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火龙果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37354044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火龙果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火龙果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火龙果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火龙果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火龙果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火龙果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火龙果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龙果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项目概述火龙果是近年开发和正在开始投入生产的新、特、优、高农业项目,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形成地方优势产业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物种资源新。单纯从作物品种的角度看,目前为止,我国作物种植史上还从未有过火龙果的生产。除近两年主要城市通过越南进口其果品而极小量上市销售外,其余大量的销售市场和时间,没有该类商品。产品风味特。火龙果同时具备蔬菜、水果、花卉的生理特点,但又绝不是单一的蔬菜、花卉或水果,而独立于传统所有植物种类以外。尤其难得的,是其集这三类常规作物的优势和经济价值于一体的独特的作物种类。产品质量优。与蔬菜比较,火龙果枝不仅营养价值高、产量不

2、俗、食用口感特佳,而且没有明显的产出季节性;与传统水果比较,其无可比拟的花青素含量和不含蔗糖和焦糖而具备较高的含糖量所至的口感,以及独有品位对未来市场和高尚人群口感、饮食习惯的前瞻性,远非传统水果能及。尤其重要的是其上市期长、贮存方便,长达8个月的新鲜产品上市和独特艳丽的外观以及令人赏心悦目的内质,实现了火龙果非同凡响的价值构成;与传统花卉比较,其花期长、花朵特大、花香浓郁极具观赏价值,其花在观赏后,同时是一种名贵而特别的具有一定疗效的营养食物,价值不菲。生态效益好。红龙果是迥异于传统植物的特殊植物种类,其正常生长对空气环境、化肥、农药使用有特殊的要求,既是不使用化肥农药和在环境污染小、昼夜温

3、差大的地方才可以满足健康生长的要求。而且火龙果植物整体尤其是规范建成的果园,本身就是一种独特、优美的热带沙漠自然风光,极具异国情调。配合广西优美、独特而普遍的自然风光,对于丰富广西旅游资源,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效益。经济收益高。其独特的生殖生长能力,在常规管理技术条件大田种植情况下,可以方便地实现年产果1500公斤/亩以上,与此同时,年产花大于4500朵/亩,产枝大于2000公斤/亩。现在,我国大陆市场主要的火龙果来源于越南,这是一种口感淡、含糖量和含水率均较低的白肉类型火龙果果品,仅在南宁的批价就达到10元/公斤以上。另外有少量的红肉和白肉较好口感的火龙果来自台湾,销价在30元/公斤以上。仅此

4、即价格不菲。除中南美洲原产地外,大量的枝、花很少被利用,更没有适合中国不同地区饮食习惯的仙人掌类加工食品上市。而华南沿海个别地方与火龙果同一科的量天尺花,与大多的火龙果品种大小一致,但是小于黄肉品系,鲜花作为食品收购价在1元/朵左右。在台湾火龙果冰激凌作为最上等的冰激凌品种刚刚上市。长期以来,在以包括热带水果在内的农业生产,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龙眼、荔枝、芒果、香蕉等等配合传统的农业内容,已经构成了“三农”的骨干框架。但是,传统农业的一些桎梏也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农业的进步。比如丰产不丰收的问题,分户经营和集约管理矛盾的问题,传统农业和现代销售市场融洽和接轨的问题等还极大地困绕着农业。同时,处于

5、自桂林而南宁、北海的旅游黄金线,同时紧邻越南跨国旅游路线,然而自己独特的自然景观并不丰富。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正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本项目以火龙果种源研究和推广为内部基础聚合点,以火龙果系列产品加工厂和火龙果全国联销网为项目生产的外部效益保障,以振兴农业、服务“三农”为全体的原动力,结合工厂加农户的基本运作模式,以实现火龙果产品的多样化、生产的专业化、产能的规模化、产出的商品化。籍此,还可以引导地方对于该项目的发展和建设,达到产品丰富、物种繁荣和培植与壮大税源,服务于社会的目的。所以,火龙果综合开发项目的确立,对壮大我国自己的物种资源,形成优势产业项目和种类,具体到产区农村经济的繁荣,农业种植业

