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总工会职工技能素质情况调查报告.docx(2021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48344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整理总工会职工技能素质情况调查报告.docx(2021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整理总工会职工技能素质情况调查报告.docx(2021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整理总工会职工技能素质情况调查报告.docx(2021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整理总工会职工技能素质情况调查报告.docx(2021最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总工会职工技能素质情况调查报告.docx(2021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总工会职工技能素质情况调查报告.docx(2021最新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4 最新整理总工会职工技能素质情况调查报告 一、我县职工队伍整体技能素质基本情况 (一)近年来,我县职工队伍的总量稳步增长,尤其是非公企业单位职工 增长迅速,农民工成为职工队伍重要组成部分。自年开展市职工职业技能“ 大培 训、大比武、大提升 ” 行动以来,我会在上级工会和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各 基层工会的积极配合下,累计举办职工技术技能培训13 期,培训职工(农民 工)5897 人次,培训工种包括餐饮服务、建筑、机械、电焊、玻纤、种养殖、 计算机等;开展岗位练兵的工种包括医疗卫生、税务、车间,参与职工人次数3 万余人次。 (二)调查显示,我县职工主要存在以下特征:一是从年龄结构来看,

2、大 多在 3050 岁之间, 30 岁以下及 5060 岁之间的人员仅占很小的一部分,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县职工年龄结构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现状;二是从文化程度 来看,以初中学历及高中、中专学历为主,文化程度还普遍较低,整体人员素 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获取职称或技术等级的职工人数在职工总人数中占的 比例也较少,在特定岗位如出纳、会计、机修、电焊、化学检验、安全等,获 得职称或技术等级也多为初、中级,高级工明显不足;四是我县职工学历、职 称和技术等级提升的主要途径为自我进修或参加学习培训班。 二、整体提升职工整体素质 近年来,根据市总工会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指示,我会组织和动员广大 职工,以提升

3、职工职业技术和业务技能素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大力 实施了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一)劳动竞赛 县总工会积极开展了 “ 当先锋、促转变、构和谐、立新功” 、创建 “ 工人先锋 号” 、“ 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 、“ 五比五赛五看 ” 、“ 安康杯 ” 等劳动竞赛活动,全 县参与各类竞赛和创建活动的企业、单位占全县企事业单位总数的90%以上, 参赛职工达 12 万多人次,有效地推动了全县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 完成。截止目前,县人民医院集体被评为省抗震救灾“ 工人先锋号 ” ,有 5 家企 事业单位班组和科室被评为“ 省级工人先锋号 ” ,有 7 家企业被评为 “ 市级工人先 2

4、/ 4 锋号” 。年塑胶有限公司PE车间被省总工会、省安监局评为“ 安康杯” 竞赛活动优 胜班组。(二)技术比武 以“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 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了职工 技术练兵和技能比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职工参与企业经营和生产,开展 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 强,激发了职工学习技术技能的热情,提高了职工的整体业务技术水平,为“ 产 业” 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3 年来,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50 余项,提出 合理化建议 1000 余条,共创造经济价值2000 多万元。 (三)技能培训 县总工会积极组织开展了职工技能培训,充分

5、发挥了工会“ 大学校 ” 作用。 年,我会共争取中央、省、市财政培训资金5 万元,建立县级培训基地3 个,镇、村级培训基地3 个。3 年来,我会以思想教育、种植、养殖为重点,对 返乡和因灾失业的职工(农民工)进行了就业和再就业培训,累计培训下岗失 业人员、农民工、返乡农民工6000 余人次。 (三)文化阵地建设 加强了职工文化体育阵地建设,建职工文化活动室3 个,建职工书屋 3 个,为提高职工文化思想素质提供了平台。积极组织开展了健康向上的、职工 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700余次,参与职工2 万余人,丰富了 职工的文化生活。 三、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认识不足。调

6、查发现,我县企业多为非公有制企业,且中、小企业 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员工流动性大,特别是加工制造企业、建筑企业以 及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整体文化技术水平不高、技术工人少, 大部分企业缺乏依靠人才来壮大企业的长远发展眼光,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性 不高,往往满足于在当前环境中尚能立足的现状,另外许多职工认为企业培训 不仅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还需花费时间,耽误自己挣工时,影响个人收 入。 3 / 4 (二)时间不足。目前举办的培训时间普遍较短,能学到的东西有限。我 县职工(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偏低,要想把技能融会贯通,几天的时间往往是 不够的,这就造成了职工并未真正的理解运用培训的内

7、容,而只是流于形式。 (三)经费不足。一是企业自身投入经费不足。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 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 一般企业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 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 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 ” ,但很多企业并未按照规定足额提取经费用于员 工培训,或提取后并未专项用作教育培训经费支出。二是县总工会资金不足。 极大制约了企业职工学技术技能的求知欲和发展空间。 (三)热情不足。一是技能鉴定工作覆盖面不广,鉴定的门槛过高,程序 烦杂,直接导致职工学技术积极性不高。同时,技术水平与收入报酬脱钩,学 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干技术活得不

8、到应有的报酬,许多职工取证后难以 兑现工资待遇,对技术工人学习积极性也产生较大影响。二是农民工已成为我 县职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下岗职工更注重的是工资 福利待遇 ,对专业理论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对刻苦钻研技术技能缺乏热情,对 培训热度不高。 四、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争取培训经费,与县级培训相关部门进行资源共享,搭建信息平 台,整合资源,做到培训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结合实际、根据需求,开展以企业职工为主体的各类技能培训,充 分体现 “ 特色培训、品牌培训、定向培训” 的特点。 (三)配合行政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及时组织工人考核,与相关部门联 动,做好 “ 上岗、试岗、待岗 ” 的劳动力动态管理制度以及“ 技术培训、技术练 兵、考核鉴定、使用待遇” 四位一体的职工技能升级机制。 (四)建立绩酬挂钩的工资分配制度,对在企、事业单位和机关专业岗位 工作的技师和高级技师等,一经聘用,应当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 4 / 4 (五)增强职工学知识、练技能、长本领的意识,大力选树高技能人才的 典型,加大宣传,不断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