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何克抗教学提纲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385625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何克抗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何克抗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何克抗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何克抗教学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何克抗教学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何克抗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何克抗教学提纲(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Email: ,2004年 3月,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一、 Blending Learning “旧瓶装新酒”的新概念 二、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 三、Blending Learning 给我们的启示,一、 Blending Learning “旧瓶装新酒”的新概念,本年度两个有关E-Learning的国际会议上出现了一个“旧瓶装新酒”的新概念Blending Learning; 1. Blending Learning

2、 (或 Blended Learning)的原有含义 Blending一词的意义是混合或结合。 Blending Learning 的原有含义是:混合式学习或结合式学习,即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例如运用视听媒体(幻灯投影、录音录像)与运用粉笔黑板的传统方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等等。,一、 Blending Learning “旧瓶装新酒”的新概念,2. Blending Learning (或 Blended Learning)的新含义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E- Learning 的发展,国际教育技术界在总结近十年网络教育实践经

3、验的基础上,利用Blending Learning的原有基本内涵却赋以一种全新的含义: 所谓 Blending Learning 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 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是整个国际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大转变。,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从Blending Learning 新含义提出的上

4、述背景可以看到,这一概念的重新提出,不仅反映了国际教育技术界对学习方式看法的转变,而且反映了整个国际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大转变。从表面上看,这种转变似乎说明当代教育技术理论是在回归,而实质上是在按螺旋方式上升,反映人们的认识在深化在提高,反映教育技术理论在向前发展。这就是说,国际教育技术界对 Blending Learning 新含义的认同是当代教育技术理论正在深入发展的标志。,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由于Blending Learning 新含义所标志的这种深入发展首先体现在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而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是一切教育理论

5、、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赖以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所以当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将无一不打上 Blending Learning 的烙印。现在我们就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由 Blending Learning 所标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转变而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1. 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2. 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认识的深化 3.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理论的建构 4. 关于“教学设计” 理论的发展,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

6、展的标志,1. 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众所周知,在九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即从建构主义开始兴起到它达到鼎盛时期,西方学者(包括国内部分学者)对建构主义一般都是积极倡导,广泛赞扬与大力支持。应该说,这种态度基本上没有错,因为建构主义理论确实是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随着国际教育技术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Blending Learning新含义的认同,在西方(尤其在美国)教育界,近年来从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层主管到一般学者乃至教师中间发出了一种关于建构主义的不和谐之音(而在此之前,对于建构主义,我们从西方,尤其是从美国听到的往往都是一片溢美之词)开始时是有些不同意见或颇有微词,以后则发展成愈来

7、愈尖锐的批评(如美国教育部长佩奇的观点)。,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1. 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西方对建构主义从开始时的一片赞扬,到现在上上下下均有所批评。到底应如何正确看待与运用建构主义?我们认为至少要把握两点: 要根据国情与不同民族的教育文化背景来运用建构主义; 要用“两分法”看待建构主义(既看到其优点,也要看到其不足)。 为此我们应对建构主义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这三方面的反思均体现了Blending 两种不同观点的结合与统一) :,二、 Blending Learning 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从三个方面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1

8、)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 “以学生为中心”还是 “主导主体相结合”? (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 (3)是否应该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 主要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 “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后一种教育思想的提出与贯彻,既体现出我们中国人对建构主义的科学理解,也反映出我们对自己国情的深刻认识并与 Blending Learning 的思想不谋而合 。请看下面的事实:,(1)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 “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众所周知,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也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它包括两

9、个部分: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环境的设计是要求设计出能提供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的外部条件,是外因。 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自主学习策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是内因。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就是要抓住内因和外因这两大块,这两大块中的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1)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 “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先看教学环境设计 比如学习诗词,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内涵、意境,这就需要创设和该诗词相关的环境、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

10、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这样的情境靠谁创设?不可能由学生自己创设,得由老师来完成。信息资源的提供也是这样,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垃圾也很多,反动的黄色的都有。老师如果不事先去仔细挑选,不去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科站点,那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而有用的东西却没有学到多少。又如合作式学习,如上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很强调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多种方法,有讨论、有辩论、有角色扮演等等。以讨论为例,围绕什么主题来讨论,初始问题如何提出,怎样提出后续问题,从而把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等等,这也得靠老师去设计,也即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再看自主学习策略设计,(1)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 “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主

11、体相结合”?,可见,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它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统一的指导思想就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按照这种教育思想的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应发挥在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等方面(而不是板书、讲授和满堂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必然会体现得越充分。这正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西方建构主义者为了标新立异,历来宣称自己的认识论纯粹是主观主义的。因为大家知道,认知

12、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产物,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部心理过程是指认知主体的兴趣、爱好、态度、需要以及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可见,认知主义的认识论是强调主观(内部心理过程)与客观(外部刺激)相统一的。而西方建构主义者为了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划清界线,以便独树一帜,则明确宣示自己的认识论属于主观主义。例如当代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乔纳森(Jonassen)在1992年曾绘出下面所示的二维图,用来说明各种不同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所赖以支撑的不同学习理论与认识论。,(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建构主义,客观主义,认知主义

13、,行为主义,动作技能学习,程序教学,智能辅助教学系统,认知工具,图中的横轴表示学习理论,认知主义与行为主义则代表学习理论的两个极端(一个强调研究内部心理过程,另一个强调研究外显行为);纵轴表示认识论,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则代表认识论的两个极端。,(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按照乔纳森的观点,现实(reality)不过是人们的心中之物,是学习者自身建构了现实或者至少是按照他自己的经验解释现实;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不存在谁比谁的世界更真实的问题;人们的思维只是一种工具,其基本作用是解释事物和事件,而这些解释则构成认知个体各自不同的知识库。换句话说,知识是学习

14、者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依赖个人经验自主建构的,是因人而异的纯主观的东西,它不可能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处于中心地位。乔纳森认为这就是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涵,它是“向与客观主义(objectivism)相对立的方向发展的” 。,(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众所周知,客观主义是哲学中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有结构的,而且这种结构可以被人们认识,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认识。人类思维的作用就是反映客观现实及其结构,因此而获得的意义(即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存在判断知识真伪的客观标准。正因为如此,知识才有可能通过教师的“讲授

15、”,传递给学生,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标准的掌握者而且是知识的传递者,所以客观主义认为教师应处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 乔纳森利用上述二维图是要说明:程序教学的认识论是客观主义,学习理论则为行为主义;智能辅助教学的认识论也是客观主义,而学习理论则是认知主义;动作技能学习的认识论与学习理论则依次为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利用认知工具的学习则依次为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由图1所示的二维图形(建构主义和客观主义处于对立的两端),结合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涵和乔纳森本人的上述观点,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所谓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就是纯主观主义的认识论(之所以说它“

16、纯”是因为它处于和客观主义相对的另一个极端);而且客观主义是所有“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的认识论基础,建构主义(即主观主义)则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式的认识论基础。,(2)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统一?,以乔纳森为代表的、通过图1所示二维图形体现出来的西方建构主义观点,在九十年代初(1992)刚提出来的时候,在国际上曾经红极一时,在我们国内也有很大影响“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国际、国内教育界最先进、最时尚的口号就是明证。由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教师应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不应牵着学生鼻子走,而应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若从这个意义上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没有错。但是从图1所示的二维图形以及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以乔纳森为代表的西方建构主义者,他们所强调的以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