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电解质溶液sect70电化学绪论培训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405668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268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电解质溶液sect70电化学绪论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8页
第7章电解质溶液sect70电化学绪论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8页
第7章电解质溶液sect70电化学绪论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8页
第7章电解质溶液sect70电化学绪论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8页
第7章电解质溶液sect70电化学绪论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章电解质溶液sect70电化学绪论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电解质溶液sect70电化学绪论培训资料(2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电解质溶液7.0 电化学绪论,一、电化学定义,电化学是关于电子导电相(金属)与离子导电相(电解质及其溶液)之间的界面上所发生的界面效应(微观),是关于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变的科学(宏观)。 对这一概念的涵义 ,在学了电化学的全部内容后可以有一个较深刻的理解。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电化学现象经常遇到。,例: i) 电解水,阳极O2,阴极H2,(钢瓶氢气的制备) 电能 化学 ii)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最主要的金属腐蚀),金属生锈与防锈。 iii)常用的干电池,化学能 电能,二、电化学发展回顾,电化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活跃的学科,已有200多年历史; 回顾电化学发展史上的有贡献的人物和理论: 1799

2、年,意大利人,伏打 ( Volta) 堆电池” 世上最早的电池:,1887年,Arrhenius 弱电解质溶液部分电离理论,引入电离度 概念。 1923年,Debye-Hckel 强电解质的静电作用理论,较成功地阐述了电解液的性质。 1889年,Nernst 方程建立,建立了电能-化学能的联系,可用电化学方法测定平衡热力学函数。,1905年,Tafel 公式: = a + b ln i ,定量给出不可逆过程的 “过电位” 概念。 1922年,捷克人,海洛夫斯基的极谱电化学分析(电化学方法,离子微量分析) 电分析方法。,二十世纪前叶,电化学学科发展出现滞缓,其主要原因是用“平衡体系”考虑不可逆的

3、电化学过程,亦即过多依赖于Nernst 方程(用于平衡热力学体系)。 直到1950年代后,电化学中的动力学问题才得到重视。新材料、新体系、新方法的利用,对电化学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电化学发展趋势,i)向交叉领域发展: 有机电化学、生物电化学、光谱电化学、量子电化学等等。 ii)向微观发展: 从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电化学体系。并进一步向上拓宽至纳米尺度,向下拓宽至单分子 (单原子) 水平 纳米电化学的兴起。这可能是解决电化学学科中一些长期未决的基本科学问题的关键。,例如: 随着纳米结构材料的引进,相关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大大充实了半导体光电化学研究内容; 而纳米结构半导体材料在太阳能光电转

4、换、光电化学合成等领域有十分巨大的应用潜力。,三、电化学应用,电化学是物理化学学科中应用最广的分支之一。 1.电解、电镀 电解: 有色、稀有金属的冶炼、精炼 金属冶炼,如Al、Mg、K矿的冶炼(铝土矿,电解法冶炼金属Al),粗Cu、Pb、Zn 的精炼。, 化工原料的制备(化工制烧碱):,电镀工艺: 可增加物件 “外观光泽” 与 “防腐”, 如镀铬、镀银、镀金等。,2. 电源 日常生活中:汽车蓄电池;干电池; Ni-Cd充电电池; Ag-Zn 钮扣电池; 锂离子电池; 航天宇宙飞船上用:燃料电池,如: H2 + O2 H2O (无污染废弃物) 光化学电池,3.有机合成 电化学方法生产尼龙 (织物

5、)、合成激素类药物等。 4.生物学过程研究 生物运动,如肌肉、人脑对肌体的信息传递等均可能涉及到电化学的机理 (把复杂运动分解到包含电化学运动在内的简单运动形式)。,5.金属防腐 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年产量30%的钢铁遭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我国每年因材料腐蚀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 材料腐蚀破坏还涉及环境、资源、人身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的国计民生问题。 金属的防腐通常采用电化学保护法(阴极保护法、阳极保护法等)。,6.电化学分析,极谱分析: 利用电位 MZ+ 关系,可测定 1010 1011 M(痕量分析)的离子浓度; 具有易普及(价格便宜)、快速简便的特点。,缺点:易造成汞

