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2020年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734891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2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2020年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2020年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2020年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2020年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2020年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2020年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2020年整理).pptx(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态,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 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大量不同状态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 物质分类的方法。 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通过用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解释三种物态的特征,了解一种研究问 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 事实,感受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通过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

2、的求知欲望,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物质存在状态、特征及变化,1,2,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任务一:物质存在的状态 观察一组图片:晶莹剔透的冰雕、飞流而下的瀑布、古老的蒸汽机 思考讨论:这三幅图有什么联系?作为一组图片我们希望对比什么? 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情景二:物体分类比赛 第一组:(男生做) 矿泉水、光盘、酒精、铅球、氟、醋、水、气球中的氢气、牛奶、肥 皂、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哈出的“白气”、针管、可口可乐、薯条、水银、 瓶中的氯气 第二组:(女生做) 洗发液、抹布、充气的救生图、食盐、感冒冲剂、露珠、川贝枇杷露、 冰棍、水银、煤气罐、食用油、篮球、

3、自行车轮胎 问题:1、将所有物质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依据 2、固、液、气的不同特征是什么? 任务二:物态变化 实验:化冰(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冰块) 提示:认真观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酒精灯 问题:化冰实验说明了什么? 提示:实验的现象是 ,条件是 。 得到的结论是 。,3,举例交流:列举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的事例。 任务三:解释物质三态的特征和发生物态变化的原因: 观看动画模拟,建立微观模型的概念,通过自学课本讨论交流完成任 务。 1、物质由 组成。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力和 力。 3、分子间有一定的 。 4、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问题:1、当物质处于固态、液态、气态时,分子间

4、的距离及分子的 运动情况如何? 2、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的剧然程度及分子间的距离会发 生如何变化。 二、自我检测 1、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 。 2、固体具有一定的 和 ,液体没有 却有一定的 , 气体既没有 ,也没有 。 3、自然界中物体常见的三种状态是 、 、 。 4、举出三个物态变化的例子 5、下列属于液态的是() A、冰B、铁钉C、树木D、啤酒 6、下列现象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A、钢块轧制钢板B、木头制成课桌,4,C、冰糕化成糖水,D、生米煮成熟饭,三、系统总结 李节课学到的知识主要有哪些?知识间存在哪些联系?学习这些知 识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 四、课后反

5、思 学习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存在什么样的问 题,你准备如何解决?哪些同学的表现值得学习。,第二节温度的测量,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温度的概念。 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方法。 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温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通过对物体温度的估测,提高估测温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养成爱护仪器,实事求是的品格。 学生重点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5,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任务一:温度 做一做:1、将手放入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描述一下感受。

6、2、将手分别插入冰凉的水中和足够热的热水中,过一会儿, 再把手同时插入温水中,描述一下感受。 3、用手触摸长时间放在教室中的金属块、木块和泡沫塑料 块描述感受。 问题: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要准确地知道 物体的冷热程度,你认为该如何做? 任务二:实验室温度计 看看议议:观察实验室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构造,思考讨论以下问 题: 1、玻璃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的内径为什么很细,刻度为什么是 均匀的? 2、“”字母的意义是什么?怎样读? 3、0是怎样确定的。 4、100是怎样确定的。 5、1又是怎样确定的。 6、摄氏温标的分度法怎样扩大到 0以下和 100以上? 做中学:自己看课

7、本,动手做一做,总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思考如 下问题:,6,1、使用温度计时,玻璃泡为什么要用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2、温度计在被测液体中要呆足够长的时间,为什么? 3、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为什么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4、读数时,俯视或仰视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 练一练:课本 P8.1 任务三:体温计 看看做做:观察体温计的结构特点与实验室的温度计有可区别?用体 温计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总结体温计使用规则,思考以下问题: 1、水银体温计在读数时,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 2、体温计为什么做成三棱柱体,在一个侧面涂上乳白剂,目的是什 么? 二、自我检测 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体温表的

8、变化范 围是 。 2、物体的 用温度来表示,“热的物体”其“热”字表示的是 。 3、摄氏温度是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 把 的温度规定为 100。 4、使用温度计时应使被测物体 ,其中被测物体的温度 不能超过 ,读数时视线要 。,零下 5 度,5、去年冬季某地气温最低达-5,正确的读法是() A、负 5 摄氏度B、负摄氏 5 度C、摄氏负 5 度 6、体温计是一种常用医疗设备,给体温计消毒应该(),7,A、用自来水冲洗,B、在沸水中煮 20min 至 30min,C、用医用棉球擦洗 D、在火焰上烧 7、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 37.8,未经甩过,又先后用它去测量 乙和丙的体温

