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西南某某文化旅游区白云山开发项目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37391399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8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国西南某某文化旅游区白云山开发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关于中国西南某某文化旅游区白云山开发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关于中国西南某某文化旅游区白云山开发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关于中国西南某某文化旅游区白云山开发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关于中国西南某某文化旅游区白云山开发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西南某某文化旅游区白云山开发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国西南某某文化旅游区白云山开发项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西南某某文化旅游区白云山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目 录第一章 基本概况第一节 自然地理第二节 人文环境第三节 旅游资源评价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 项目开发可行性分析第一节 产业背景分析第二节 区域背景分析第三节 可利用条件分析第四节 市场分析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第一节 规划目的与范围第二节 规划指导思想第三节主题形象第四节 旅游线路组织规划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第一节 主要项目投资估算第二节 效益分析第一章 基本概况第一节 自然地理一、地理位置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境内。长顺县地处东经106136至于1063848,北纬25384

2、8至261730之间,分别与惠水县、紫云县、罗甸县、贵阳市、平坝县接壤。全县国土总面积1543平方公里,2003年末总人口25.35万人,是一个汉、布依、苗、壮、回、侗、水、黎等16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二、气候、气象长顺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34.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3,极端最低气温-5;全年总积温为4798-5024,春秋雨季昼夜温差大,气温平均日较差6.5-8.8;年平均降雨量13999;相对湿度81左右;年无霜期278天;年日照时数1202小时,日照率27。三、地质、地貌特征风景名胜区面积

3、广大,岩溶十分发育,喀斯特地貌构成了整个自然景观中最为醒目的主体。区内地貌形态多种多样,以密集的峰丛山地、峰丛洼地和峰林谷地为代表、其间峰丛峰林、溶洼谷地、溶洞伏流、溶沟石芽以及飞瀑景区随处可见;锥峰尖削而密集,河流常出现伏流,明暗流相间在层恋叠嶂的喀斯特地貌上,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成为考察的宝地和观光、度假的旅游胜地。第二节 人文环境一、历史沿革长顺县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属于夜郎国,汉武帝时期属于夜郎县,唐代置乡州(今长寨地区)和令州(今广顺地区),隶属黔中道,元置金筑府,治所在今广顺镇,明洪武四年改置金筑长官司,万历四十年置广顺州,隶属贵阳军民府,清雍正五年置长寨厅,1914年改广顺州

4、为广顺县,长寨厅为长寨县,民国三十年二县合并为长顺县,县治设长寨镇。1949年11月解放,成立长顺县人民政府,隶属贵阳专区,后改贵定专区,1965年至今,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二、经济和社会状况长顺县辖6镇11乡共147个行政村,2004年总人口25.35万人,国民经济总收入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 元。长顺县属贵阳经济圈,并属于黔中旅游和西线旅游的复合地带,有布依族、苗族、壮、侗族、回族、水族、汉族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1.6万人,占总人口的46,少数民族主要以布依族和苗族为主。白云山风景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具备开展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 第三节

5、 旅游资源评价一、景区资源分布范围及特点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总体上分为五大片区共50多个景物景观,其中:(一)、白云山宗教旅游区:白云山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主要以宗教和明建文帝的传说为主要特色,共有景物景观14个,约面积20平方公里;(二)、广顺古镇夜郎文化旅游区:广顺古镇已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以神秘的夜郎文化为主要特色,共有景物景观15个,面积约28平方公里;(三)、杜鹃湖国家水利风景旅游区:杜鹃湖主要以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港汊深幽、明洁如镜的生态环境和万紫千红的杜鹃花为主要特色,共有景物景观23个,面积约44平方公里;(四)、青龙山地质公园旅游区:青龙山以地质奇观为主要特色

