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桥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技术要求.docx(2021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48485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整理桥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技术要求.docx(2021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整理桥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技术要求.docx(2021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整理桥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技术要求.docx(2021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整理桥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技术要求.docx(2021最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整理桥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技术要求.docx(2021最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桥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技术要求.docx(2021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桥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技术要求.docx(2021最新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13 最新整理桥式起重机xx 项目及技术要求 1、机械部分通用部分xx要求: 1.1.所有零部件解体,并清点、统计损坏的零部件。 1.2.全部零部件解体后,用煤油清洗,并做测量、分析配合精度,精度达不 到要求的,进行调整或更换新零部件。 1.3.各联轴器检查齿的啮合情况,磨损严重者进行更换,更换骨架密封圈, 清洗加油。 1.4.减速机拆检、清洗、换油、更换或修复磨损的零件;疏通通气孔,并做 好密封处理,不得有渗漏油现象;各轴承部位在空载1000rpm 下转动 10 分钟, 温升不得高于环境温度70C。 1.5.各轴承部位拆检、清洗、加油、更换或修复磨损的零件,各轴承部位在 空载 100

2、0rpm 下转动 10 分钟,温升不得高于环境温度70C。 1.6.整体除锈,必须将金属表面打磨平整、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漆、氧化 物、焊接残渣等。 1.7.整体刷漆,先刷两遍防锈漆,再刷两遍橘红色面漆。(说明:各传动件 外表面刷红色面漆,端面刷黑色面漆;安全栏杆刷黄色面漆。)。 2、基本 xx 项目及技术标准: 零部件名称 序号 技术标准 xx 项目 机械传动部分 1.车轮滚动面检修 2 / 13 2.轮缘检修 3.车轮装配检修 车轮 1 1.统一轮径,两主动轮偏差不得大于直径的,被动轮偏差不得大于。 2.轮缘磨损达到 10mm 的必须补焊轮缘并车削加工,并根据车轮垂直、运 行同侧轮拉线找正车

3、轮消除跑偏、啃轨现象 3.安装好的车轮组应用手转动灵活。车轮的轴心线与车轮的端面垂直度偏差 不得大于 L/400。 1.磨损的轴颈补焊并车削加工,满足Ra3.2的光洁度和尺 1.轴颈的检修 2.滚动轴承的检修 3.滑动轴承间隙检查 4.键的检修 车轮轴与轴承 2 寸公差(间隙配合者为d9、过渡配合者为k6);椭圆度和圆锥度不大于 0.03mm。 2.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之间允许0.03-0.18mm 的轴向间隙,轴承压盖的调整 间隙在 0.5-1.5mm 的范围内。 3.轴与轴瓦的允许间隙(单位:mm) 1.2 3 / 13 0.6 2040 被动轴间隙 主动轴间隙 轴径 1.6 0.8 90

4、4.键槽间隙过大或滚键的轴应补焊后重新加工键槽,补焊后轴不得有弯曲。 对于直径大于 55mm 的轴可以在偏转 120的位置重新加工键槽。 1.解体减速机,清洗检查齿轮的磨损。 2.齿面的检查 齿轮与减速机 3 1、起升机构减速机第一根轴上齿轮磨损不得超过原齿厚的5%,其它齿轮 磨损不得超过原齿厚的20%;行走机构减速机第一根轴上齿轮磨损不得超过原 齿厚的 10%,其它齿轮磨损不得超过原齿厚的3040% ; 裂纹。 2、齿面点蚀面积不得超过齿高、齿宽的60%,齿根不得有序号 零部件名称 大修项目 技术标准 调直处理。机械传动部分 4 / 13 3 齿轮与减速机 3.轴的检修 4.轴承的检修 5、

5、装配检修 3.轴上不得有裂纹,全长弯曲度不得超过0.03mm,否则应 4.大修后轴承径向间隙允许偏差(单位:mm) 轴承内径 允许间隙 0.02 1730 0.03 3550 0.04 5590 5.装配后试运转,不得渗漏油,壳体接合面间隙在任何位置不超过 0.03mm,在空载下, 1000rpm 的转速,正反转各10 分钟,开动电机时不得有 跳动、撞击和噪声。箱体内润滑油温升不得超过70C,轴承温升不得超过 40C ,并且绝对值不得高于80C 。 瓦衬 1mm。4 制动器检修 1.制动器瓦衬的磨损检修 5 / 13 2.制动轮的检修 3.制动器安装调整的检修 4.制动臂与弹簧的检修 5.制动

