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常熟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405270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2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常熟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常熟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常熟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常熟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熟市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思想品德(开卷 ) 本试卷分第卷(客观题 )和第卷 (主观题 )两部分。共4 大题。开卷考试,请用0.5mm 黑色 签字笔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题,否则答题无效。考试时间50 分钟,满分50 分。 第卷客观题 (共 26 分) 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1 分,共 16 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右边漫画中个体商贩的行为 A.反映了他懂得致富之道、经营之方 B.为他赢得广泛社会赞誉 C.违背公平原则,会使人们对他的信任感降低 D.合情合理,生意人就是这样 2.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

2、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 基本要求。下列行为属于正义行为的有 小明买到过期食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看到弟弟被高年级同学欺负,小军上前与对方厮打 看见一群人正在打架斗殴,小庆及时拨打” “110” 周末在公园见到市民乱扔垃圾,小刚立即上前劝止 AB.C.D. 3.古人云 :“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 脑。 ”这充分说明体闲的功效有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体闲方式 能获得精神上的慰籍,放松紧张的心情 能解除体力上的疲劳,恢复生理的平衡 要做到科学、合理、有度 A.B.C.D. 4.上海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夺得了2017 年“中国诗

3、词大会”的冠军。她的语文老师说:“武 亦姝的才情,和她平时生活中长期古诗词的阅读和积累有关。更重要的是,这是她发自 内心的爱好,没有爱好是坚持不下来的。”这说明高雅的情趣源于 A.时间宽裕,有条件休闲B.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享受 C.优越的外部环境D.内在有这方面的素质和潜能 5.对于黄、赌、毒我们要敢于拒绝就必须做到 A.杜绝好奇心和从众心理B.尽量不与外界和陌生人接触 C.培养科学态度并掌握正确方法D.偶尔接触但必须控制次数 6.中国有句古话“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这句话能反映出有教养的人的一个特征是 A.有教养的人懂礼节有礼貌B 有教养的人有宽广的胸怀 C.有教养的人懂得尊重别人D.有

4、教养的人注意生活细节 7.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有的人辨别能力很强,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有的人却禁不住诱惑而落人全套或者陷阱以下属于我们青少年必须拒绝的不良诱惑有 吸烟喝酒上网跳舞阅读不良书刊 A.B.CD. 8.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青少年文明健康上网提供了行为道德规范。下列行为中, 违反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是 A.在网络聊天室里语言文明,不辱骂他人 B.与网友交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 C.在虚拟的世界里不受约束、为所欲为 D.在网络交往中遵守法律,不制造、不传播病毒 9.新刑法修正案打击考试作弊行为,惩处方法从以前的取消成绩到禁考,甚至有了入 刑的相关规定,国家打击

5、考试作弊的力度越来越大。这说明 替考行为是一种民事违法行为要维护社会公平,坚决抵制替考行为 替考侵犯了其他考生的合法权益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B.C.D. 10. 中学生张某平时举止文明,明辨是非,乐于助人。一天放学回家路上,张某发现并及时 报警,协助民警抓获了正在偷窃电动车的不法分子,这一事例说明 A.道德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约束着人们最基本的行为 B.道德水平低的人,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C 对于违法犯罪分子必须给予刑罚处罚 D.公民道德水准提高了,有利于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11. 下列图示反映的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12. 2016 年 12 月 4 日“国家宪法日”主题是:学宪法、

6、讲宪法。这一做法的依据是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B.宪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C.实施宪法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D.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具体的问题 13. 涉及社会民生的食品安全法物权法等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这说明 A.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具体化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D.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14. 自觉履行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下列行为属于服行公民法定义 务的是 中学生小林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小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大学生小王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 小强主动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 A.B.C.D. 15. 公民依法纳

7、税, 既为国家积累了资金,支援社会士义现代化建设,自己也从中得到利益。 这一观点 体现了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的一致性 说明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表明了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法治国 公民享有经济权利 A.B.C.D. 16.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下列属于我国公民 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A.学龄儿童享有九年义务教育B.小明同学高中毕业后去服兵役 C.小明的爸爸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D.李某向工头索要劳动报酬 二、判断 (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填涂“A” ,错误的在答题卡填 涂“ B” 。每小题1 分,共 10 分。 ) 17. 维护正

8、义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是每个公民的道德义务,更是对公民的法律要求。 18. 好奇心是学习科研不断进步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好奇心,充分体验好奇心。 19. 教养主要指人在文化与品德方面的修养,文化水平越低,人的教养就越差。 20.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 现象。 21.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法律与道德最主要的区别。 22. 法律之所以被称为“国法”是因为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3. 维护公共安全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 要措施。 24. 违法行为就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

9、义务的行为。 25.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人的重要形式,也是国家调节社会生产、监督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26.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第卷(主观题,共24 分 ) 三、简要回答: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12 分。 27. 材料一: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是非非。美与丑、善与恶、曲与直、良与莠交织 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是非。 材料二:近年来,南京、天津、南通等城市相继发生路人扶起跌倒老人却被诬告的事件,当 面临老人跌倒时, “扶还是不扶”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有学校同学开展了“如果你遇到老 人跌倒,会怎么做?”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0、拨打 110 或 120 求 助 赶紧扶起老人并设 法联系老人家属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 烦,当做没看见 很纠结,不知所措 79% 14% 2% 5% (1)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判别是非的依据是什么?(2 分)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危险和邪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并说明原 因。 (4 分) 28.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 会、珍爱生命、 感悟人生, 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 阅读下列表格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1 学习太累了,好不容易等到休息天,我要熬夜追剧。 2 在红绿灯前

11、,我主动劝阻准备闯红灯的路人. 3 我看到周围好多同学都在对答案抄作业,但我还是坚持独立完成。 4 我有权在网上发言,想说什么他人无权干涉。 5 某邻国武器布置威胁我国主权,损害我国国家利益,我劝说家人放弃去该国旅游。 从表中选择三项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只写序号 ),并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理由。(6 分) 四、分析说明题: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本大题共3 小问,共12 分。 29. 目前, 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截至 2016 年 6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 亿, 但是我国网络安全令人堪忧,隐私信息泄露、病毒木马、网络欺诈等时有发生。某校八 年级 (1

12、)班同学就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资料查询、问卷调查和班级讨沦。 材料一:同学们调查发现,网络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有:一方面, 由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安 全的规定, 大多数在众多行政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中,没有形成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前 瞻性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公民法制观念淡薄,很多人缺乏自我维权意识。为此,就 如何维护网络安全,有同学认为:只要加强法治建设,就能实现我国的安全网络。 (1)请运用与法同行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6 分) 材料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2016 年 11 月 7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 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该法为各方参与互联网上的行为提供非常重要的 准则,所有参与者都要按照该法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任何为个人利益触碰法律底线的 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4 分) 材料三: 该班调查还发现,双休日大多数同学沉浸在网络世界里,打游戏, 聊 QQ,叙友情; 做作业,搜题目,找答案;泄情绪,发私愤,传谣言;看新闻,读经典,传美德 (3)请运用“分清是非”有关知识,说说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