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40328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pdf(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2017.6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积累运用( 3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枯瘠 (j )袅 娜( ni o)不屑 置辩( xua)好高骛 远( w) B.星宿 (xi )踉 跄( li ng)强 聒不舍( qi ng)忍俊不禁 (j n) C.矢 志 (sh ) )伺 候(s)面面相觑 (q)百折不挠 (no) D.伶 仃( l ng)憎 恨(zang)迥 然不同( ji ng) 不省人事 (x 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安全事故发生后,市委主要

2、领导奔赴事故现场,下车伊始 便组织开展现场救援。 B如能推广使用电子书,学生便能摆脱卷帙浩繁 的纸质教材、 参考书, 书包的重量便会减轻不少。 C瑶瑶在阅览室里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撒哈拉的故事,真是妙手偶得 啊! 。 D只看他拿起笔画了几下,一匹马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画技已臻炉火纯青 之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2 分) A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受到广泛媒体的关注,被喻为是传播文化的又一股“清流”。 B青少年能否从功利性阅读向个性化阅读转变,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C5 月 14 日,江都区中学生“汉字听写,诗词诵写”大赛在少年宫蓓蕾剧场落下帷幕。由于选 手们准备充分,整

3、个比赛紧张激烈、异彩纷呈。 D微博之所以受公众关注和追逐的原因,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 台。 4下列解说有误 的一项是( 2 分) A “夜雨剪春韭。 ”是杜甫的诗句,清新极了。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 B千百双眼睛在随着姚明的高大声影移动。 解说:这一句的主干是“眼睛随着移动”。 C仙露琼浆不二法门众妙必备力争上游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 从空中垂下, 不见其发端, 2 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解说:这句话包含了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四种修辞

4、手法。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刘心武的错过是一篇杂文,该文辩证地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 习惯和品味“错过” ,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 B学了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两篇小说后,将范进与孔乙己比较,我们会发现,在范进的脸 谱上,可贴一“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渗透出几缕“悲”。 C诗歌有的人 每一节都运用对比手法,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 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D马说 陋室铭核舟记 中的“说” “铭” “记” 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说” 重在说明,“铭” 重在抒情,“记”重在记叙。 6阅读

5、下面文字,根据拼音把相应的汉字依次写在方格内。(4 分) 徜 ( y ng) 语文天地 , 一个个美好的形象让我们感动不已: ( o ) 然挺立在黄土高原上的白杨; 奇 (ju ?) 而不枯瘠的石榴; 旺盛如瀑布般盛开的紫藤萝;面对显(ha) 权势,沉思如故的第欧根尼 7默写(每空1 分,共 9 分) 爱惜芳心莫轻吐,。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秋思 ) 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 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王维以“大

6、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极力描绘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 用相似的景物 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8语文综合实践活动(8 分) (1)名著阅读。 ( 4分) 3 阅读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相关片段,填空。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到: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选文中的“汉子”是,他的绰号是。(2 分) 我们从这段歌谣中既读出了几位好汉智取生辰纲有利的外部条件, 又读 出了北宋末年好汉们纷纷走上造反之路的根本原因。(2 分) (2)语文实践(4 分) 在 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为大

7、力倡导读书活动, 学校将举行一次“阅读伴我成长” 的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团委请你就怎样开展本次活动提两点建议。(2 分) 请你以对联的形式 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上句与下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 数相等) (2 分 ) 二、阅读理解( 55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 题。 (6 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 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妄念烦恼。 9(1)本诗通过描绘山林古寺的环境, 表达了王维的情趣和心迹。 (2 分)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

8、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 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任选一个,进行赏析。(4 分) 4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 16 分) 吾室之内, 或栖于椟 ,或陈于前, 或枕藉于床, 俯仰四顾 ,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 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 ,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 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 观之,客始不能入, 既 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 【注】椟: d,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觌:d,相见。

9、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俯仰四顾 ()(2)未尝 不与书俱() (3)既 入又不能出()(4)乃引客就观之() 1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的一组是( 2 分) A而乱书围之何陋之 有( 陋室铭) B乃 引客就观之久而乃 和( 送东阳马生序 ) C或枕藉于 床骈死于 槽枥之间 ( 马说) D信乎其 似巢也不能名其 一处也 ( 口技)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 ) 13陆游为什么称自己的屋子为书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10、4 分) (三)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417 题。 (15 分) 读书重在选择 潘裕民 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曾说过:“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精湛的。” 5 可见,读书一定要有选择。 读书要有所选择,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也许有人会说,博览群书被古人提倡,现在我们 为什么非选择不可?我们知道, 西潮东渐以前, 中国有的学者曾有“读尽天下可读书”的抱负。 但是, 今天的博览群书,和古人的博览群书有很大差别。古时书少,很多书是以诗词、文言文的形式写下 来的,言简意赅。即便是古代散文,篇幅也不是很长,博览群书比较容易。而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 炸的时代,书太多,各类图书让人眼花缭乱,各