6、污染!,四、参考书,1. 黄子卿,北京大学,“电解质溶液理论导论”,科学出版社(修订版) 2.查全性,武汉大学,“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科学出版社 3.高晓霞,北京大学,“电分析化学” 4.杨文治,“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教学从内容划分成三部分: 电解质溶液、电化热力学、电化动力学。,7.1 法拉第(Faraday)定律,一、电化学中主要考虑的两类导体 1. 电子导体: 只传递电子而不发生化学反应,如金属导体。 特点:T,R(原子热运动加剧阻碍电子的定向运动),2. 离子导体: 在溶液内部通过离子定向迁移来导电; 在电极与溶液界面处则依靠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来导电。 特点:T,R(粘度

7、,离子运动,离子水化作用),二、关于电极的一些基本规定,1. 按电极电位的高低分:电位高者为正极; 电位低者为负极。 并规定外电路中电流方向:正极 负极 2. 按电极反应分:发生氧化反应者为阳极; 发生还原反应者为阴极。 3. 一般地,对原电池的电极称正极或负极; 对电解池的电极称阳极或阴极。,例如:原电池,左电极:H2发生氧化反应 H2 2e 2 H+ 右电极:Cl2发生还原反应 Cl2 + 2e 2 Cl 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 左极 右极 外电路电流方向: 右极 左极 右极为正极,左极为负极,原电池: 正极,还原反应 负极,氧化反应,电解池:,左电极,H+ 还原反应 2 H+ + 2e

8、H2 右电极:Cl 氧化反应 2 Cl 2e Cl2 电解池:,阳极,氧化反应(接外电源正极) 阴极,还原反应(接外电源负极),共性: 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电解液中: 阳离子向还原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定向迁移; 阴离子向氧化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定向迁移。 电流在溶液中的总传导是由阴、阳离子的定向迁移共同承担的。,三、法拉第定律,法拉第定律是经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于1834年由法拉第得到。 有两层含义: i)m Q (电极反应物质的量正比于通过电解液的电量); ii)串联电解池,各电极上起等当量反应(通过的电量相等)。,例:金属离子 M Z+ 在阴极还原成 M : M Z+ +

9、Z e M,其中 F 为常数:Faraday 常数 1mol 电子电量的绝对值: F = Le0 = (6.0221023/mol ) ( 1.60221019C ) = 96484.6 C / mol 一般地: F = 96500 C/mol 需牢记!,对于Faraday 定律 Q = n 的几点说明 i)适用范围:纯离子导体;不受 T、P、溶剂性质、电解 池大小形状限制; ii)电流效率:由于电极上可能有副反应,实际得到的某反应产物的量往往小于由 Faraday定律计算得到的值,两者之比值即电流效率。,iii)由于 F = 96500 值较大,所以: a. 用电解法制备、生产时,耗电量很大

10、,原因在于 Q = n 大; b. 反之,用电分析法检测物质时,信号灵敏(n虽微小,但对应的 Q 较大); c. 库仑分析: 通过测定通电量 Q 阴极上金属沉积量(精确、微量分析),那么,在电化学中是如何精确测量通过电解池的电量 Q 的呢?,四、电量计(库仑计),1. 银(Ag)电量计,基于法拉第定律,串联的电解池,各电极等当量反应,通过电量相等。, 将 Ag 电量计串联于电路,则阴极反应:,称重通电前后阴极 Ag 的重量变化 W ( g ), 则通电量:,Ag+ + e Ag,2. 气体电量计 串联于电路中,由电解得到的 H2 + O2 的混合体积 通电量 Q 电量计所采用电解池的条件: 电

11、流效率 大(即无副反应), 1, 7.2 电 导,一、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电导率、摩尔(当量)电导率,电导 G :(electric conductance) 电导率 :(electrolytic conductivity) 摩尔(当量)电导率 m :(molar conductivity),电解液与金属导体的共同点,1. 符合欧姆定律: R = U / I; G = 1 / R = I / U,电导率 即为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积的导体的电导; 溶液的电导是各种离子电导的总和; 而金属导体则不同,金属导体中只有电子参与导电。,一些典型物质的电导率(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 在 10 2 10 1

