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施工方案资料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36730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IM施工方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BIM施工方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BIM施工方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BIM施工方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BIM施工方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IM施工方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IM施工方案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IM施工方案精品文档BIM技术的应用根据国家十项新技术以及相关政策的要求,大力推行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考虑到本工程的情况,以及本项目招标内容的要求,现将我司对于本项目计划实施的BIM相关内容分三个方面做如下阐述:1、建模环境1.1软件环境序号软件名称功能1Onuma Planning System方案设计软件2Autodesk Revit 2008建筑、结构、机电专业三维设计软件3Green building studio PKPMBIM可持续(绿色)分析软件4Auto CAD基础设施专业三维设计软件5PKPMBIM结构分析软件6Navisworks manage 2016三维设计

2、数据集成,软硬空间碰撞检测,项目施工进度模拟展示专业设计应用软件7Autodesk 3DS max三维效果图及动画专业设计应用软件,模拟施工工艺及方案8广联达预算软件BIM造价管理软件9ArchiBUS 、FacilityONEBIM运营管理软件10Autodesk forge模型软件云平台,协同设计和云数据管理,集成运动仿真,快速三维查看模型。1.2硬件环境序号名称功能数量1计算机Inter 志强E3-1230V3 CPU,16GB内存,IT硬盘,128G固态硬盘,Quardro 620绘图显卡,24英寸LED显示器62移动存储2T移动存储器53绘图仪A0,1200X1200dpi14打印机

3、A3彩色激光打印机15投影仪高亮度、高分辨率16网络接入广域网接入17全站仪高精度全站仪11.3办公环境BIM现场建模组设办公室要求少量分粉尘污染,以保证硬件设施的正常运行。建模师专用的电脑一般情况不宜借于他用。2、组织架构2.1人员组成项目需设立专职BIM小组,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管理,公司BIM科技研发部派遣专人驻场项目做BIM工作的总协调。序号BIM小组职务项目(公司)岗位人员工作职能兼(专)职1总负责人总工程师1全面把控BIM技术应用兼2总协调BIM科技研发部驻场设计师1全面组织实施BIM技术应用检查审核模型创建的情况协调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模型的日常管理专3分管负责人各专业栋号长

4、/工长5提供本专业涉及有关建模的所有数据信息及资料实时跟进现场施工同BIM模型的调整情况兼4BIM小组成员专职建模师5保质保量创建模型过程中调整模型完成交付模型的调整工作专5辅助人员其他部门副职5提供本部门涉及有关建模的所有数据信息及资料实时提供本部门调整的相关信息兼注:1、3、4、5项人员的配置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主要负责建模的人员初期最低不少于5人。2.2组织架构2.3管理制度2.3.1建模资料的收集及管理(1)需要搜集整理的资料建模工作的开展之初,需要搜集相关资料,由BIM建模组负责人进行资料的筛选并监督相关信息的录入工作。1、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确定相关的建模范围,内容,深度;2

5、、国家、省市、企业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3、施工图,图纸会审资料,设计变更,现场洽商资料,涉及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提供相关的资料内容。4、技术、质量、材料设备、商务合约、安全环境部门实时提供的相关资料(2)资料的整理由项目资料员协助整理汇总,交由建模组负责人进行筛查整理,并交由建模人员及时录入。定期进行纸质资料同模型相关内容的挂接整理,借助平台的资料管理功能,保证资料最终的协同整理。(3)文档管理体系BIM模型的创建需要对文件的收集以及BIM模型的创建统一规则,以便在各专业组、各专员之间交互协作,故设计专员以及兼职管理人员、模型创建的参与人员必须遵照文件管理的方案进行搜集、整理相关文件。序号文件夹名

6、称内容1.基础性文件1.1建模基础文件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国家/行业/地市/企业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图集1.2施工图纸设计院/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要求标明图纸提供的时间)1.3设计变更/洽商过程中发生的变更洽商文件扫描件(要求注明变更洽商发生的时间)2模型文件2.1模型整合文件(可不单独设置文件夹)建筑模型(或有建设单位提供)结构模型机电模型共享参数文件.TXT2.2公制常规模型族构件族2.3协同文件2.4导出CAD文件导出CAD文件的存储格式(标记导出时间)2.5模型交付存档最终交付模型的存档文件3信息提取文件3.1进度信息由项目工程部提供施工进度年/月/旬/周计划施工方案/季节性施工方

7、案3.2材料信息由材料设备部提供材料供应商名录(需要录入信息的所有资料)材料型号规格材料下料单3.3技术质量资料由项目技术质量部提供质量整改及回复单3.4商务信息由商务合约部提供(需录入相关信息)3.5安全信息由安全环境部提供安全施工预案总平图/场布情况/施工勘察资料危险源识别表/图2.3.2管理制度(1)模型调整的授权需经过总负责人的允许方可对模型进行信息的调整;(2)模型创建完成由总负责人、总协调人进行检查,认可后交公司备案,并上报建设、监理单位;(3)建模组建模人员需严格按照区域、专业的划分进行建模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图纸问题,不可擅自进行调整,需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施工图纸的图号、轴线

8、位置、详细的问题内容),汇总形成模型审查报告,报各分管负责人、总协调人,同建设、监理、设计、勘察等相关单位协商后,方可进行模型的调整工作;(4)模型平台的使用权归建模组所有,建设、监理等其他单位仅能查看相关内容,不得对模型进行修改。模型在进行修改时,需要通过联系单的形式,形成纸面文字进行下达,调整后的模型以及联系单均需标注相关时间信息。3、BIM技术的应用根据本项目的特点,针对整体项目采取全模型的创建,进行可视化分析,优化施工方案、重难点施工分析,施工过程中进行可视化交底、预制加工、现场施工控制等等方面入手,主要应用点详述如下:3.1优化实施方案通过BIM技术分别创建建筑、结构、机电MEP模型

