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最后阶段模拟题汇编及精准答案及精美排版B51111.3(25)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390668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9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中考最后阶段模拟题汇编及精准答案及精美排版B51111.3(25)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中考最后阶段模拟题汇编及精准答案及精美排版B51111.3(25)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中考最后阶段模拟题汇编及精准答案及精美排版B51111.3(25)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中考最后阶段模拟题汇编及精准答案及精美排版B51111.3(25) .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中考物理最后阶段模拟试题汇编及精准答案五 一、选择题 1 (2011 年湖南岳阳市2)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答案: A 2(2011 江苏盐城, 8) 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 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答案: A 3 ( 2011 江苏苏州, 1 )下列常见物品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 铜钥匙B. 铁钉C. 塑料尺D. 橡皮 答案: B 4(2011 年河北省, 11) 下列有关物质分

2、类的说法增强的是 A非金属都是绝缘体 B有一定熔点的固体都是晶体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答案: B 5 ( 2011 年广东省3)如图 1 所示,要使灯泡L1和 L2组成并联电路,应 A.只闭合 S2 B.只闭合 S3 C.只闭合 S1和 S3 D.只闭合 S2和 S3 答案: C 6.(湖北省荆门市2011 年 8)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V1、 V2的示数分别为10V和 4V,已知电动机M的线 圈电阻为1,R是阻值为4 的定值电阻,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R两端的电压为6V B.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6A C. 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144W

3、 D.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6W 答案: D 7. (2011 浙江省台州市,17)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按如图电路进行实验,每次实验总观察到电 磁铁 A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均比B多。此实验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 A电流的大小 B线圈的匝数 C电流的方向 D电磁铁的极性 答案: B 8 ( 2011 贵州省安顺市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张文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发发生了 日土所示的弯曲,对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 刷发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大 B. 牙刷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C. 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发上 D. 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

4、摩擦力不平衡 答案: D 9 ( 2011 上海市, 7)如图 2 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 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 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 的压力 FA、FB的关系是 ( ) A PAPBFA FB B PAPBFAFB C PAPBFAFB D PAPBFAFB 答案: D 10 (2011 甘肃兰州, 7)分别用木头、铜、铁制成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放在水中,三个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 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小球一定是空心的 B 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 C 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

5、 D 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 答案:B 二、填空题 11 (2011 山东临沂, II卷 3)照明电路中的白炽灯和开关是联的;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之间 是联的。 答案:串;并 12 (2011 年福建省福州 20 )如图 9 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灯L 标有“ 6V 6W ”字样。当闭合开关S1时,灯 L 正 常发光,它的电阻是;再闭合开关S2,前后两次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2:3,则电阻 R的阻值为 。 答案: 6 12 13 (2011 四川成都, A卷 18 )如图所示,实验室所用的托盘天平是测量_的工具。水的密度为 =1.0 10 3kg/m3 , 将一杯水倒出一半以后,剩余水的密度

6、为_ kg/m 3。 答案:质量1.0 10 3 14 (湖北省荆门市2011 年)某电热水壶的铭牌如表所示,当此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用时8 分钟将额定容量的水在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从20 加热到沸腾,水吸收的热量为 J,消耗的电能为 J。此电热水壶的效率为 。 (c 水= 4.2 10 3 J/(kg )) 型号WS-1217 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1200W 额定容量1.2L 答案: 4.032 10 5 5.76 10 5 70 15 (2011 上海市, 9)我国家庭电路中,电灯正常工作的电压为_ 伏,电灯与电灯之间是_ 连接的(选填“串联” 或“并联”) ,电灯所消耗的电能是远方的

7、发电站通过输电线路输送至用电区的(选填“高压”或“低压”) 答案: 220 并联高压 三、作图与实验题 16 (2011 山东泰安, 24)如图所示,由发光点S 射到水面上某处的一束光,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A 点,试在图中画出反射光路 答案: 17 (2011 江苏泰州, 243 小) 如图 15 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开关、三眼插座接到电路中。 答案: 18 (2011 年江苏省淮安市19) (3)如图所示,标出A点的磁场方向。 答案:如图所示: 19 (2011 山东临沂, II卷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 心大致

8、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18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等大、倒立的实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当物距为15cm时,移动光屏, 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 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答案: (1)9 (2)放大;投影仪 20 (2011 年福建省福州 31 (3 分)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 进行了改进,如图25 所示。 (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 。 (写出一点即可) 次数物距 u/cm 焦距 f/cm 像距 v/cm 1 15 5 7.

9、5 2 8 17.5 3 10 29.0 (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 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均选填 “越大”、 “越小”或“不变” ) 答案: (1)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所成的像不会晃动,更加稳定; 跟燃烧蜡烛相比,LED发光更安全、环保 , (2)越大越大 21 (2011 江苏苏州, 27)如图所示是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图甲和图乙中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相等,弹簧测力计

10、测得的拉力大小的关系是: F1F2F3=F4,则; (1) 由图甲和图乙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由图乙和图丙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由图丙和图丁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浮力也越大 (2)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也越大 (3)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四、简答与计算题 22小汽车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能源消耗、尾气污染、噪声污染、交通阻塞等。请 你 从可持续 发 展的角度 , 就如何减

11、小汽车的负面 影响,提出 一条合理 化 建 议:。 答案:尽量骑自行车、步行、乘公交车出行;尽量购买小排量汽车 23. 小汽车总重3.2 10 4 N再以 9.6 10 4W的功率沿与水平地面成 30角的斜坡匀速向上爬行已知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 面积为 0.5m 2 ,斜坡的机械效率为80% 求卡车: (1) 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爬坡时的牵引力; (3)爬坡时的速度 答案:解: G=3.2 10 4N P=9.6 10 4 W S=0.5m 2 =80% (1) p=F/S=G/S=3.210 4 N/0.5m 2 =6.4 10 4 Pa (2) W有=W总 W有=Gh s =2h (倾

12、角为 30) 由得 s=2 W总/G F引= W总/s=W总G/2W总=G/2=3.2 10 4 N/2 0.8=2 10 4 N (3) 由 P=F 引v v=P/F引=9.6 10 4W/2 104 N=4.8m/s 30 图 12 24 (2011 四川成都, A卷 24 )图 16所示为某电热饮水机的电路原理图,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饮水机 热水箱内水温达到92 时开关S 1自动断开,处于保温状态;当水温降至一定温度时, S1又闭合重新加热已知电源 电压保持 220 V 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 1210 ,电阻R 2的阻值为 121 。求: 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时的电功率是多少? 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时电路的总电流是多少? 答案:解:(1 )P 1 = U 2 / R 1 = (220 V ) 2 / 1210 = 40 W (2)I = I1 + I2 = (U /R 1) + (U /R2) = ( 220 V / 1210 ) + ( 220 V / 121 ) = 2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