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历史模拟调研复习检测试题14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39066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中考历史模拟调研复习检测试题14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中考历史模拟调研复习检测试题14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中考历史模拟调研复习检测试题14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中考历史模拟调研复习检测试题14 .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灌南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一、选择题:请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 110 题, 每小题 1 分;第 1117 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 “孔子周游列国” ,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 2011 年是我国 “ 十二五规划 ” 的开局之年,在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 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观点, 这一观点与下列哪家学说基本一致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3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其作者

2、“ 功 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是() A 史记B 汉书C 三国志 D 资治通鉴 4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是郭沫若所写的挽联。这幅挽联称颂的是 ()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岳飞抗金D文天祥抗元 5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域的开创性事 件是() 。 A、洋务运动B、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62011 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 周年。 90 载艰苦卓绝, 90 载荣耀辉煌。下列图示反映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 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

3、国家独立和民族 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 7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 到“天安门”。请问, 前一个 “天安门” 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来 源学# 科# 网 Z# X #X # K A 遵义会议B五四运动C抗日战争胜利D开国大典 8. 目前,国际石油价格普遍上涨。19世纪后期以来,导致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A蒸汽 机的发明和使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C.垄断组织的出现D.跨国公司的出现 9. “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 本主义国家

4、都感冒了。 ”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A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新政C法西斯专政D杜鲁门主义 102011 年 3 月 17 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 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决定成立联合国的 国际会议是 来源学 科网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11.2011 年 1 月 11 日, 2011“ 中欧青年交流年” 活动在欧盟委员会总部大楼拉开帷幕。 请问下面哪个选项能体现出中欧之间的友好往来() A.亚历山大东征B.丝绸之路C.鉴真东渡D.张骞通 西域 12 2010 年 12 月 20 日在陕

5、西华县发现的宋代古币窑藏发掘已经结束。文物工作者从中清 理出数吨古钱币,主要有崇宁重宝、开元通宝、政和通宝、元丰通宝等。“开元通宝”主要 是哪朝流通钱币 , () A.秦朝B.西汉C.唐朝D. 宋朝 13 2011 年利比亚大撤侨彰显我国的“软实力”和“硬实力”,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下列 史实反映统治者为炫耀国威而实行的是() A郑和下西洋B.戚继光抗倭C.雅克萨之战D.玄奘西行 14 “关注民生”仍然是今年“两会”的重要话题。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 全 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针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提出了一项项改善民生、提升社会公正和谐的政策措

6、施。下列人物中最早关注并提出“民 生”主张的是() A. 林则徐B. 孙中山C. 毛泽东D. 邓小平 15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 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 近代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 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通过改革,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C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16“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 实际上的表现是()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外交多边化 D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

7、处于有地位 17历史小组在探究当今世界“ 和平与发展 ” 这一话题,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欧洲国家的联合成为挑战两极的重要力量 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物质基础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新的格局已经形成 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的挑战 AB CD 二、非选择题。 (第 18题 12 分,第 19题 12 分,第 20 题 12 分。共 36 分) 18、某校八年级李涛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 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记录了中 华民族在

8、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 为挽救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 维新之路、 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 “自救之路” 、 “维新之路” 、 “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3 分)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 2011 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 周年,自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 命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1927 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 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 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 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

9、民主主义革命 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材料而所述, “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2 分)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 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一例即可)(2 分) 【发展与 富强】 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 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 篇章。 (3)材料三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与中共历史上哪次会议有关?(1 分)在此会议上党 做出了哪两个战略决策? (1 分)从此我党 “开创了一

10、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2 分) 【收获与拓展】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懂得了一个道 理,请你写出这个道理。(1 分) 19、“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关系 的主角 , 美, 中, 日是今天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排前三位的国家.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仅 1865年至 1900年, 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64万多 种.1894 年, 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个大国之首, 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 (1)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原因是什么?(1 分) 材料二中美

11、两国今年 1 月 19 日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内容包括加强中美 关系,促进高层交往, 应对地区和全球挑战, 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应 对气候变化,开展能源和环境合作以及扩展人文交流。 (2)中美关系曾经历过敌对到正常化的过程,请举例说明 .(2 分) 材料三 2011 年 3 月 13日. 日本发生 9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 中国政府提供的首 批援助物资日晚抵达日本东京,并将连夜被运送至日本东北部地震海啸重灾 区宫城县 . 中国国际救援队奔赴遭受严重海啸灾害的岩手县大船渡市,在困难的 环境下,连日来全力以赴地开展搜救活动. (3)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曾发动过哪二次侵略中

12、国的战争? (2 分)探讨 近代中国落伍的主要因素。(1 分) “ 牢记历史 ” 你准备通过哪些方面获得有关中日关系 的历史信息?(1 分) 材料四 2010 年 9 月 7 日中午,中国渔船 在钓鱼岛海域正常捕捞作业时遭到日本非法 侵犯,日本巡逻船 2 次撞击中国渔船并非法 扣押了所有船员,中国 政 府立即表示抗议并召见 来源: 学科网Z X X K 了日本驻华大使,要求日 方放人放船。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1 分) 请你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2 分) (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日青少年 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何态度?(2 分) 20、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了较大发

13、展,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 国,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全面崩溃,两极格局终结 , 世 界各国或浓或淡,立足国情,纷纷演绎着独一无二的角色。请你探究下列问题: 【格局篇】 材料一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已不复存在。美 苏成为两大强国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形成了战后两极的国际格局。 来源 :Z ,x xk .C o m (1)二战后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和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2 分) 【政治篇】 材料二二战后, 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法西斯主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欧亚出 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

14、,帝国主 义旧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来源 :Z xx k.C om (2) 1959 年拉丁美洲有一个国家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所学, 指出这个国家的名字。(2 分) (3)2012 年 8 月 15 日,印度即将迎来独立65 周年纪念日。 根据所学回答, 65 年前英国是 怎样解决印度独立问题的?(2 分) (4)有人认为,1960 这年在非洲历史上意义非凡。请根据所学简述原因。( 1 分) 【经济篇】 材料三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 去更 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 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 优势。 ” (

15、5)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积极参与的态度,本世纪初,最能体现中国积 极参与的重大举措(事件)是什么?(2 分) 材料四眼下, 全球经济正在走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但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不确定性, 仍然面临着失业问题、债务问题、资产价格泡沫、贸易保护主义等风险。2011 年 2 月 18 19 日, G20 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巴黎召开。会议着眼于后危机时代G20 角色的转型,集 中力量求解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热点难题,取得了一系列积极共识。 (6)结合材料四说一说当今全球经济正面临着哪些重大问题?(1 分) (7)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当今世界面临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如

16、何应 对,请你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 分) 来源学 科网 来源学 科网 灌南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 来源: Z * xx*k. Com 一、选择题1-5 CAABC 6-10 BBBBD 11-15 BCABB 16-17 BB 二、非选择题 18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3 分) (2)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 2 分)重大事件:农村革命根据 地的创建;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等。(一例即可) (2 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 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 分)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 分) (4)道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或一切从实际出发,或实事求 是,或符合国情等。 (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均可得分)(答出一点即可) (1 分) 19. (1)第 2 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新科技的发明与应用(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