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地方课程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397835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14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地方课程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九年级地方课程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地方课程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地方课程 .pdf(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美好富庶的家园 教学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 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概述家乡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能列举我市为统筹城乡发展所采取的 一系列措施,能描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气象,能从衣食住行方面感受蒸蒸日上的人民生活水平。 2、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从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这两个角度对乡情有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富庶,进一 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为家乡发展尽一份自己绵薄之力的责任意识。 3、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四课时。 新课导入 可采用歌曲导入新课。 东南最名邑是一首反映家乡特有历史文化风貌的

2、歌曲,教师可用此歌导入新课:余姚有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勤劳的人民,丰富的资源,正因如此,余姚素有“东南最名邑”“文献名邦”之称,那么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家乡 建设又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呢?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从位置、地形、气候这三方面来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有一 个总体的认识,明白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家乡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优越的位置 介绍了余姚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行政区划,重点强调了优越地理位置,这为余姚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因此教 师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重点向学生讲清余姚地理位置优越性的体现。利用教材中

3、的“余姚位置”图,让学生看图读出余姚所 处的位置:北频杭州湾,南屏四明山,东接宁波港,西通杭州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探讨,余姚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哪 些方面?交通便捷,距宁波栎社机场45 公里,距杭州笕桥机场120 公里,便于发展空运;距北仑深水良港60 公里,便于发 展海运;横贯境内的杭甬高速公路、沪杭甬铁路、329 国道、甬余余夫公路,便于发展陆上运输;杭甬运河自西向东横贯余姚 境内,便于发展水运。地处长三角经济发展带,邻近周边城市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遇。杭州 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将使余姚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更为紧密,为余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至于余姚的面积人口、

4、行政区 划教师只需做简单介绍,也可让学生自己看书了解。 资料“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将使余姚交通更为便捷,这对余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因此教材对这一工程 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建议作为地理位置优越的补充材料进行使用。 说一说:余姚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是一道探究题,设计目的是学生对教材讲述的内容能作进一步探究,对家乡地理位置优越性有更具体的了解。对于乡情了解 不多的学生而言,此题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处理上可让学生先讲,然后教师利用家乡地图,做补充和归纳。 2、五山二水三分田 介绍家乡的地形。地形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山二水三分田”的地形特点是家乡自然环境优越的又

5、一重要体现。这部 分内容的重点是向学生讲清家乡地形的特点,以及这一特点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家乡地形特点的教学,可先让学生观察教 材中的图片,了解家乡的主要地形,有平原,有丘陵,有宽阔的水域;再利用余姚地形分布图,让学生了解这些地形的分布状 况及所占比重,从而得出“五山二水三分田”的地形特征。这一地形特点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探讨: “五山二水三分田”的地形为家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山区可以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杨梅、茶叶、红枫等, 还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平原因其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科教发达,是家乡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工业、服务业;广阔

6、的水域既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又提供了便利的水上运输。 资料“姚江”:由于姚江不仅是余姚境内最大的河流,又是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被家乡人们称之为“母亲河”,因此每一位 学生都应对此有所了解。由于篇幅所限,教材对姚江的介绍主要是从地理学的角度,教师可查阅相关资料,补充介绍一些与姚 江有关的历史资料。 活动:自己动手制作一张反映余姚地形特征的分层设色地形图。 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余姚的地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可提供空白的余姚地图,让学生用水彩笔的不同颜色在图 上表示出不同的地形特征,注意各种地形所占据的比重。 “五山二水三分田”的地形为家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设计此题的目的是通过

7、探究,使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优越性有更具体的认识。 3、宜人的气候 介绍了余姚的纬度位置、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这种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重点应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气候特征以及这一 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在讲述家乡的气候特征时,可先让学生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说说家乡的气候特征,教师在学生 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阅读教材内容,特别是教材中所列举的数字,使他们对家乡的气候特征有更科学、完整的认识。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的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长是否有利,具体体现在哪里?学生可从家乡的特产,如余姚是“中国榨菜 之乡” “中国杨梅之乡” “中国高山云雾茶之乡” “中国茭白之乡”等,认识到充沛的阳

8、光,丰富的雨量带来了富饶的物产,认识 到家乡气候条件的优越性。最后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议一议”中的思考题: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家乡亚热带气候形成的 原因。形成这一气候类型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位置低,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二是受季风影响, 地处东海之滨,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冷而干燥。 资料“四明山高山气候” :由于四明山气候有其独特性,因此资料对此进行了专门的介绍,使学生对家乡的气候状况有更详细的 认识。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其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四明山成为家乡著名的旅游景地,为下面章节内容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议一议: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家乡亚热