6、,有峰林峰丛地貌、间隙泉、溶洞、原始森林、瀑布、古岩画及国际最佳候选地层剖面等景物景观,青龙山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景物景观10个,面积约25平方公里;(五)、格凸河峡谷旅游区:主要以峡谷景观为主要特色,现已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有大型景物景观6个,面积31平方公里。目前部分景观正在由贵州省紫云县开发。风景区总面积148平方公里。此外,长顺县还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如屯堡地戏、还五显地戏、布依族花灯、苗族芦笙舞等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还有四月八苗王节,端午节、六月六赶桥、七月十五中元节、赶秋坡(庆祝立秋节)、重阳节等等。二、各片区综合评价(一)、白云山宗教旅游区白云山宗教旅游区文化底蕴深

7、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建文皇帝在此隐性埋名削发为僧的传说使这里的一草一木披上了一层层美丽而神秘的面纱。为纪念建文帝,白云山古建筑群经历代王朝的多次扩建,曾达到相当大的规模。白云山建筑群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整个山峦浑然一体。特别是明徐霞客到此游历的真实记载,白云山作为佛教胜地成为中国历史名山,尽管一些建筑已毁,但从遗址的布局,残存的柱基、华表以及精雕细刻的石雕,依然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和劳动人民的智慧,长期以来,白云山游人不绝,香客不断,1985年白云山被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山宗教旅游区包括翁贵古造纸作坊、杉树王、中院布依寨等景点。古造纸作坊已有200多年历

8、史,仍保留着古老而原始的造纸工艺,其原料主要来自于树皮,是蔡伦造纸工艺的“活化石”。中院布依寨是现今保存极为完好的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典型的布依族村落,依山傍水,环境可人,是开发乡村旅游的最佳选点。它还是被共和国领袖毛泽东称为当代女孟获陈莲珍的故居所在地。白云山深厚的文化底蕴极大地丰富了黔中旅游的文化内涵,开展宗教旅游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2005年4月白云寺举行开光大典,白云山正式对外开放,并具备一定的接待能力。白云山距贵阳市60Km,距青岩古镇15Km,优越的地里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快捷的交通为开发白云山提供了优越的、成熟的条件,是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二)、广顺古镇夜郎文化旅游区

9、 广顺古镇已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以神秘的夜郎文化为主要特色。广顺古镇为贵州八大古镇之一,2000多年前曾为古夜郎国的故都,著名景点有占地5平方公里的古城遗址、古墓群、神仙洞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写字岩、道佛合一的广东福寺、民族英雄但名伦故居等等。夜郎文化旅游区东距白云山20公里,西达黄果树旅游区80公里,古城的开发与白云山旅游区共同组合将成为贵州文化旅游的领头雁,与黄果树旅游区组合将成为贵州乃至西南旅游的两颗奇葩。广顺古镇广顺古镇是古夜郎时期政治、军事活动中心之一,其历史悠久,建制绵长。殷周时期,广顺为鬼方之地,春秋战国期,成为牁牂国的中心地带之一,后又成为夜郎国的中心地;随属宾化县;唐

10、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建今(金)州直至宋代;元代授金竹长官司;明初升为金竹安抚司,明万历四十年(公年1612年)四月改为广顺州;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12月改为广顺县;民国30年(公元1941年)广顺县与长寨县合并,成立长顺县。古镇东约1公里为夜郎古城遗址,土城池及附近设施占地约5平方公里。其中城池部分东西宽0.5公里,南北长1.2公里,占地约1000亩。土在墙系泥沙夯筑,清晰可见,最厚34米,最高5米左右,现残存的仍有23米高,总长度约10余公里,城池山脚下有夜郎候四世祖候金镛的墓葬及古墓群。古镇目前沿保留着浓郁的屯堡风情。屯堡风情是“屯堡人”重要特色,“屯堡人”是明朝洪武年

