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职业健康知识培训2011年3月22日上课讲义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373834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5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长职业健康知识培训2011年3月22日上课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班组长职业健康知识培训2011年3月22日上课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班组长职业健康知识培训2011年3月22日上课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班组长职业健康知识培训2011年3月22日上课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班组长职业健康知识培训2011年3月22日上课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组长职业健康知识培训2011年3月22日上课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长职业健康知识培训2011年3月22日上课讲义(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组长职业健康知识培训2011年3月22日,培 训 人: 培训部门:,培训须知,学习中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踊跃发言,达到互动的学习效果; 上课时间请勿交头接耳,有疑问请举手示意; 每位学员均须在培训记录表上签到,并填写培训记录; 本次培训实行培考结合,课程结束后对本次培训内容进行考试,试卷在4.15日前交至安全环保部,考核分数90;,培训课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发展历史 术语及定义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介绍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HSE文件层次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重要法律法规摘录条款,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HSE)标准介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即

2、HSE管理体系是三位一体管理体系。 由于安全、环境与健康的管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把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形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是现代石油化工企业的必然。,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E-环境( environment ),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因素间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HSE管理体系发展历史,最初由国际知名的石油化工企业最先提出 1996年1月,ISO/TC67的SC6分委会发布ISO/CD14690石油和天然气

3、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1997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参照ISO/CD14690制定了企业标准: SY/T 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SY/T 62801997石油地震队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 SY/T62831997石油天然气钻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指南标准;,HSE管理体系发展历史,2001年2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发布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 油田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 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HSE管理体系发展历史, 施工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 销售企业

4、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 油田企业基层队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 炼油化工企业生产车间(装置)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HSE管理体系发展历史, 销售企业油库、加油站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 职能部门HSE职责实施计划编制指南 由此,形成了系统的HSE管理体系标准,HSE相关术语与定义,危险源:发生或可能发生伤害、疾病 (不论严重程度)或死亡的与工作相关的事件。 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对危害分析结果作出判断的过程。,HSE相关术语与定义,预防措施:消除潜在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持续改善:遵循组织的HSE方针,強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达到改善整体HSE绩效的循环

5、过程。 该过程不需要在活动的所有方面同时进行。,HSE相关术语与定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物体打击: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中打击人体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撞车或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行驶时发生的事故。,HSE相关术语与定义,机械伤害: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入等伤害。 起重伤害: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实验)中发生的挤

6、压、坠落(吊具、吊重)、折臂、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撞车或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不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行驶时发生的事故。,HSE相关术语与定义,触电:电流流经人体或带电体与人体间发生放电而造成的人身伤害。 灼烫:由于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灼伤、化学灼伤(酸、碱及酸碱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而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HSE相关术语与定义,高处坠落: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高处作业是指距地面2.0米以上高度的作业。 坍塌: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陷落和倒塌事故,如挖沟时的

7、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HSE相关术语与定义,中毒:有毒物质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体内引起某些生理功能或组织器官受到急性健康损害的事故。 窒息:机体由于急性缺氧发生晕倒甚至死亡的事故。窒息分为内窒息和外窒息,生产环境中的严重缺氧可导致外窒息,吸入窒息性气体可致内窒息。,HSE相关术语与定义,职业性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因素,按其性质分为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生物性危害因素。 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胡容许接触水平。,HSE相关术语与定义,风险评估:评估风险

8、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防护措施:为避免职工在作业时身体的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而采取的隔离、屏蔽、安全距离、个人防护、通风等措施或手段。,HSE管理体系运行模式-PDCA,HSE管理体系运行模式-PDCA,关于PDCA的含意简要说明如下: P 策划(PLAN):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所期望的结果; D (DO)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 C (CHECK)检查:根据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并报告其结果; A (ACTION)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HSE方针,我厂以“关爱人类健康”为宗旨