11、种读本蜂拥而至,长篇巨制铺天盖地,我们只能选 择自己最想读或必须读的书来阅读。 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一生读书无数。一次,他到美国访问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的人因 其藏书量大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也无不为之惊叹,只有钱钟书一个人默不作声。图书馆的人问他 有何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这话看上 去风趣,却是事实,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19 世纪英国作家罗斯金就说过:“一个人的生命 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 ”因此,今 天我们提倡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择意识,多读对自己有价值的书。 人们常说: “

12、开卷有益。 ”这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没错,但是并不等于读任何书都是“有益” 的。尤其面对之前从未看过的“新书”,更要有所选择。美国哲学家阿尔考特曾说过:“一本好书使 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其实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或者在什么年龄段读什 么书,历史上、现实中都有许多建议,如“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 。书是有等级的,有好 坏之分。书是人类智慧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也有霉的、烂的、不合用的。 所以,一个人不能随便读书。别林斯基也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如此说来,读与不读、粗读与精读,都要有所推敲。何况今天印刷术那么发达,出的书不计

13、 其数,版本也很多。比如论语一书,就有无数版本,让读者不知道读哪种好。尤其是一些外国 文学作品,不同版本、译者、出版社的差别很大,一定要选名社、名翻译家的版本来读。另外,在 内容、文字等方面也要有所选择,学会取舍。 “尽信书不如无书。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在面对书海时学会选择,在面对同一本书时, 也要善于对其内容进行选择。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 观点别人早已说过,只不过是改头换面炒冷饭,如果我们捧着这样的书籍,还一本正经从头读到尾, 岂不是浪费时间? (有删改) 6 14. 为什么“读书一定要有选择”呢?请用简要的 语言分点概括。 (4 分) 15.

14、选文第段除了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之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6. 下面这段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请你说说它应该在文中哪一段,并说明理由。(4 分) 王充在自纪中讲述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时说过:“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 补。 ”他所著的论衡一书就属于“为世用者,百篇无害”的好书,至今仍为人们所珍藏。 17. 选文第段引用了一句俗语:“少不读水浒 ,老不读三国 。 ”对于青少年不宜读水浒传 这一说法,大抵是认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看了水浒学里面的英雄好汉,会形成不良的 习性。请结合本文中的观点及你对水浒传这部名著内容的了解,提出与之不同的看法 。 ( 4 分)

15、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 题。 (18 分) 有木名凌霄 丁立梅 我对凌霄花最初的印象并不好,是因为读了女诗人舒婷的诗句:“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 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诗里的凌霄花,既虚荣又自私,不讨人喜。虽然彼时,我连凌霄花 的面都没见过,完全的道听途说。 这让我想起一段往事来。那时,我新婚不久, 搬到他单位的宿舍住。单位小, 不过七八个人, 关起大院,就是一家子。他们的领导,那时已年近五十,爱人在另一个镇,一直分居两地。一天, 领导突然宣布,他爱人要调过来了。这在单位里引起“恐慌”,大家纷纷传言,说那女人的厉害 管男人厉害,与人相处厉害,总之是很厉害的。搞得我的心七

16、上八下,如此一个“母老虎”做邻 居,哪有安宁的日子好过? 女人到底来了,高高胖胖的。因为我们先入为主了,她虽长得平和,在我们眼里,也是一副 凶相。听她说话和做事,也都好像透着盛气凌人的架势。故我们远远避着她,她来了半个多月,我 跟她的对话,绝对不会超过十句。某天,下雨,我晚归,记起晒在院门前的被子,心里懊恼着,一 定被雨淋透了。我刚到院门口,却碰到她,她轻描淡写地对我说,我帮你把被子收回家了。 7 后来,我有了小孩,小孩常蹒跚着去敲她家的门。她总是翻找出好吃的好玩的给小孩,逗引 得孩子一看见她就欢叫奶奶。她原来是个极和气的人。可见得,道听途说常是不可信的。 还是回到凌霄花上来。第一次真正遇见它,是在我所在的中学校园里。那天天暗得很,一场 大雨欲来的样子,我在不常去的一间教室里监考。偶往窗外一探头,看到教室后有一树的橙黄,满 满当当的花,惊天动地开着。像燃烧着的灯笼似的,把我的眼睛,连同灰暗的天空,照得明艳无比。 心里疑惑着,这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