9、带气候形成的原因。 此题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拓展,使学生对家乡的气候特征不仅能知道“所以然”,而且能进一步知道“之所以然”,教师可引 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去解决这一问题。 日益增强的综合实力 本节概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从综合实力增强,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这三个角度 来讲述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乡的建设状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1、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 教材采用总分方式编写。先从总体上介绍了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在全国县(市)中的地位,然后概述了我市三大产业的发展情况。 这部分内容建议教师采用讲授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在介绍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学生熟悉

10、的材料,以帮助 学生理解,但材料的内容不必具体展开,因为以后各章节中还将具体学到。在了解成就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去探讨这些成就取 得的原因:如改革开放的政策;家乡人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优越的自然环境;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等。 资料“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佐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议与下面思考题配合使用。 说一说:改革开放以来,余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参考如下: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且排名前列;已初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柱,外向型经济为先导的新 型经济格局;国民经济以每年25% 的速度递增,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等等。 2、经济结构日益完善 介

11、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饼状图和数字材料,让学生 了解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状况。如可据此设问: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情况怎样?我市产业结构呈现出 以农业为主工业为主工业、服务业并重这样一个演变历史。2、我市目前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农业比重低,工业和 服务业齐头并进,服务业发展迅速。3、计算 2005 年我市第三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并说说为什么要大 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方面是由于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逐渐增强,而工业对能源的消耗量大,第三产业对能源消费少而产 出大,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

12、由于我市有优越的自然环境,适宜于发展第三产业。 资料“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是对正文内容的进一步补充,使学生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说一说:我市经历了哪两次经济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市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两次经济结构调整:一次是1978 年工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第一次超过农业,第二次是1991 年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 重第一次超过农业。第二题的答案见教材分析部分。 3、社会事业发展显著 教材从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科教文化、民主法制、人民生活、社会保障等角度概述了目前我市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由于具 体的发展状况在下面各章节中要一一阐述,因此在这里教师只要作一个总体

13、的介绍,不必具体展开。在处理这部分教材时,可 让学生先说说我市在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科教文化、民主法制、人民生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可按小组分专题讨 论,然后在班内交流,讨论的重点放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两方面,因为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在前两部分已有较为详细 的介绍。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做补充和归纳。图片“2006 中国乡村游宁波开游仪式在余姚举行”主要是为了 说明我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 资料“文化设施建设” :介绍了我市目前所拥有的重要的文化设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物质文明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活动:调查自己所在的

14、乡、镇、街道近年来的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此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家乡的发展情况有更详尽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乡协调发展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也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节介绍了我市为发展农 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市农村的三个文明建设状况有一大致的了解。 1、统筹城乡发展 讲述了不同时期我市为加快农村建设所采取的措施,说明我市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农村发展。教材主要讲述了三点:一是从90 年代中期开始我市开展城乡同创共建活动;二是进入新世纪我市加大了城乡共建力度;三是目前我市已进入

1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时期。 其中对第二点内容做了重点阐述。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可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反映目前家乡农村建设成就的图片, 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对农村建设成就进行描绘。然后引导学生对我市农村快速发展的原因进行探讨,其中我市为发展农村经济 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结合教材内容,对这一点做具体的阐述。最后教师可引导 学生阅读资料,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说说我市目前在农村建设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 资料“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结合时政,使学生对我市的农村建设的方向有清晰的认识。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为家乡建设

16、社会主义新农村出谋划策,并进行小组间交流。 这是一道时政与乡情相结合的讨论题,它要求学生在对家乡农村建设成就与不足之处有一个整体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 设目标,为家乡农村建设出谋划策,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2、协调区域经济 介绍我市的区域特色经济。特色是优势,是潜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乡镇凭着“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大力发 展区域特色经济,推动了我市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我市的综合实力,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经济强县(市)要进一步做大做强, 就必须继续强化这个特色,在开拓创新中加快发展,这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我市乡镇特色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农业,二是发展特色工业。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处理时,最好采用案例教学法。教材图片选择了“榨菜之乡” 泗门镇,可以以此为案例,引导学生探讨:泗门镇为什么会被称之为“榨菜之乡”?泗门镇发展榨菜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服务有哪些有利条件?它对泗门镇经济的发展又起了什么作用?我们家乡还有哪些以发展特色经济而崛起的乡镇?通过对这些 问题的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对一个地区而言,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同时对家乡农村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