9、,并对三者进行关联组合,发现建筑同建筑、建筑同结构、结构同机电相互之间的冲突关系,优化实施方案,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3.1.1场布方案调整应用BIM技术创建模型建筑以及场地模型,并将工程周边及现场的实际环境以数据信息的方式挂接到模型中,建立三维的现场场地平面布置。参照工程进度计划,形象直观地模拟各个阶段的现场情况,灵活地进行现场平面布置,实现现场平面布置合理、高效。针对施工现场中的临设、生产操作区域、大型设备安装,通过3D模型的构建,以动态的方式进行合理布局,优化施工场地布置方案,同时提高现场机械设备的覆盖率,降低运输费用及材料二次搬运成本。3.1.2施工模拟创建BIM模型,参照初步

10、施工方案进行模拟施工,分析和优化施工方案,以及重点难点的可行性进行研讨,从而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施工前就采取预防措施,直至获得最佳的施工方案,尽最大可能实现“零碰撞、零冲突、零返工”,从而大大降低返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施工冲突以及安全问题。创建各项措施施工模型,形象直观、动态模拟施工阶段过程和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将多种施工及工艺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比较,为最终方案优选决策提供支持。(1)高支模施工模拟利用BIM模型多维度可视化的特性,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项目各部门可利用BIM模型进行讨论,调整方案,最终确定最优的施工方案。精准的模型,也可以作为模板支设样板,引导施工。(2)脚手架搭设施工

11、模拟利用BIM技术模拟脚手架搭设,调整脚手架的搭设方案,材料用量计算、搭设过程可视化交底等各个环节,为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技术、质量、安全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撑,减少返工,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3)复杂钢筋节点施工模拟对复杂钢筋节点进行精确翻样,可根据项目需要,对复杂节点进行综合优化,保证施工的可行性,提升钢筋绑扎质量。(4)地下室碰撞检查及管线综合集成各专业的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发现碰撞点后,在模型中,通过三维模型调整,再次综合模型,并可导出二维平面图,生成剖面图,指导现场施工。根据重点部位的结构标高,结合深化后的机电综合排布方案,完成项目建造阶段的各专业(机电、土建结构、装饰装修等)碰撞检查

12、,发现影响实际施工的碰撞点,生成错误报告。使用三维实体模型创建,对不同专业的模型进行碰撞检查,来识别重叠和相互冲突的图元。(5)放线方案的优化通过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协同结构、安装等相关专业的模型文件,完成方案的优化以及施工图纸的优化调整后,编制安装工程的放线方案,提前预控后续室内外装饰工程的安装情况,将碰撞检查后的标高控制线,风管安装控制线通过空间关系进行导出,并进一步编制和调整放线法的放线位置。3.1.3优化深化设计(1)结构设计优化通过创建建筑、结构、机电模型,将三者进行协同,便可发现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结构之间,结构与机电工程之间存在的碰撞问题,结合施工进度计划,并能发现各个施工

13、班组之间的交叉作业、节拍施工错误等问题,并及时进行综合调整。(1)机电优化设计利用BIM软件三维管线图可以精确管线的布置及走向,避免交叉班组在施工过程中的碰撞,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返工现象;同时基于BIM技术将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模型整合,再根据各专业要求及净高要求将综合模型导入相关软件进行碰撞检查,根据碰撞报告结果对管线进行调整、避让,对设备和管线进行综合布置,从而在实际工程开始前发现问题,调整施工方案及施工图纸。(2)钢结构优化设计在钢结构深化设计中利用BIM技术三维建模,对钢结构构件空间立体布置进行可视化模拟,通过提前碰撞校核,可对方案进行优化,有效解决施工图中的设计缺陷,提升施工质量

14、,减少后期修改变更,避免人力、物力浪费,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具体表现为:利用钢结构BIM模型,在钢结构加工前对具体钢构件、节点的构造方式、工艺做法和工序安排进行优化调整,有效指导制造厂工人采取合理有效的工艺加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另外在钢构件施工现场安装过程中,通过钢结构BIM模型数据,对每个钢构件的起重量、安装操作空间进行精确校核和定位,为在复杂及特殊环境下的吊装施工创造实用价值。3.2虚拟建造 预制加工响应国家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求,倡导绿色施工,通过BIM技术进行虚拟建造,研讨及把控工厂化预制、现场组合拼装建造的可能性。现如今预制加工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在于工厂的加工

15、能力,关键问题在于预制构件的下料及现场的安装阶段。从施工的角度完成方案优化、深化设计之后,将模型构件按照厂家产品库进行分段处理,生成装配图纸后交付厂家进行生产。与厂家产品库的共享既提高了模型的精准度,也打通了BIM模型到工厂加工的通道。针对此项应用,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模型设计阶段,在保证建模精准度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如钢梁的防火喷涂、各类检修操作空间等,以合理规避风险;第二步是现场完成结构施工后、预制加工前,应用全站仪等手段对现场进行校核测量。对于无法消除的偏差,将重新调整模型以满足实际情况,再出装配图到厂家加工;第三步是现场安装阶段,对每一个点的精确定位是保证拼装成功的前提。手工放线对于直管段偏差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