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派风格鉴赏——10.15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343279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技派风格鉴赏——10.1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技派风格鉴赏——10.1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技派风格鉴赏——10.1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技派风格鉴赏——10.1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技派风格鉴赏——10.1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技派风格鉴赏——10.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技派风格鉴赏——10.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析高技风格派 摘要: 密斯曾说过:“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华为艺术。”这段名言似乎是把技术等同于艺术了。其实,应该说,这里所展示的正是建筑艺术的又一个新的流派,一个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艺术流派,高技派应运而生。 关键词: 高技派 超高技 未来体系 多元化格局(一)定义: 高技派(High-Tech),亦称“重技派”。“高技派”这一设计流派形成于在上世纪中叶,当时,美国等发达国家要建造超高层的大楼,混凝土结构已无法达到其要求,于是开始使用钢结构,为减轻荷载,又大量采用玻璃,这样,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形成并开始流行。到70年代,把航天技术上的一些材料和技术掺和在建筑技术之中,用金属结构、

2、铝材、玻璃等技术结合起来构筑成了一种新的建筑结构元素和视觉元素,逐渐形成一种成熟的建筑设计语言,因其技术含量高而被称为“高技派”。( 二)表现形式: 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高技派典型的实例为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香港中国银行等。 ( 三 ) 表现方式: 1、提倡采用最新的材料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装配的建筑;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Parametric Pla

3、nning);主张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化标准构件;2、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表现技术的合理性和空间的灵活性既能适应多功能需要又能达到机器美学效果。这类建筑的代表作首推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3、强调工业化的材质,讲究并突显生产技术带给人的现代、冰冷、科技的感觉。这种全新的,以生产工艺为基础的设计语言,一旦服务于家居设计,则以极富另类的视角,重新诠释了现代文明。他推崇几何形式和季节风格,热衷于用金属、塑料、玻璃、钢铁等工业时代的材料来装配家居,善于通过技术的合理性和空间的灵活性来极力宣扬机械美学和新技术的美感。(四)高技派设计特征:1、内部构造外翻,显示内部构造和管道线路,无论是内立面还是外立

4、面,都把本应隐匿起来的服务上下合计、结构构造显露出来,强调工业技术特征。 2、表现过程和程序。高技派不仅显示构造组合和节点,而且表现机械运行,如将电梯、自动扶梯的传送装置处都做透明的处理,让人们看到建筑设备的机械运行状况和传送装置的程序。 3、 强调透明和半透明的空间效果。高技派的室内设计喜欢采用透明的玻璃、半透明的金属网、格子等来分隔空间,形成室内层层像叠的空间效果。4、 高技派不断探索各种新型高质材料和空间结构,着意表现建筑框架,构件的轻巧。常常使用高强度钢材和硬质铝材、塑料以及各种化学制品作为建筑的结构材料,建成体量轻、用材量少、能够快速与灵活地装配、拆卸与改建的建筑结构与室内。5、 室

5、内的局部或管道常常涂上红、绿、蓝等鲜艳的原色,以丰富空间效果,增强室内的现代感。6、 高技派的设计方法强调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 (5) 建筑思想探究:高技派设计设计产生以来,人们无时不刻不在探索新的设计,但在这些过程中,仅有少数人的行为或成果成为“流派”。因为它们首先意识到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并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的探索,这样,他们的成果才被人们接受,被历史承认。所以说,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代的设计和建筑、绘画、音乐、甚至于人的生活方式都是环环相扣的,新思想无论从哪个方面开始突破,都是代表未来思潮和发展方向的。设计先驱首先应该是思想先锋。 建筑中的高技术主要是从思潮角度意指高技派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

6、的样式表现出来的可视的技术形象。高技派则是指,60年代末以来,不仅采用高技术手段,而且在形式上极力表现高技术的结构,材料,设备,工艺以及建造的拆卸或扩展可能等美感的建筑设糆倾向。高技派在60年代末的出现与这次革命带来的弥漫于整个西方社会的技术乐观主义有关,同时战后各种新材料和新结构纷纷应用于建筑中。艾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从外观上看,便是工业技术的产物。艾菲尔铁塔的设计者称,其形状便是依赖人体骨胳的科学结构而来的,而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外表更是一个裸露的大车间。它们一开始并不为人们所接受,被视为“怪物”、“无任何艺术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似乎已“被迫”接受了它们,且承认这同样是

