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第二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378751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计量学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文献计量学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文献计量学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文献计量学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文献计量学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计量学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计量学第二章(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 献 计 量 学,第二章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2,本章主要内容,1 文献信息流的特性及增长规律研究 2 文献信息增长模型(规律) 3 文献信息增长机理的分析,3,1 文献信息流的特性及增长规律研究,1.1文献信息流的概念及其特征 1.1.1概念:文献所含情报的汇流称为文献情报流。 1.1.2特征: (1)静态特性:以时间为参数,随时间的延续而增长或老化的性质。 (2)动态特性:一定时间内,科学文献在空间的分布性质。,前苏联著名情报学家米哈依洛夫()指出:“当前,已发表文章的增长、老化和离散规律,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标志科学文献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1.2 科学知识量与科学文献,1.2.1科学知识

2、量的增长与科学文献增长的关系 (1)关系密切: 同步增长的趋势 增长的规律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 1.2.2科学文献增长研究的现状 早期发展: 20世纪初开始 突破性进展:普赖斯提出普赖斯指数增长规律之后 重点: 理论和应用,6,2 文献信息增长模型(规律),2.1 指数增长模型 2.2 逻辑(曲线)增长模型 2.3 其他数学模型,2.1 指数增长模型,2.1.1.赖德的发现 1944年美国韦斯莱大学图书馆学家赖德(A F. Eyder)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全美主要大 学图书的藏书量平均每16年增加一倍。,2.1.2 普赖斯的研究,(1).普赖斯其人 (2).文献指数曲线的发现:1961年在其名著巴

3、比 伦以来的科学中,总结出科学期刊按指数增长的规 律: 约50年增长10倍。并给出了著名的普赖斯指数增长 曲线和方程: F(t)a.ebt 其中:F(t)是文献累积量, t是时间(年), a是初始时刻(t0)的文献累积量, b是文献的持续增长率,其值近似等于文献的 年增长率。,普赖斯其人 普赖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1921-1983);英国人,著名科学史家、科学学家 、情报学家。1941年毕业于伦敦大学数学物理系 ,1946年获伦敦大学实验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后在新加坡拉费尔斯学院教授应用数学。1950 年重返英国,1954年获剑桥大学科学史哲学博士 学位

4、。1956年起侨居美国,1962年任美国耶鲁大 学科学史客座教授,后任该校医学和科学史学系 主任。1983年被遴选为瑞典皇家学会会员。,普赖斯是一位高产的科学家,他一生共发 表240多件论著,汇集成14本专集。他的论著被 其它文献引用的次数高达2000次以上,其中被引 频次最高的(按出版年)是巴比伦以来的科学 (1961)、小科学,大科学(1963)和 科学论文网络(1965)。他提出的科学本身 以及科学文献的指数增长规律是科学学和文献计 量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他提出的“引证网络”概念 使引证分析成为文献计量学的重要的科学研究方 法。1978年普赖斯与加菲尔德共同主编的国际性 杂志科学计量学创刊

5、。,2.1.3文献指数增长规律的分析,(1).正确性: 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反映了文献的增长情况。 (2)局限性: 指数增长规律是指每一年的文献积累量而言。 与所研究的文献的学科和时间有关。 (3).它是个理想模式: 没有考虑许多复杂因素对文献增长的限制。,2.2、文献逻辑增长规律,2.2.1.提出:前苏联料学家纳里莫夫和弗 拉杜奇给出来的. 2.2.2.内容:其表达式为:F(t)K /1+ae-bt 式中: F(t)是 年的文献积累量, k,a,b都是大于零的常数。 2.2.3特点:是文献增长速度分阶段而不同: 在初期以及急剧增长的阶段,近似指数增长曲 线;以后渐趋平稳,接近线性,再后速度减慢,