6、器调试 1.制动器瓦衬磨损量不得超过厚度的50%。固定铆钉低于 2.当制动轮直径磨 损 4mm 以上时必须更换。连接销孔直径磨损椭圆度超过1mm 的必须更换。表 面有裂纹的必须更换。 3.制动轮与瓦衬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2mm;制动轮与瓦衬间隙调整量见 表(单位: mm) 0.7 0.7 间隙 400 300 200 制动轮直径 0.8 4.制动臂销孔直径磨损1mm 时必须重新修配;且制动臂、弹簧不得有变 形、裂纹。 1.吊钩、横梁不得有裂纹,螺纹部分不得有滑丝,轴承完 1.解体检查吊钩、轴承横梁并进行清洗润滑 2.危险断面磨损检修 6 / 13 3.吊钩试验 吊钩 5 5.应灵敏、可靠。 好

7、。否则进行更换。 2.磨损超过原高度的10%时更换新吊钩。 3.大修后吊钩在 1.25 倍的额定载荷 下悬吊 10 分钟,开口度不得超过原尺寸的0.25%,卸载后不得有永久变形或裂 纹。 7 1.一个捻距内断丝数量超过钢丝绳总丝数的10%,应报废。 2.钢丝径向磨损超过丝径的40%时,钢丝绳报废。 3.钢丝绳有打结、芯子外露、断股时,应报废。 1.断丝检查 2.钢丝径向磨损 3.钢丝绳的变形 钢丝绳 6 滑轮组 1.解体检修滑轮组 2.滑轮槽检查 3.装配检修 7 / 13 1.滑轮不得有裂纹。并清洗、加油润滑。 2.滑轮槽、径向磨损超过钢丝绳直径的30%或槽壁磨损超过壁厚的30%时应 报废处

8、理。 1.卷筒表面不得有裂纹和明显的失圆,压板螺钉不应松动。 1.卷筒表面的检修 2.装配检修 卷筒 8 3.装配后,应用手转动灵活,侧向摆动不超过D/1000;2.卷筒轴中心线与小 车支撑面要平行, 1m 长内偏差不大于1mm,两轴端中心线偏差不大于 0.15mm。 大修项目 零部件名称 序号 1.在中心线无倾斜时,联轴器安装的径向位移不大于0.8mm。 2.外齿圈轴线倾斜角允许0.6; 1.径向位移检查 2.检查不同心引起的倾斜 联轴器 9 技术标准 机械传动部分 8 / 13 1.联轴器检修 2.卷筒中心线与减速机被动轴中心线检查 3.小车轨距偏差 4.小车轨道标高偏差 5.小车轨道接头

9、偏差 6.小车轮检修 7.小车轮滚动面的检修 起升机构及小车部分 10 1.符合联轴器的安装要求。 2.在轴承座处的允许偏差每米不大于3mm。 3.小车轮量出的小车轨距偏差为2mm,且主动与被动轮相对差不 大于 3mm。 4.不大于 3mm; 5.接头上下、左右偏差不得大于1mm。 6.统一轮径,主动轮偏差0.1mm,被动论偏差 0.2mm;车轮端面的水平偏 差不大于 L/1000,(L-测量长度);且两个主动轮偏斜方向相反。 车轮端面垂直度偏差不大于L/400。小车轮轨距允许偏差4mm。 7.所有车轮滚动面必须在一个平面内,偏差不得大于 0.3mm。小车运行不得有 “ 三条腿” 现象。 1.

10、大车轮的偏差 9 / 13 2.同一平衡梁上的车轮检修 大车运行机构检修 11 3.车轮量出的跨度偏差 4.车轮量出的对角线偏差 1.水平度、垂直度同于小车轮。 2.装在同一平衡梁上的两个车轮的对称平面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允许偏差 不得大于 1mm。 1.跨中上拱度为 L/1000;允许偏差为上拱度的20%。 2.满载跨中弹性下挠量小于L/700,空载跨中下挠量不应 1.上拱度检查 2.下挠度检查 3.跨中水平旁弯检查 4.裂纹检查 主梁几何形状 12 3.不得大于 8mm。 4.偏差不得大于 10mm。超过 0.6L/1000。 3、桥吊轨道安装规范 3.1.轨道不得有裂纹等各种制造缺陷。

