛中甲队和乙队之间间隔的队伍数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随机事件的概率和期望,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结合 排列知识和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式进行求解.

12、 解: ()设“甲、乙两支队伍恰好排在前两位”为事件A,则 23!1 5!10 PA. ,4 分 所以甲、乙两支队伍恰好排在前两位的概率为 1 10 . ,5 分 ()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0, 1, 2, 3. ,6 分 - 10 - 24 !2 0 5!5 PX, 323!3 1 5!10 PX, 22 !32 !1 2 5!5 PX, 23!1 3 5!10 PX. ,10 分 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0 12 3 P2 5 3 10 1 5 1 10 因为 2311 01231 510510 EX, 所以随机变量 X的数学期望为1. ,13 分 (17) (本小题满分14 分) (

13、)证明:因为90ABC?, 所以ABBC. ,1 分 因为平面PBC 平面ABC D,平面 PBC平面ABC DBC=, AB 平面ABC D, 所以AB 平面PBC.,3 分 ()解:取BC的中点O,连接PO. 因为PBPC=, 所以POBC. 因为平面PBC 平面ABC D,平面 PBC平面ABC DBC=,PO 平面PBC, - 11 - 所以PO 平面ABC D. ,4 分 如图,以O为原点,OB所在的直线为x 轴,在平面ABC D内过O垂直于BC的直 线为y轴,O P所在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不妨设2BC =. 由 直角梯形ABC D中2ABPBPCBCC D=可得(

14、0, 0,3 )P,(1,1, 0)D -, (1,2, 0)A . 所以(1,1,3 )D P =-,(2,1, 0)D A =. 设平面PAD的法向量(,)=x y zm. 因为 0, 0. D P D A ? ? ? ? ? ? ? m m 所以 (,) (1,1,3)0, (,) (2,1, 0)0, x y z x y z ? ?= ? ? ? ? ? 即 30, 20. xyz xy ? -+= ? ? += ? ? 令1x =,则2,3yz= -= -. 所以(1,2,3)=-m. ,7 分 取平面BC P的一个法向量n0,1, 0 . 所以 2 cos, 2 m n m n m

15、 n . 所以平面AD P和平面BCP所成的二面角(小于90 )的大小为 4 . ,9 分 ()解:在棱PB上存在点M使得C M平面PAD,此时 1 2 PM PB =. 理由如 - 12 - 下:,10 分 取AB的中点N,连接C M,CN,M N. 则M NPA, 1 2 ANAB=. 因为2ABC D=, 所以ANC D=. 因为ABC D, 所以四边形AN C D是平行四边形 . 所以C NAD. 因为,MNCNNPAADA=, 所以平面M N C平面PAD. ,13 分 因为C M 平面M N C, 所以C M平面PAD.,14 分 (18) (本小题满分13 分) 已知函数 2 ()e () x fxxaxa,其中 a 是常数 . ( ) 当1a时,求曲线()yfx在点(1,(1)f处的切线方程; ()若存在实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