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405544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pdf(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衡水中学 2011 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题 第 I 卷(阅读题) 注意:涂卡顺序为:先涂16 题,然后1518 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什么是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以人为本是一种经济发展的价值准则。其基本内容是:在不同的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 求和发展人的能力。 从传统观念来看,人的基本需求只是生存需求,即食物、住所、健康和安全。而现代意义 的基本需求,还强调自尊和自主。所谓自尊,是让人能够有被尊重感;所谓自主,主要是指 从各种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享受更多的民主与法制、公平与主义。所谓发展人的能力

2、,包 括人的能力的形成和人的能力的运用。所以,以人为本,涵盖了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 以人为本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法则。这就是,发展措施要“因人制宜”,因发展阶段制宜。 对生存需求者而言,主要是提高人均收入、提供就业岗位、实现社会保障;对自尊需求者而 言,主要是营造尊重人、尊重人的创造精神和业绩的环境;对自主需求者而言,主要是培养 与新体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可见,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建设和进步是 内在统一的。 此外, 两种新观念帮助我们认识以人为本。一是新国民财富观。它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 民财富分为三类: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其中,

3、高收入国家人力资本比重较高, 但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人力资本比重很小,自然资本占国民财富的比重超过一半。二是 新贫困观。从传统观点来看,贫困就是没有钱,缺乏最低水平的收入和支出。但新发展观认 为贫困是一个多维现象,可以划分为收入贫困、人类贫困、知识贫困。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 都是贫困的直接表现,知识贫困是人类进入21 世纪后的新型贫困。其他两类贫困在相当程度 上都是由知识贫困决定的。以人为本,帮助弱势群体,必须从狭义的消除收入贫困转向更为 广泛持久的消除三大贫困,特别是要转移到以提高人的发展能力为核心、消除知识贫困上来。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以人为本:一、发展方式转型,人们本来把经济增长作

4、为创造 幸福的手段,却因为经济增长而埋下了精神荒芜、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幸福的种子;二、人的 发展主体地位再次确立,由于一些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人被视为发展的包袱。 - 2 - 以人为本看到了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但更强调人口政策调节和人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 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因为决定人类前途的是人口素质、技能和知识水平。 1下面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人为本是一种经济发展的价值准则,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法则。 B以人为本以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发展人的能力为基本内容。 C以人为本包括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 D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是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 2下

5、面对“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发展人的能力”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生存需求、自尊需求和自主需求是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主要 需求。 B 人的基本需求只是食物、住所、健康和安全的生存需求。 C “从各种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也包括从物质的奴隶中解放出来,从各种与时代要求 不相符合的落后思想观念、习俗中解放出来。 D 当前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在满足一部分人的生存需求。 3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在新国民财富观中,人力资本就是劳动力资源的多少。 B 根据新国民财富观,高收入国家的人力资本比重普遍高于非洲国家。 C 贫困的直接表现是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

6、,知识贫困是人类进入21 世纪后的新型贫困。 D 对于收入贫困的人满足他的生存需求就行了,对于知识贫困的人才需要满足他的自尊、 自主需求。文中对这种观点是否定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 题。 (每小题3 分)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也。以明经甲科为郎,出补谷阳长。举高第迁上蔡长。其治 视民如子,所居见称述。超为零陵太守,病归。复征谏议大夫,迁南阳太守,其治如上蔡。 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 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 至三万

7、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禁止嫁 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府县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 以视好恶。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 信臣,号之曰召父。荆州刺史奏信臣为百姓兴利,郡以殷富,赐黄金四十斤。迁河南太守, - 3 - 治行常为第一,复数增秩赐金。 竟宁中,征为少府,列于九卿,奏请上林诸离近宫馆稀幸御者,勿复缮治供帐,又奏省 乐府黄门倡优诸戏,及宫馆兵弩什器减过太半。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 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遂奏罢,省费

8、岁数千 万。信臣年老以官卒。 元始四年,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父应诏书。岁时郡二千 石率官属行礼,奉祠信臣冢,而南阳亦为主祠。(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 )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明经甲科为郎,出补谷阳长出:调离京城 B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约束:规定 C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广:扩大 D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案:查看 5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完全表明召信臣“好为民兴利”的一组是 其治视民如子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 禁止嫁娶送终奢靡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躬劝耕农 A B C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信臣为人勤劳

9、、肯卖力,而且有谋略。他一心为百姓着想,惩办贪官污吏决不手软, 从而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拥护。 B召信臣一心“为民兴利”,不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 步。 C在少府之职时,召信臣认为皇上吃暖房种植的不合时令的蔬菜对健康不利,于是果断 地奏请停止生产和供应此类蔬菜。 D元始四年,皇上下诏书祭祀有益于民的官员,召信臣榜上有名,这说明虽然他已不在 人世,但其在百姓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5 分) 译文: (2)信臣以为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5 分)

10、译文: - 4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8、9 问题。 鹧鸪天 苏 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8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妙处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6 分) 答: 9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谈 谈你的理解。 (5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_ _,

11、如今有谁堪摘?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 _,_ _。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_ _,_ _,_ _? (4)云树绕堤沙,_ _ _,_ _。 (5)念去去, _ _,_ _。此去经年, _ _。 (6),谈笑间,。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 题。 (25 分) 木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 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 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 “木笛。有请

12、朱丹先生。” - 5 -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 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 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 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 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 贝多芬的 欢乐颂; 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

13、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 睛,踌躇歉疚地说: “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 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 “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 月 13 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 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

14、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 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朱丹披着雪花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 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 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 衣着不一,明显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 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急促,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 6 -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

15、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 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 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 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 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 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

16、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以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结构全篇。选材独特,结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 B文章中画线句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 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 ) ,表现朱丹 当时参加决赛时的紧张心理。 C小说中“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这 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D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要求换曲子是对自己的不敬,但纪念碑前的演奏,让大师发现这是 一位很难得的青年,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所以录取了他。 E这篇小说在艺术技巧方面很有特点: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细节描写生动细致。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 12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