12、Sm-1 的数量级上。 从上页表中可看出,对强电解质溶液,一般地浓度不太高下,电导率 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为便于比较电解质本身电导能力的大小 (尽量消除浓度因素的影响),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摩尔(当量)电导率(m),含有1mol(1当量)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距为单位距离(1m)的电导池的两个平行电极之间时的电导。,根据定义,摩尔电导率在数值上为指定条件下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值:,从 m 的表达式看,分母 c 可部分消除浓度对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影响,m比电导 率 更客观表示电解质本身的导电能力 ( 即规定 1mol 的量,1m 的距离下的导电能力)。,即:摩尔电导率在数值上为,再来看 m 的单

13、位,对高价电解质溶液,使用 m 时应将电解质的 “基本单元” 标明,如:,本书采用的 “基本单元” 所荷的电量为1mol 电子电量; 所以也有称 m 为 “当量电导”,亦即公式中的 c 实质上为电解质的当量浓度。 “1mol 的电解质” 实质为 “1 mol 电解质基本单元” 或称 “1当量的电解质”。,例如: 对于0.1m的 KCl、CuSO4、La(NO3)3 及 La2(SO4)3 溶液,则其 “基本单元” 浓度 (当量浓度)分别为0.1,0.2,0.3 及 0.6 m。使用 m 时需标明:,事实上,相关手册的数据表中通常给出的是离子的当量电导率,如:,二、电导的测定及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14、的计算,1. 电导的测定: 类似于韦斯顿 (Wheatstone) 电桥法(详见书 P525,也是基础物理实验之一。),可变电容作用:使之与电导池阻抗平衡;,i)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测定时,采用交流电源1000 3000 Hz(保护电解池);,ii) 室温下,温度 T 增加 1C,G 增加 2.0 2.5 ;若温度偏差 0.05C, 将导致 G(热敏)的偏差达 0.1,所以测量时电导池需用恒温槽。,2. 电导率,由于电解池两极间的距离 l、电极表面积 A(常涂 Pt 黑,即 Pt 的小颗粒,以增加电极的表面积)难以准确测量; 故直接将比值(l /A)定义为电导池常数 ( cell constant

15、 of a conductivity cell ) 即定义电导池常数 K cell 为:,则: = G Kcell 可用已知准确电导率的标准溶液(如KCl 标准溶液)来标定电导池的 Kcell,则待测液的电导率: x = G xKcell = Gx KCl / GKCl,3. 摩尔(当量)电导率,注意: c 通常为电解质溶液的当量浓度(要标明基本单元); 当浓度 c 单位取 molL1 时:, 一般强电解质溶液的 m 值: 1 102 4 102 Sm2 mol1,三、影响溶液电导的因素,1. 电解质的本性 如:离子的电荷、结构等。例: 水溶液中,H+、OH的电导能力远大于其它离子(见P534

16、表中)。 其原因是某 H+ 参与电导的过程并非为该 H+ 本身从溶液一端迁向另一端。,电导过程中 H+在电场作用沿着水分子间的氢键在其中转移,所以它的电荷传递受溶液阻力小,速度特别快。,质子传递机理:,2. 温度对溶液电导的影响,当温度 T 离子的水化作用 迁移阻力 电导(热敏导体),3. 浓度对溶液电导的影响,强电解质: i)低浓度时,近似地: c ii)c 足够大时 ( 6 10 m ), 随 c 下降,正、负离子之间相互吸引作用力增大使离子定向运动速度降低。如图,1)浓度对电导率 的影响,弱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随浓度变化不显著。 因为浓度 时, 电离度 ,离子浓度变化不大。,2)浓度对摩尔电导率(m)的影响,由于稀溶液的测量点在图的左侧密集,所以图中横坐标取 c1/2(便于作图)。,i)浓度 c,粒子间作用力,m; 浓度对 m 的影响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