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老山界》精选练习(含答案)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407404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课《老山界》精选练习(含答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六课《老山界》精选练习(含答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课《老山界》精选练习(含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课《老山界》精选练习(含答案) .pdf(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老山界精选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咀嚼 (ju )篱笆 (b )呜咽 (yi )惊惶 ( hu n ) B酣 然( hn)骨碌 (lu)澎 湃( p n )峭 壁( qi o) C矗 立( ch )逾 越( y )点缀 (zhu )搀 扶( chn) D攀 谈( pn)畏惧 (j )疲倦 (ju n)捉 摸( zhu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峭璧恰巧缴租苛捐杂税 B.篱笆大概欺侮憨然入梦 C.毯子缀着冻醒不可捉摸 D.香甜奇观骨禄寒气逼人 3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

2、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 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 。 A景观 B 壮观 C 奇观 D 景象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满望 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 又要停下来。 ( 十分希望 ) B.我们就跟瑶民攀谈 起来。 ( 闲谈 ) C.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 ,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 指繁重的捐税) D.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 的。 ( 比喻声音细微亲切 )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 走。 B.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3、 C.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 此处。 D.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 西吃。 6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过草地时,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 献出了年仅18 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 向前 【材料二】 当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 外加一段牛 皮带时, 她落泪了。 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这竟成了将士

4、们难得的一 顿美餐。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 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请你根据上面的两则材料,概括一下什么是“长征精神”。 (2) 活动中,班长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我的长征节目片段,一批志愿者沿着当 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行走,体验长征。学生们针对“重走长征路有没有意义”这一辩题展 开辩论。 有人说:“这个活动没有意义。时代不同了,何必再吃那些苦?况且,这一班人徒步西 行北上,大张声势,纯属作秀!”请你站在另一个角度,对以上的话进行反驳。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半夜里,忽然

5、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 把 身子蜷起来, 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 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 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 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 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 就吃。 7.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8.

6、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这句话写出了 怎样的山势?这样写能表现红军的什么精神? 9.选文第一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觉来描写?请分别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10.如何理解“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一句中“抢”的内在 含义? 三、拓展阅读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 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 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耗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 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

7、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 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 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 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 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 “他是谁啊?” “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 位

8、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 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 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 说,一定要交给您。 ”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 说不出话来。 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 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

9、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 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11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神奇的 土地”怎样理解? 12文中的 “他” 是谁?从哪几件事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 士? 13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1)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 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2) 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 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14 “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

10、星辰”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咀嚼 (ju )篱笆 (b )呜咽 (yi )惊惶 ( hu n ) B酣 然( hn)骨碌 (lu)澎 湃( p n )峭 壁( qi o) C矗 立( ch )逾 越( y )点缀 (zhu )搀 扶( chn) D攀 谈( pn)畏惧 (j )疲倦 (ju n)捉 摸( zhu ) 【答案】 A 【解析】 A 项中 “ 呜咽 ” 中的 “ 咽 ” 正确读音应为“y”。本题考查学生常用汉字的认读和拼音的 正确书写,平时应多读、多记,注意比较和区别形近字和多音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

11、A.峭璧恰巧缴租苛捐杂税 B.篱笆大概欺侮憨然入梦 C.毯子缀着冻醒不可捉摸 D.香甜奇观骨禄寒气逼人 【答案】 C 【解析】 A.璧壁。 B.憨酣。 D. 禄碌。 3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 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 。 A景观 B 壮观 C 奇观 D 景象 【答案】 C 【解析】 A景观:泛指自然景色,景象。 B壮观:雄奇伟观的事物或风景。C奇观:指 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D景象: 指景色; 情景。 根据句意, 强调罕见, 而且饱含赞叹之情,所以选C。 4下列语

12、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满望 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 又要停下来。 ( 十分希望 ) B.我们就跟瑶民攀谈 起来。 ( 闲谈 ) C.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 ,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 指繁重的捐税) D.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 的。 ( 比喻声音细微亲切 ) 【答案】 D 【解析】“细切”在句中形容声音细微急促。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 走。 B.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C.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

13、日,路过 此处。 D.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 西吃。 【答案】 B 【解析】 A项中第六个逗号应放在引号外面;C项中第二个冒号应删掉;D项“茶缸煮饭吃” 后应为逗号。 6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过草地时,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 献出了年仅18 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 向前 【材料二】 当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 外加一段牛 皮带时, 她落泪了。 她把自己要

14、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这竟成了将士们难得的一 顿美餐。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 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请你根据上面的两则材料,概括一下什么是“长征精神”。 (2) 活动中,班长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我的长征节目片段,一批志愿者沿着当 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行走,体验长征。学生们针对“重走长征路有没有意义”这一辩题展 开辩论。 有人说:“这个活动没有意义。时代不同了,何必再吃那些苦?况且,这一班人徒步西 行北上,大张声势,纯属作秀!”请你站在另一个角度,对以上的话进行反驳。 【答案】(1)

15、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 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 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能归纳出3 点即可 )(2)示例: 我觉得这个活动有意义。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有了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行很 方便,生活也很舒适, 但我们中不少人恰恰缺少了吃苦的精神,缺乏承受挫折与困难的勇气。 重走长征路,可以唤起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解析】根据要求,概括语段,提炼信息即可。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

16、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 把 身子蜷起来, 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 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 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 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 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 就吃。 7.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描述了红军战士露宿山谷的所见所闻。 【解析】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即可。 8.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这句话写出了 怎样的山势?这样写能表现红军的什么精神? 【答案】写出了险峻的山势。这样写能表现红军身处险境却能镇定自若的乐观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