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平整及地基处理讲解学习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379138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4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地平整及地基处理讲解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场地平整及地基处理讲解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场地平整及地基处理讲解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场地平整及地基处理讲解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场地平整及地基处理讲解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地平整及地基处理讲解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平整及地基处理讲解学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基处理分类,地基处理就是按照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或改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保证地基稳定,减少房屋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及提高抗液化能力等。在工程建设中经常存在着不能直接承载建筑物和构筑物全部荷载的软弱地基和不良地基,如何处理这些地基成了工程建设中的难题。地基处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造价与工期,直接影响着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各种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只对不同的地基情况应恰当的选择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方法的具体选用,应从地基条件、处理的指标及范围、工程费用、工程进度及材料来源、当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一、确定

2、地基处理方法的步骤: (1)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土质条件、地下水特征、环境情况和相邻近建筑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步选出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 (2)对初步选出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案,分别从加固原理、适用范围、预期处理效果、耗用材料、施工机械、工期要求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选择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法; (3)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查明原因,修改设计参数或调整地基处理方法。,1

3、、换填垫层法 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及暗沟、暗塘等浅层地基的处理。换填材料可用中(粗)砂,级配良好的砂石、灰土、素土、石屑或煤渣等,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土的压缩性,减小地基变形,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当软弱土较薄时,可全部挖去;当软弱土较厚时,可部分挖去。填土可采用砂,碎石、素土等。现行的设计思路是将换填垫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利用基地附加应力在换填垫层中向下扩散时应力不断减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垫层厚度,以达到软弱下卧层顶面所受的压应力不大于其容许应力的目的。,一、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

4、、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1.1填方材料 (1)用于填方的材料不能含有任何树、草和其它有机杂质。 (2)粒径大于25cm石头不得用于回填,填方区土方平整设计地面标高以下1.5m内不得有粒径大于10cm的石头。 (3)不能用含水量大的材料回填,否则达不到要求的压实度。 (4)碾压含有碎石的泥土时,应洒水以保证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5)如填方材料有爆破碎石时,应先试验,以确定最佳含水量。 (6)回填每层厚度约30cm,碾压轮迹应重叠并不小于10cm。 (7)在4月12

5、日,早上8:40分,现场发现回填土质量不符合要求 1.2 挖方和填方 (1)当挖方用于回填时,挖方应直接运往填方区。如需放置于临时堆放场地时,应防止混杂其它材料。 (2)填方时应保证平整,厚度一致,并分层压实。 (3)下雨时,不得进行填方。 (4)填方场地上可适当洒水,满足地基土的最优含水量。,2、强夯法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

6、的湿陷性。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7、高压喷射注浆法 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 8、预压法 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

7、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 9、夯实水泥土桩法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该法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施工文明、造价容易控制,目前在北京、河北等地的旧城区危改小区工程中得到不少成功的应用。,10、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 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根据地区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基础和桩顶之间需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形成复合地基。该法适用于条基、独立

8、基础、箱基、筏基,可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变形。对可液化地基,可采用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达到消除地基土的液化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11、石灰桩法 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可采取减少生石灰用量和增加掺合料含水量的办法提高桩身强度。该法不适用于地下水下的砂类土 。,12、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的深度为515m。当用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时,宜采用土挤密桩法;当用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定性时,宜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采用这种方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少渗透性方面效果基本相同,土挤密桩法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定性不及灰土挤密桩法。 13、柱锤冲扩桩法 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和黄土等地基,对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松软土层,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6m。 14、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md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对级湿陷性地基,应通过试验确定碱液法的适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