6、结构的调整和对涉农、支农企业自身实力壮大、丰富乃至广西旅游也内涵等多方面,具备不可低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二 项目的基础设计和实施现状火龙果适应性、生物学特性、物候期、生产与销售诸方面迥异于常规果树。在具体生产当中的重点表现在:排灌技术,繁育技术,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在营养供给上的矛盾调节,常规红肉和黄皮品系自花不育,抗逆能力以及早结、速生、丰产方面有着显著的特异性等方面。尤其是项目有着知识面横跨果树、园艺、蔬菜三个学科的特点,我中心特从相关专业选聘了专业技术熟练的技术人员12人,并多方收集相关生产单位、科研单位的实践资料。本项目的主要操作人员已跟踪、观察、试验了三年以上。针对品种筛选、传统资

7、源发掘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开展了适应性风险、寒(冻)害防范、早果稳产性能、地域性品质变异等多方面的试验,具备了多种可能性的风险预测与技术积累。在1999年12月22日,华南遭遇60年一遇的特大冻害,芒果、龙眼、荔枝和蔬菜等植物大规模受害时,项目区的火龙果无一株受害。针对低盐含量化学速效追肥、寒冷期生长点保护、单位面积产量保证等速生丰产优质问题,我们已及早着手研究,作了大量的切实的技术筹备。对现有因高温而造成枝干高度木栓化,可能带来根区衰老问题,也采取了自办苗圃的办法,随时供应更新材料。对花果奇特、分化期难于界定与掌握的问题,现已取得了观察方面的深层认知、具备了合理利用的操作框架、具备了化学

8、外源激素应用与内源激素促控的对应技术和专业人员。从技术的角度确保项目安全、适时、高效。科研成果的积累和技术措施的实施主要依赖正规而科学的管理方法,而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关键管理办法对诸方面以衔接和协调。(1)全天候定员管理。栽植初年起每10亩地用工3人,划分分责任区域,全天候集约管理。一方面确保技术措施在生产实践中的兑现,另一方面保证科研成果的获得是在一个正常的可比的环境条件下,而减少了外因带来的影响和异变。(2)全园自流灌溉。建水塔式供水池,使自流面覆盖全部种植区,不仅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总体生产成本,而且将面宽量大的水管理变得轻易简便,使项目区虽有地理高度差,却无供水条件与能力的差别。虽然对于

9、其他生产单位实施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同样保证了获得科研项目结论的正常生态。同时,现代农业、经济栽培,尤其是这种比较高度集约的经济项目实施,再也不能有对于基础设施的敷衍,满足植物对水的正常要求是必须作到的。(3)统管与分管相结合。除定期与日常肥管、虫管之外,化学促控专人操作;修剪实施为专业班子统一操作;保果、采果分片分批定量划分责任,集中操作。主要是确保技术措施在实施方面的规范和统一。(4)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在坚持初试、中试数量范围的前提下,生产人员与技术人员协同科研,以控制生产与科研成本和增强成果实用性,以及提高成果推广时操作准确性,从而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素质。同时,不论是本中心所涉及的直接

10、生产单位,还是作为加工原料基地的联系单位,或者是为了促进项目进步和带动地方经济的由乡镇自己操作的项目,我们都一概使用火龙果中心自己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个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并对技术实施一体化和结果的一致性负责。(5)科研、生产与销售相结合。科研人员、生产的组织人员协助销售,以便根据市场对产品在适销品种、果实大小、应市时间的需求,调节技术措施、生产技巧,同步和统一关于效益的动作。(6)生产科研与环保科研相结合。着重在肥药使用种类的控制和方法研究、肥药自制、配制和效果对比、剂量分析方面,考察对植株的最佳供应量、必须剂量以及对植株和环境的风险剂量,对使用生态农药、肥料的种类和配方的研究,希望达成一个

11、生产和科研的最佳结合点,努力达成在满足环境要求时的高产、低耗、低污染,最好是零污染。通过科研和技术提高,努力减轻和避免环境污染,增大植株体表昼夜温差,促进植株同化,提高生产成效。从全方位形成一个综合高效的生态项目。本项目现在已经完成适应性鉴定、常规生产技术在肥、药、激素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及现在可以预料的突发性情况对策研究和技术准备、物资筹备。从1999年11月26日开始实施规模大田种植的中试,2000年7月开始试花挂果,各相关品种都有优良表现。以珠海气温为CK(台湾优良品种火龙果在该区域种植,产量、外观、内质品位均正常表现),平均含糖量提高约1度;开始生殖生长期提前15天(3月20日),11

