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10课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376148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第10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文化生活第10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文化生活第10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文化生活第10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文化生活第10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10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10课(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学习目标: 1、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国家和个人) 3、重点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什么、怎么办) 1、我心目中的思想道德典范 (1)思想道德建设地位(重要性) (2)思想道德模范的时代性(必要性) (3)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核心、原则、重点) 2、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思想建设)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性质、地位、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特点 (3)基本要求 3、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道德建设) (1)社会主义道德素质基本任务 (2)如何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二、思想道德

2、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怎么办) 1、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原因、措施) 2、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3、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自主梳理,为什么,怎么办 (国家),为什么,怎么办 (个人),核心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

3、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突出了核心要素,更加注重了凝练表达,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关系 特点,39(2015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4、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课本知识),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知识推理)。 (2)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材料与传统美德挂钩); (3)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

5、厚的历史文化养料(作用)。,探究与拓展:知识积累,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属于)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意识形态(本质体现、思想道德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继承和发展、丰厚的文化养料、重要源泉)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时代内涵、重要源泉)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外来文化(相承接、借鉴、吸收)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具体文化活动(重要载体、丰厚养料、丰富和发展、时代内涵),文化,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当代文化,大众文化,中特文化,精神文明,核心价值,时代精神,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

6、华民族的精神基因。2014年以来,各部门加强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绘就人们的共同理想,凝聚社会人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发挥先进文化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

7、化熏陶、实践养成,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 各部门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 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并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公民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需要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1、地位,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2、要求,(1)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识整合: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道德评评选活动)发挥思想道德模

8、范人物的榜样作用。 (2)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人传美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4)公民个人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社会广角】单独高考引发争议 2014年5月31日,柳艳兵在客运班车上与持刀歹徒搏斗,引来各方赞扬,并获授全国首个“中华见义勇为楷模”称号。教育部表示,待柳艳兵和另一位受伤考生易政勇康复后将为其组织单独高考。不少人认为,这两个考生已经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正能量的答卷,完全可以被保送上大学;也

9、有人认为,勇敢与考试成绩没有必然联系,夺刀救人根本就不是被保送上大学的理由。 思考: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分析其合理性。,(一)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1、道德冲突:举例 2、道德冲突原因分析 3、如何解决道德冲突 (二)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 1、什么是科学文化修养 2、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 3、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关系怎样 (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原因: 2、具体要求:,道德冲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1)客观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道德选择标准,从而引发道德冲突。,(2)主观原因: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层次不同,3.解决道德冲突的途径 重要途径:就是在社

10、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含义,学习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判断水平、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省、自律,二、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联系,【社会广角】单独高考引发争议 2014年5月31日,柳艳兵在客运班车上与持刀歹徒

11、搏斗,引来各方赞扬,并获授全国首个“中华见义勇为楷模”称号。教育部表示,待柳艳兵和另一位受伤考生易政勇康复后将为其组织单独高考。不少人认为,这两个考生已经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正能量的答卷,完全可以被保送上大学;也有人认为,勇敢与考试成绩没有必然联系,夺刀救人根本就不是被保送上大学的理由。 思考: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分析其合理性。,答案一:赞成后者观点。 (1)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统一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的。但是,它们并非是等同的,更不能相互替代。 (2)高考虽有思想品德的考核,但更侧重学生智育,即科学文化修养的考查。“见义勇为”反映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并不能体现他

12、的科学文化修养。,答案二:赞成前者观点。 (1)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统一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的。当然,它们并非是等同的,更不能相互替代。 (2)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柳艳兵等同学的行为显示了其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弘扬正气,激发社会正能量。,要求: (1)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学习马列,坚定理想。 (2)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原因: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3、?,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 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事业,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综合探究: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个面向 ”的呼唤,面向现代化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 面向世界开放精神的重要体现。 面向未来,鼓励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与时俱进,民族

14、的科学的大众的号角,民族的 科学的 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植根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它代表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就是因为它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15、 5、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P51,一、环顾世界的沉思: 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二、回顾历史的教训: 材料三、四、五、六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面对未来的选择: 1、概述视点一、二、三、四、五大意 2、想一想,中国一些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的原因?,体现:,综合探究,原因分析: “洋节”红火是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是外来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 当代中国一些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是与年轻人求新、好奇的心理特点有关,促使他们借“洋节”张扬自我,满足个人精神需求;

16、商业的推波助澜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我国传统节日逐渐不被人们关注,说明我们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做得不够。,思想道德模范特点:时代性,人们心目中的思想道德模范,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人们对思想道德的评判,总会因为不同的生活体验而有所差异。然而,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涌现的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要求:发挥先进人物的模范作用,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如“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等,返回,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爱国敬业、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基本道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