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浅探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341264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浅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浅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浅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浅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浅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浅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浅探用高中学生的学习来探讨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懂而不会”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在新知识学习时学生课上能听懂教师讲的内容,课下却不会灵活运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的,也有学生的.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学生学习角度对“懂而不会”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生学习程序性知识具有不同的境界,“懂”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基本境界,而“会”是一个更高的境界.本文就高中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一、对“懂而不会”现象的探讨和分析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造成高中学生“懂而不会”的原因反映在备课、教学、辅导、作业批改、考试等各个

2、教学基本环节中教师教学方法和策略不够灵活、完善;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能力、教学热情和工作责任心不足;还有就是教师没有把基本的解题技巧和应用能力教给学生,导致学生不具备学习高中数学的素质.具体表现为:1.教师把备课当做完成任务;没有用心备课,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解题能力;2.教师没有花心思在讲课和解题上,只是照本宣科,用优秀教案的死套路讲课,没有做到因材施教;3.教师只管自己讲课,不能有效、及时地检查学生的作业;不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4.教师平时根本不进行课后辅导,对于布置的作业根本不检查、没有精心设计课后作业题,对于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没有做到心中有数,致使教学效果很

3、差;5.有相当一部分高中教师根本没有教学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抱着一种“混天黑”的心理工作;6.有些教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教学外的“私事上”,比如:找关系晋升职称;进行课后有偿补课等.顾此失彼,致使教学精力不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7.相当一部分教师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忽略了大部分学习一般和学习差的学生,使得这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以上是教师方面的原因,而学生出现“懂而不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作业、复习巩固等几个方面出现了问题.具体表现为:1.学习新内容前没有很好地预习,导致上课时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最终没有学到新的知识,长此以

4、往,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2.上课听教师讲课时萎靡不振,精神状态差,注意力不够集中,人云亦云,不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主要靠上课听讲来获取大量知识,如果不好好听讲,将学不好数学;3.做课后作业或学习资料上的习题时常抄袭,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做作业;在做作业、解题中遇到问题,不加以认真思考就放弃,导致遗留问题越来越多;4.对不知道的知识不懂装懂,不去探讨知识的深层内涵,掩耳盗铃、叶公好龙式的学习状态最终只会害了自己;5.不注重课后复习巩固,边学边忘;6.盲目自信,对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太自信,盲目自大,上课不记笔记,遗漏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看不起任课教师,目中无人,和数学教师唱反调、对着干,最终

5、一无所获.二、解决对策第一,教师应改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打造贴心亲和的人文情怀,使教师的尊严在学生心中得以极致化体现.教师应成为敢于审视、批判,乐于质疑、思考,勇于创新、挑战的具有独到教识的老师.第二,教师令学生信赖的最直接原因是他不但课上得好,而且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要求教师和学生要不断地充电,以适应新课改的挑战和机遇;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和谐的朋友和师生关系,能平等地学习和交流.第三,上课时听懂学习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以要引导学生注重听课的环节,同时帮助学生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在每节课之前进行自主预习,上课时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听讲,及时进行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解决疑难问题.第四,通过数学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个数学任课教师肩负的重任.因此教师应重视数学解题教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第五,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让学生感悟数学文化中数学的精神、思想与方法,会用数学文化感悟数学与科学的关系、数学与自然的关系、数学与人文的关系、数学与艺术的关系,并用数学文化去感悟人生,思索世界,这是非功利地“会”数学的较高境界,也是一个优秀高中数学教师的不懈追求.(责任编辑黄春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