11、间朱元璋调北征南军旅后裔的俗称。古镇区域内聚居着大批的屯堡人,他们的生活习俗、服饰、语言一直沿直着明朝的遗风,特别是以石头为主要原料的民居、明朝风格的服饰和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地戏文化已成为入境游客追逐的热点。(三)、杜鹃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杜鹃湖以幽静的人工湖和周围群山连成一体,湖水无污染,山体植被较好,山地森林覆盖率90%以上,整个湖面分汊多,树木品种多,每年秋冬,成千上万只候鸟聚此越冬,特别是近60平方公里的群山上,生长着原生态的常绿杜鹃树,每年春季,花开遍野,与周围马尾松及其它阔叶林交织在一起,蔚为壮观,泛舟赏花,心旷神怡。就整个杜鹃湖风景资源来看,其游赏价值较高,每年35月,游人可到此

12、观赏五彩缤纷的杜鹃花;57月,杨梅成熟后,游人可上山自行采摘,充分深入大自然之中;秋冬时节,沿湖两岸,秋色斑斓,成千上万只候鸟至此越冬,这在贵州是不可多得的一道风景线;杜鹃湖还是垂钓爱好者最理想的垂钓场所。另外,杜鹃湖与广顺古镇连成一体,悠久的历史文化使这片美丽的山水更加充满灵性,以杜鹃湖的生态环境为依托,这里是休闲度假的绝好境地,2001年已列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四)、青龙山地质公园青龙山地质公园主要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由于多险滩、急流形成了特有的瀑布、跌水及间歇泉等特异的自然景观,区内主要以峰林峰丛地貌为主,峰峦迭嶂,景色秀丽,与付家院溶洞群、睦化国际最佳候选地层剖面共同组合

13、构成距省会贵阳最近地质公园。佛教圣地青龙山,古木森森,原生态植物保存较好,成为地质公园的亮丽景点。青龙山地质公园距县城较近,交通方便,旅游观光便捷。(五)、格凸河峡谷旅游区格凸河峡谷旅游以峡谷风光为主,景区内森林茂密,海拔低,连片的芭蕉林、楠竹林,呈现出热带雨林的景象。河水清澈,无污染,河流曲折滩多,洞进洞出几度伏流,两岸悬崖峭壁,如刀刻斧凿,是揽胜的极佳选地。格凸河峡谷是苗族聚居地,慢长的历史和信息的高度闭塞虽然使这里远离了现代文明,但向人们展示了这里的少数民族依靠自然、战胜自然的创举,尤其是干代洞葬习俗,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的活化石。从总体来看,核心景区白云山为中国历史名山,贵州佛教名山这一

14、;广顺古镇为贵州八大古镇之一,是“夜郎自大”典故的发生地;杜鹃湖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格凸河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龙山地质公园有享誉中外学术界的国际最佳候选地层剖面,还有奇特罕见的间隙泉和神秘的古岩画;因此,风景名区是一项以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旅游区,市场前景广阔。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白云山旅游区的历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古代文明的文化遗产之一,该项目的建设是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是研究西南、研究贵州历史文化的需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利用是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怀旧情结漫延,悠久历

15、史文化的开发已在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必需品”,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 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第一节 产业背景分析白云山风景区的开发面临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近年来,国内、省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将旅游业摆在较为重要的位置,当前正处于假日经济蓬勃发展的阶段,带薪休已逐渐成为现实,休闲度假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 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南州人民政府相继完成省级、州级旅游规划,特别是黔南州、贵阳市旅游业发展计划及目前的发展形势为景区发展旅游业带来极大的商机。白云山风景区是在这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中诞生,同时白云山风景区的开发是对贵州中部旅游圈的极大的补充,极大地提升和丰富中部旅游圈的文化内涵和资源品味,旅游项目的开发与中部旅游圈区共生共荣,相得益彰,共同发展。长顺县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社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地方政府对充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开展旅游业,并将其发展成为长顺支柱产业的认识高度统一,政策灵活,措施有力。白云山风景区的开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是调整结构、促进旅游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