6、 最终不再增长而接近停滞状态。,2.2.4文献逻辑增长规律的分析,正确性:用逻辑增长曲线预测文献未来的 增长情况,比用指数增长曲线更准确。 局限性:判定文献量有一个不可逾越的有限 饱和值k,意味着文献的增长最终会完全停滞 而不再增加,“知识”达到饱和不再发展了, 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16,2.3 其他数学模型,线性增长模型 分级滑动指数模型,(l)线性增长模型的内容,科学文献的线性增长的数学模型是: F(t)bt+a 式中:F(t)t年的文献累积数; b文献的年增长数 a_ 当 t=0时的文献数量,线性增长模型的分析,1963年,普赖斯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指出, 指数规律有可能被破坏,文献

7、的指数增长不可能永远继 续下去。实际上有些知识领域内的文献既不遵循指数曲 线增长模式,也不符合逻辑曲线增长模式,而是呈现出 直线增长模式。正如A. 14.米哈依洛夫指出,在东欧经互 会成员国范围内有关科学图书、期刊和专利说明书的数 量均是呈直线规律增长的。有关统计表明:1960一1972 年全世界出版的图书和小册子数量也呈直线规律增长。 科学文献线性增长模型不仅适用于描述某些知识领 域或某些类型的文献增长,而且科学文献未来的发展将 更多地倾向于直线模型。正如勒希尔(Rescher)所指 出:我们将从文献指数增长的过去,迎向线性增长的未 来。,(2)分级滑动指数模型的内容,提出:美国科学史学家和

8、情报学家勒希尔在其所著的科学的进步 内容:出版物 的数量增长与其质量有关,不同质量的出版物的增长速度是不相同。 勒希尔引人一个文献的质量等级指标入,且 0入I。他定义入的具体值和含义如下: 入l: 起码是常规文献(实际代表了全部文献) 入 3/4: 起码是有意义的文献 入I/2: 起码是重要的文献 入1/4: 起码是非常重要的文献 入 0: 第一级(头等重要的)文献,常规文献 入l: F(t)入=1a.ebt 有意义的文献 入 3/4: F(t)入= 3/4 (a.ebt ) 3/4 重要的文献 入I/ 2: F(t)入= I/ 2 (a.ebt ) I/ 2 非常重要的文献 入1/4: F(

9、t)入= 1/4 (a.ebt )1 /4 头等重要的文献 入 0: F(t)入=0Ina+bt,分析,正确性:不同质量的文献其增长速度不同, 越重要的文献增长速度越慢。数量较少的高质量 的论文总是伴随着大量的一般性的论文而同时出 现的。这是合乎逻辑的。 局限性:很难用具体数据来验证这一模型的 正确性。例如,肯尼斯奥梅曾将反映新思想 和新结果的论文看做是头等重要的第一级文献, 将应用方面的论文看做是重要的文献,对1923 年以前的行列式方面的论文分成六类进行统计分 析,其结果无法证明勒希尔模型是否正确。,25,3 文献信息增长机理的分析,3.1 文献信息数量增长的原因 3.2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

10、的解释 3.3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应用,26,3.1文献信息数量增长的原因,科研经费和科技人员数量的激增 专业范围的扩大和细分化 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科学技术的国际化 研究的合作化和集体化 研究的周期缩短、产生成果和转化的速度加快 通讯、出版技术的改进和情报工作的加强,27,3.2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解释,两种因素的制约: (一)科学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 (二)是科学所处的环境条件。,28,3.3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应用,在科学学和科技史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文献数量的增长变化规律来判断和预测科学知识的增长情况,继而探索整个科学的发展规律,是科学史和科学学研究中常用方法 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 从科学情报学的角度出发,科学文献增长规律的研究是科技人员和情报工作人员开展情报分析研究,掌握科技发展动态,进行科学预测的可靠手段。,在文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图书馆或情报机构确定经费的合理分配、资料搜集的原则、馆藏增加的策略、存储空间扩大的措施、情报加工处理和传递交流新技术的应用,等等,都要以科学文献的数量及未来的增长趋势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