12、月中旬还有正常的挂果,总体生殖生长时间比珠海长20天左右。这样,仅仅在操作层面看,我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条件,可以继续全面实施这个项目。实施这个目标,我们的主要方法是,以自己的种源和技术力量为基础,以引导、服务、无偿帮助的方式,带动相关区域发展这个项目;建设基础加工项目,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保障;配套全面的销售网络,建成近似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运销合作组织(象台湾专业产品的运销班),尽可能多、快、好、省地实现火龙果的生产效益。所以,具体计划是:1 现在开始至2001年底前,完成已有土地1200亩中600亩的全面栽植,2002年底完成全部栽植计划。2 扩大现有火龙果种质资源中心的繁育和生产能力,使苗

13、木年产量扩大到40万株,具备年产苗木80-100万株的生产基础,为生产快速产出种源创造条件。3 加速建设火龙果系列产品的加工厂,争取在2001年8-10月试产和进一步平衡加工技术。计划在2002年4月规模产品出现时正式启动加工项目。4 2001年夏季开始培训和建立直销网络,为最终形成生产区域共同参与的运销合作组织打好基础。在加工厂启动的同时开始营运该机制。5 使用本企业具备的综合技术、客户资源、信息渠道、生产与加工实力和设备能力,以市为中心,逐渐蔓延到相关适宜区。进行稳妥可靠、快速高效的社会服务。6 随着栽植规模的扩大和自然景观的逐步形成,在逐步丰富其旅游观光内涵的同时,适当组织生态旅游观光,

14、向社会介绍火龙果综合观光农场的纯美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异国情调,使之成为人流范围逐渐扩大的自然景区,达到丰富旅游资源的目的。目前,已经具备专业技术人员16人,长期稳定管理人员9人,长期固定工人42人,大批临时工人和候补的管理工人若干,以及大量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到2001年1月底已经实现栽植300多亩,已经具备苗木40万株(在2001年3月至2001年10月底内)。实现本项目已经有了基本保证。三 项目的经营管理和组织形式本项目的组织管理由 执行。四 项目的技术属性和产品、品种优势(一)设计的火龙果品种有以下优点:1、营养丰富,口感上乘。根据台湾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85-2537

15、”号委托报告书:每百克火龙果果肉中,含水分83.75克,灰分0.34克,粗脂肪0.17克,粗蛋白0.62克,粗纤维1.21克,碳水化合物13.91克,热量59.65千卡,膳食纤维1.62克,VC5.22克,果糖2.83克,葡萄糖7.83克,未检出麦芽糖、蔗糖和乳糖。检出100克果肉中含钙6.3-8.8毫克、含磷30.2-36.1毫克、含铁0.55-0.65毫克和大量花青素(红肉果品种最丰)、水溶性膳食蛋白、植物白蛋白等。除这些物质常规疗效和营养作用外,还具有解除重金属中毒、抗自由基、防老年病变、瘦身、防大肠癌等功效。经过台湾农业界人士改良的火龙果品种,含糖量极高,糖度高达14度以上,而且口感好

16、,适度成熟的果品口感脆嫩,充分成熟则口感绵软,极易化渣,果汁清凉爽透,其品质不仅远超越南、泰国品种,而且直抵墨西哥本土之特优品种,故深受市场欢迎。 2、其为绿色食品,其种植符合环境保护的潮流。就目前所有栽培物种而言,火龙果的病虫害极少,常规地下害虫仅有线虫、蛞蝓和蜗牛;地上部虫害极少,仅为红蜘蛛、介壳虫等;主要病害仅为白绢病。该品种无论病虫害种类、密度、为害强度,都为其他栽培物种的数十分之一,基本勿需使用农药。加之该植株体渗透压极低,仅为1215.9-2026.5千帕(12-20个大气压),几乎可不施盐类物质,如化肥等。火龙果的栽培环境要求该地区绝无工业污染(包括空气、土壤、水),因为它的代谢过程是一种典型的景天酸代谢途径,在工业污染严重或夜间高温环境中,因同化效果差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因此,种植火龙果不仅不会带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