11、10 / 13 3.2.压板紧固螺栓必须采用方垫圈与双螺母防松;拧紧力矩符合连接螺栓 拧紧力矩。 3.3.轨道连接处斜接头45,对接间隙 12mm,高低及侧向错位小 于 1mm。 3.4.轨道安装直线度偏差每2m 范围内测量不应超过2mm;全长内不得超过 10mm。 3.5.轨距偏差不应超过 : 3.5.1.跨度10m 时,轨距偏差 =3mm; 3.5.2.跨度 10m 时,轨距偏差 =3+0.25(跨度 m- 10)mm; 3.6.同一截面两条道轨的相对标高每2m 范围内测量不应超过2mm;全长不 应超过 10mm。 3.7.同一侧道轨的相对标高允许偏差为1.5mm/2m;全长内不得超过 1

12、0mm。 3.8.轨道底的调整垫铁安放位置与轨道底面平齐,外露部分不得超过 20mm;斜垫铁数量不得超过2 层,斜垫铁必须成对配合使用。 3.9.道轨安装验收合格后,所有垫铁必须用电焊与道轨层层焊接为一体,以 防止垫铁脱落。压板按要求压紧后,方形垫圈必须与轨道压板点焊与一体。 4、电气部分大修项目及技术标准:3.水平旁弯不得大于L/2000; 4.金属结构不得有裂纹或开焊现象,否则进行检修处理。1.拆检电动机,清 洗轴承并换润滑脂测量定子、转子绝缘电动机检修 1 电气部分 技术标准 11 / 13 大修项目 零部件名称 序号 电阻 1.新装电机定子绝缘电阻应大于2M,转子绝缘电 2.电机轴的检

13、查 3.绕组的检修 4.滑环、碳刷检修 阻大于 0.8 M;使用中的电机,定子绝缘电阻大于0.5 M,转子绝缘电阻应大于0.15 M。 2.大修后电机轴不得有裂纹,弯曲度不应超过0.2mm, 3.绕组不得有损伤,保持涂漆完好。在修理时不准用汽油、机油、煤油等液 体清洗。 4.同一台电机上碳刷压力应一致,滑环、碳刷不得有烧损并且接触良好,否 则进行修磨等处理。 1.拆开清理 2.调整检修触头 控制器与接触器 2 1.控制器手柄转动灵活,不得卡塞。 2.触头正常压力 11.7Kg ,触头磨损不得大于2mm,触片不应大于 1.5mm。 纹、断裂者更换。 3 12 / 13 电阻器检修 1.清理、维修

14、 1.去除氧化层,拧紧螺钉,校正间距。电阻丝(片)有裂4 限位开关 1.更换磨损件,拧紧螺钉,动作灵敏、可靠。 1.清理、检修磨损件、调整 1.根据实际情况更换导线和套管。 2.导线与地面之间的绝缘电阻大于0.5 M。 1.更换老化和绝缘不好的导线,更换损坏的套管 2.测量绝缘电阻 导线 5 6 1.更换损坏件保证安全可靠。 1.检修更换损坏件、磨损件 电控柜 1.更换损坏件保证安全可靠。 1.检修更换损坏件 警示、照明等 7 4、大修后试验 13 / 13 4.1.空负荷试验 4.1.1.小车行走:往返三次,行走平稳,限位灵敏可靠,无“ 三条腿” 现象, 不啃轨。 4.1.2.大车行走:往返

15、三次,每次行走距离在30 米以上,运行无噪音,无打 滑、啃轨、跑偏现象。 4.1.3.空钩升降:上下三次,制动器、限位灵敏可靠。 4.2.静负荷试验 将小车开到跨中起吊负荷(说明:负荷必须分四次加到额定负荷(分别为 5:2:2:1),每次加载后必须测量上拱度;当未满额定负荷而主梁弹性下挠 度从水平线算起超过0.5L/1000时,该起重机必须作出降级使用的标示),离地 面 100300mm 时,停留 10 分钟,测量跨中下挠度不超过L/700。卸载后不应有 残余变形。共做三次试验,每次不少于10 分钟。 4.3.动负荷试验 先将小车吊起静负荷实验时的最大负荷,反复升降3 次,检查制动器是否 灵敏可靠,不得有下滑现象;然后往返开动小车35 次。最后将小车开到跨 中,大车全速往返23 次,反复启动、制动。此时各机构的制动器、安全装置 灵敏可靠。 各机构运转正常,无异常噪音。车轮不打滑、不啃轨。主梁震动符合动刚 度要求。 卸载后,机构和金属结构无残余变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