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40550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赵淑华一、试题分析本次试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总分100分 。本次考试考试范围是7-8单元,内容全面、涵盖知识点详细、题型全、重点突出、试题有梯度也有难度,便于优生的选拔,但试卷题量偏大,个别题尤其是计算题与中考题相比难度加大不少。二、答题分析(一)选择题 全年级得满分的同学寥寥无几,甚至每班中错1-2个的都不多,前200名的学生错78个的大有人在,尤其 5、17、18、19题这几个综合性较强的题出现错误最多,总之,选择题出现这么多错误的原因就是对平时所学习的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不是特别的扎实,有一部分同学是将知识点记住了,但是不

2、能灵活地去运用。 (二)填空及简答题 发现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图形能力较弱,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规范,语言表述不完整。 (三)实验探究题 第一次接触探究题,所以答题难度较大,有的学生是心里明白,笔不会写。最后几空,自己写实验步骤、现象等难度更大。得分率大大降低。(四)计算题这是本次考试中完成最不好的一题。全年级全做对的超不过20人。学生刚刚接触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只能对直接性试题做简单计算,对综合性较强的此类计算能力还较差,同时发现学生的解题步骤需要规范。三、教师教学和学生存在的问题:1.教师教学存在问题:(1)、因时间紧,只进行知识点教学,对练习重视不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未得到训练和培养。(

3、2)、未给学生充分时间去思考、改正、消化。(3)、只注重讲而忽视了管,应加强教学管理。2.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熟悉。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2)、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的观察、分析、迁移、设计等能力都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解答实验题(3)、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主要是化学用语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导致在答题中较多失分,如在第24、27小题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等,在填空、实验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词不达意、错漏百出、答不到点子上,还有的学生不能按试题

4、的要求作答等等。 (4)、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解答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5)、探究题分析理解能力差。(6)、做题速度慢且不会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题简单反而用时较多。 四、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这对于今后化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这次考试打击了不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日后教学内容要更加重视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和技术的密切联系,更加重视化学与相关学科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的互相渗透,强调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自感受和体验等来学习化学,学生兴趣就会提高。2、教学中应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化学用语。 3、加强

5、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把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多一些为什么?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观察、分析解答。如果我们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探究方法教育学生,学生就会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能力。4.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解题的规范性。5、加强学习方法及答题技巧指导:那些由于不重视等原因,连70%的基础题都不能掌握的基础差的少数学生,对学习化学肯定兴趣不大,这就要通过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来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虽然做好很困难,但的确是提高整体化学成绩的关键之处;在教学中还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6、做好查漏补缺,精选试题加强练习。7、发现问题要及时讲评,讲评时要少讲、精讲,给学生充分时间去思考、改正、消化。讲评试卷时,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应试 , 比如适时地提醒要认真审题;按题目要求做,先易后难,做好检查;注意解题格式,用好化学用语,书写规范;控制好考试节奏,把握好时间等等。8、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教师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反思,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调整目标和策略,争取下次考试有较大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