7、艺术化了的。同样,密斯设计的,于1952年落成的纽约利华大楼,是最早的全玻璃大楼,可以说也是出于同一理念,且几十年后,人们仍给了它一个建筑的大奖。是让新技术被动地去顺应建筑艺术,还是按照新技术本身的特性去创造、发展新的建筑艺术?这正是高技派建筑需要回答的问题。而问题答案正是后者。技术不可以简单顺应艺术,或者否定艺术,从而引起建筑艺术消亡的恐惧这其实是杞人忧天罢了。技术反而会开创艺术、完美艺术,让新建筑尽善尽美,这却是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之际应有的自信。像伦敦的劳埃德大厦、香港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更鲜明地体现出高技派建筑艺术之际,人们的心态,则已由惊诧到平和,进而为之激赏了。 (六)代表人物:深泽直

8、人 深泽直人,日本著名设计师。 推荐理由: 宣扬机械美学和新技术的运用,用理性推理建造充满未来感 的家居空间,专属于对未来极度渴望,喜欢一切具有 创造力的与众不同的事物和生活方式的人们。 伦佐皮亚诺 1977年,皮亚诺与他的英国搭档理查德罗格斯以乔治蓬皮 杜中心震惊了整个建筑界,这座高科技戏仿品矗立于巴黎18 世纪时的市中心。自那以后,皮亚诺处处显得与众不 同。活泼靓丽五彩缤纷的通道,加上晶莹透明、蜿蜒曲折的 电梯,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认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 上下五层、占地近百万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包括专门收藏现代 艺术的博物馆、临时展厅、电影院、音乐厅、多媒体图书馆和 档案馆,以及壮观的

9、观景屋顶。每天2。5万游人使蓬皮杜中 心立即成了这座城市里最受欢迎的建筑物。为了迎接新的千 年,它作了全面整修和彻底翻新。 在皮亚诺的监理下,洞穴般的入口大厅代之以新的咖啡厅和新 闻中心,图书馆入口的候书长廊被缩短,顶楼简陋的饭馆被装 修成别具一格的全方位服务餐厅。中心于千年盛典之际重新开 放。 法国前总统乔治蓬皮杜之所以挑选了当时均30刚出头的皮亚 诺与罗格斯,是因为他想作一大胆的建筑表达。皮亚诺罗格 斯的设计满足了他的心愿,甚至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蓬皮杜 中心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法国钢铁制造商以原设计的双重钢梁 可能倒塌为由拒绝合作,而皮亚诺和罗格斯的做法也颇令法国 人吃惊:他们采用了德国制

10、造商的钢梁,并且是趁着夜幕偷偷 将钢梁运进去的。 自蓬皮杜项目之后,皮亚诺以他的层层叠叠的建筑图纸营造了 世界性的声誉,日本、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都有他大胆的商业 性和公共建设项目,他设计的博物馆更是让人望尘莫及。 诺曼福斯特诺曼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 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 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得主。 福斯特是高技派(High-tech)建筑师的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 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 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 方式。一生的荣誉很

11、多,作品很多。作品:柏林议会大厦,柏林议会大厦,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国加 里艺术中心,西班牙巴仑西亚会议中心,西班牙巴仑西亚会议中 心等著名建筑。 (七)结论:在设计形式,设计风格上,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没有哪一种 流派能够一统天下,也没有什么权威去剥夺某些流派存在的权 力。理性与感性是天平的两端,它们谁也不能压倒谁而趋向于某 种平衡。出现在汽车设计上的“新锋锐”风格就将符合空气动力 学的流线型与刚挺有力度的“硬线条”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感性 认识、理性推理的协谐。成为造型设计形式的新引导趋势。总之, 当今时代多元化的形式之间只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高科技” 转化为“高情感”,“改造自然”转变为“适应自然”才是未来设 计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