9、,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分别是 36.8和 38.6,则在测量 时两次读数分别是( ) A、36.8和 38.6 B、37.8和 38.6 C、37.8和 37.8 D、36.8和 37.8 三、系统总结 学到了哪些知识,知识间有何联系,学习本节你主要用到了哪些方 法?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成功点有哪些?不足之处有哪些?存在什么问 题?准备如何改进?哪些同学的表现值得去学习? 第三节熔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比较海波与峰蜡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 凝固过程的区别。 会用图线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会查物质熔点表。,8,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感知固体

10、发生熔化都需要吸热。 通过对海波、蜂蜡熔化过程的探究,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 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中数据的处理,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 过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 通过探究实验过程,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在实验中形成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 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记录交流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 要性。 学习重点难点:熔化、凝固过程、特点 学习过程: 一、探索新知 任务一:探究海波与峰蜡的熔化 1、提出问题: 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你能否举几个例子

11、加以说明?熔化是在 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不同物质的熔化过程是否相 同呢? 2、猜想假设,9,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与同学交流一下。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观察教材图 1-15 所示的实验装置,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 在做海波熔化实验时,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要把 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再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呢? 烧杯中的水量多少恰当? 温度计液泡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怎样能做到将温度计液泡 放入合适的位置? 要记录什么数据?怎样记录数据? 实验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怎样保证实验过程中安全操作?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依据实验方案开始实验,实验中要注

12、意观察,操作要规范,要实事求 是,积极参与,注意安全。 5、分析与论证 作出海波与峰蜡的熔化图像,思考如下问题: 图像中,纵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 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如何变化?当温度达到多少时海波开始熔 化? 在海波熔化过程中,其温度如何?熔化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在熔 化的过程中,海波是以什么状态存在? 峰蜡与海波的熔化过程一样吗?哪些地方不一样?,10,6、评估 思考:你的猜想与探究结果一致吗?探究过程中,发现新问题了吗? 此实验装置有什么缺陷吗?你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吗? 7、交流与合作 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发现的新问题,与预期不同 的结果,新的想法等与大家交流一下,互相

13、学习共同进步。 练一练:下表为研究“海波熔化过程”实验时记录的数据,根据数据做出海波的熔化曲线。 由数据和图像可知前 3 分钟,海波是 态存在,4-6 分钟是 以 态存在,7-9 分钟是以 态存在。 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 熔化的特点是 ,但温度 。 任务二:熔点与凝固点 自学课本认识熔点、凝固点、晶体、非晶体的概念,会查一些物质的 熔点与凝固点,思考如下问题: 熔点表格上方给出的“在 105Pa 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你有什么认识? 表格中哪种晶体的熔点最低?熔点是多少? 能否用铅锅作为容器来熔化铁?为什么?在南极考察站能使用水 银温度计测气温吗?,二、自我检测 1、给晶体加热,

14、当它的温度升高到 时,才开始熔化,在熔化 过程中,晶体吸热温度 。 2、在松香、冰、玻璃、铁、蜡中,属于晶体的是 。 3、某种物质熔点为 232,在这种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状态D、上述皆有可能 4、把一块 0的冰投入 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 0),过了一段时 间() A、有些冰化成水使水增多B、冰和水的数量都不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5、如图锡熔化和凝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锡的熔点是。 AB 段图像表示的是,BC 段表示的是 过 程,这段过程中 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 。CD 表示的 是 ,DE 段表示的是 ,EF 段

15、表示的是 , 锡必须向外 ,FG 段表示的是 过程。,250-,240-,B,C,D,E,1F1,230-,220-,5,10,15,分,三、系统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联系?学习这些知识主要运用了哪些 方法?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出色表现,存在哪些问题?你准备如何解决?哪些同 学的表现值得你学习?,第四节:汽化和液化,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 中吸热。 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

16、究方法。 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形成对自然界 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形成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A,G,12,13,学习任务一:蒸发 方法提示: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 做一做:将酒精抹在手背上,观察现象,谈感受。 议一议:(1)蒸发是在什么温度下进行的? (2)蒸发发生在液体的什么部位? (3)蒸发剧烈吗? (4)蒸发是吸热还是放热? 分析对比谈认识: 分别观察三幅图中的两件衣服,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所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5)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支持你的结论?试举例说明。 学习任务二:探究水的沸腾 方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沸腾现象,试着提出几个物理问 题,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2、猜想假设:就上面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猜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3、明确实验目的:思考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