9、,以建设二十一世纪绿色企业为目标,郑重承诺: 遵守法律:遵守适用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确保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以人为本:通过选用安全风险系数小的工艺,减少高毒害化学品的使用量,改善现有工作场所条件,加强劳动及设备防护,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及外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HSE方针,预防污染:将“预防污染”理念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严格控制污染物产生量。 节能降耗:依托技术进步、工艺创新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产品收率,降低能源消耗。 持续改进:避免或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环境影响,持续改进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全员参与:引导全员积极

10、参与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不断提升全员的安全和环保意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要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1:2007、GB/T280012001),从方针到管理评审共计17个要素,其中一级要素7个,二级要素25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要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要素,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意义 危险源的定义及分类 危险源辨识要求 危险源辨识范围 如何辨识危险源及注意事项,危险源辨识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意义,17个管理要素,将纷纭复杂的安全问题全部纳入囊中,被公认为当今全球解决职业安全问题的最佳途径,其中: 4.3.1(危险识别、风险评估与确定

11、控制措施 ) 4.3.3(目标与方案 ) 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危险源辨识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意义,4.5.1(绩效测量与监测 ) 以上要素是体系应对风险的核心主线,而这条主线的起点与基石就是危险源辨识、控制。 正是因为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输入,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才有了源源不解的动力,全员参与成为必要,持续改进不容置疑,并最终改变了人们对安全管理的思想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危险源的定义及分类,危险源定义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理解与实施中,把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

12、组合的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分类,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危险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较多样,这在辨识上给我们增加了难度,因此有必要对危险源进行分类。下面介绍常见的分类:,危险源分类,1.根据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分类 2.根据危险源主要危险物质能量类型分类 3.根据危险源主要危险物质能量存活时间分类 4.根据危险源能量种类和数量及存在空间位置变化情况分类 5.根据生产系统危险源现场有人无人员操作情况分类,危险源分类,6.根据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 7.根据危险源发生事故的主要事故类型分类 8.根据危险化学品种类分类 9.根据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10.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常见危险源分类介绍,根

13、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强调物质本身; 第二类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因素 。,根据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四类: 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物的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根据危险源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型分类,按照企业职工

14、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将危险源分为二十类: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根据危险源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型分类,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爆破) 火药爆炸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 其他爆炸 容器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深入了解危险源危险源的生成具有客观性、潜在性、复杂多变性即可知可预防等特点,生成活动过程中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的缺陷、设备物体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作业方法的缺陷等,都可能构成危险因素。只有深入了解了危险源的种类、成因和特点,才能搞好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应注意

15、的问题,正确描述危险源正确地描述危险源是危险源辨识的关键,也是正确评价其风险程度的前提。 描述时应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即物、人、环境、管理方面的缺陷 应注意把危险源和其引起的结果(即事故)区别开来,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全面辨识危险源: 一般按场址、平面布局、建(构)筑物、物质、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公用工程)、作业环境划分部分 分析其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列表登记,综合归纳,得出系统中存在哪些种类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分布状况 分析时要防止遗漏,对于可导致重大伤亡的危险源,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动辨识危险源,特别是发生变更后 应具有主动性、前瞻性,

16、不应等出了事故再考虑或确定危险源; 不应等提出后才认识到危险源; 要避免因为人员过于接近危险源可能对危险源视而不见,或者对危险源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未构成人员伤害而视为微不足道,将其忽略的情况。,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合并同类危险源 不同的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同样的危险源,在辨识时可合并同类项; 仅当其具有同样的风险时才可以合并,同时注明此种危险源涉及的作业活动的名称; 若所具有的风险程度不同,则不能合并。,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辨识重大危险源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辨识 主要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此类危险源危险物质危险性大,数量多,能力聚集多,一旦出现事故,后果相对比较严重,一般定义为不可容许风险; 应制定具体项目危险源预防和控制措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其进行重点防范和监控。,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方法 过程分析法-是应用物质不灭和能量守衡原理对工艺流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投入和产出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