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试题1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374780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试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天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分封制的秩序遭到破坏2、“转此大,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

2、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A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 B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C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 D标志着犁耕技术的成熟3、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4、“道,未有外乎其心者。”“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清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先秦诸学 B.道家学派 C.程朱理学 D.心学5、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

3、革命、能源革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信息革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B.金融革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商业革命:商业活动不受时间、地域限制D.能源革命:煤在生产生活中日益普遍使用6、1872年,李鸿章在一封奏折中怒斥当朝士大夫们“圉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变局,狃于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巨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内而攘外。”这说明李鸿章A.镇压太平天国压力巨大 B.抗击英法联军反遭误解C.推行政治改革不被理解 D.开展洋务运动阻力重重7、“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

4、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确立。”与“转折点”相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表格中数据说明()A国民党成为抗日的主力 B历史事实无法被认知C中国重视舆论宣传作用 D报纸不具有史料价值9、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叫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民国二十六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A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B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C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0、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

5、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从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A加速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C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11、下列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表比重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1952年1911507697181956年322534973071上述数据表明,我国“一五”计划的完成( )A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B使新中国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C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D未能使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12、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制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

6、变经营机制条例,要求国有企业打破“三铁”,即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双轨制”,给予企业充分经营自主权。这说明当时A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帷幕 B从供给端重新优化配置C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13、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文中提到:“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 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此后,我国政府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C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 D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14、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

7、”。“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四目”则是具体的操作方案: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等。该政策A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B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C宣告了祖国统一方针的确立 D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1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而众议员按人口比例选出。这一规定A.充分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B.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C.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政策的延续性 D.兼顾了大州和小州的利益16、右图为19世纪末期关于稗斯麦的一幅讽刺漫画,由此可以得知当时德国A尚未确立近代代议制度

8、B民众毫无民主自由权利C宰相享有最高的立法权 D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7、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他主张( )A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B建立农民阶级革命政权C彻底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各阶级政治协商制度18、罗斯福曾说过,“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反映了罗斯福的经济政策的立足点是( )A、对世界经济旧秩序的一次重大改进B、用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生活状况 D、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19、1965年,欧洲经济共

9、同体把决策机制从全体通过改为多数投票通过。这遭到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强烈反对,并连续6个月拒绝出席会议。最终,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了一项决议,允许共同体成员国行使否决权,阻止通过有疑义的、事关“重大国家利益”的协议。这表明A法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 B民族国家利益使欧共体无法走向欧盟C欧洲进一步合作面临挑战 D欧共体内部各国矛盾水火不容20、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到:“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是它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B、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C、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 D、工业革命

10、后的空想社会主义21、“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这段话高度评价了A、伏尔泰和其反封建学说 B、欧文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C、马克思和其社会主义理论 D、达尔文和其进化论22、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指出“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整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A、君主 B、议会 C、最高法院 D、内阁23、20世纪初,现代物理学出现了重大进展,德国一物理学家指出“能量的释放和被

11、吸收是以特定的不连续的单位或束的形式进行的,而并非像先前所想象的那样以平衡和连续不断的形式释放,”这一理论的提出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力学 B.奠定了电气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C.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宏观世界的不足 D.是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24、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古罗马法的具体规范对后世有普适性效果B古罗马法的法律技术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C古罗马法已经确立了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D古罗马法蕴涵的精神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25、关于新经济政策,学者郑异凡提出:“斯大林认为

12、新经济政策并不新,只是1918年春政策的继续;斯大林和季诺维也夫等人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是对农民的暂时让步,要求转入进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A新经济政策与1918年春政策具有相同特点B新经济政策的“退却”是指退回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对农民的暂时让步”是指实行余粮收集制 D“转入进攻”的办法包括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26、“新能源石油被开发出来,钢新工业时代生产的关键的生产得到飞跃发展。在主要的欧洲强国中,德意志当时正在加速迎头赶上。非欧洲国家得到资金和进行建设。”在这样的“新工业时代”A钢铁工业成为新兴的工亚生产部门 B商品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C德国率先研制出新式交通工具飞机 D科学

13、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发展27、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下列对该国际组织的评价正确的是A、它当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联合苏联对抗美国B、它有力的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权极化的趋势C、20世纪70年代它已和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D、中国已经成为其重要成员28、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就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l万亿甚至更高的巨额债务,说明美国在靠举债生活,这对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来说是非常糟糕的。这意味着他们入不敷出并把自己问题的部分负担转嫁到全球经济头上,过着寄生虫的生活。下列认识正确的有:A美俄两国是天然的敌人 B“寄生虫”的根源是全球化C二战以来美国经济持续衰退 D美国寄生主要依靠美元垄断地位29、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描述道:“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旗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对材料中所说的“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