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师招聘考试-核心论述题详解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37340467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教师招聘考试-核心论述题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教师招聘考试-核心论述题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教师招聘考试-核心论述题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教师招聘考试-核心论述题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教师招聘考试-核心论述题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教师招聘考试-核心论述题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教师招聘考试-核心论述题详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核心论述题详解1.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案要点】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努力做到:第一、保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首先,教学内容丰富、新异、逻辑性、系统性强。因为新异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应和学习兴趣。其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断更新。这样,就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有富于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感到熟悉又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启发学生的积极

2、思维,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言语提问;二是活动方式。第三、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主动愉快的去努力学习和探索、发现。所以,教师了解学生的内部动机,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及时反馈学习的结果。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结果进步要快,学习积极性要高。首先,因为学生都有了解学习结果的强烈愿望,对学习结果的了解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其次,看到自己辛苦劳动有回报,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起进一步努力学习愿望。再次,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激起克服自己不足的信心和勇气。第五、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要

3、了解学生表扬与批评的历史情况,有的放矢地运用表扬与批评;把握学生本人对表扬与批评的态度,有针对性进行表扬与批评;努力建立融洽的师升关系,提高表扬与批评的效果;对学生的评价力求客观,表扬与批评力求公正;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表扬与批评的手段。第六、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立不同的目标,对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要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成功。第七、恰当地运用竞争和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历来被当作激发学习积极性、争取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但过度地强调竞争会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合作会增强学生的安全感,要科学地运用竞争和合作的手

4、段。2.试述规则发现学习的特点与条件。【答案要点】(1)规则发现学习的特点是:规则的发现学习方式与概念的发现学习方式,相比更带有问题解决的性质,由于他发现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规则的发现学习,比概念的形成的发现学习更为复杂,需要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参与,更需要策略,也更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2)规则发现学习的条件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就是学生完全掌握了构成某规则的全部概念。如,饭前要洗手。外部条件:主要体现在教师为讲授规则而给学生呈现的例证和言语指导上。如,小学数学中过程问题。一个要提供直观的图例,要有直观形象的语言。3.教学中如何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促进学

5、习的正向迁移?【答案要点】教学中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要做到:(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教材内容体系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好教材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智力的状况和年龄特征,还要考虑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同时,教材必须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包容性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保证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巩固,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2)从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促进迁移。就是要在教材在体系组织上应体现如下要求:第一、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根据学生认识过程,教材的呈现或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符合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细节,由浅入深的顺序。

6、如:小学数学教材的呈现遵循此顺序,先教一般三角形,然后,按角的大小顺序进行。第二、做到综合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教材在纵向方面要遵循由一般到具体,原则之外,在横的方面要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外,还要引导加强对教材的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知识的掌握达到融会贯通水平。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使学生做到横向联系和融会贯通,就会出现许多不良后果。第三、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教材的组织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实现迁移的重要条件是已有知识与新学习内容之间的相同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教

7、学次序尽量要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也有利于促进概念和原理的学习迁移作用。4.试述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目前有三种观点:一是两因素论,即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因素;二是三因素论,即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三是四因素论,即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自身努力。我们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第一、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提高可能性。就是说,个体没有良好的遗传素质,就会影响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因为缺乏遗传这个物质基础。同时,个体具有良

8、好的遗传素质,心理发展不一定是良好的,因为,个体心理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制约。第二、社会环境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促使个体心理发展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性。就是说,良好的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如果离开正常的社会环境,个体的心理就不能正常的发展,只有良好社会环境影响下,才能把可能性成为现实性。第三、学校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首先,学校教育对个体施加的影响是有选择的,是积极主动的。其次,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是系统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再次,学校教育有专业的人,对个体施加影响。5.论述四种常用的记忆策略。【答案要点】四种常用的记忆策略是:第一、教师应根据遗

9、忘规律安排复习时间,让学生进行及时复习。第二、做到积极遗忘。就是主动忘记一些细节,记住概括性高的概念与原理,加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记忆。减轻记忆的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第三、进行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指对学习的材料达到能背诵的程度之后,再继续学习,增加学习的次数,达到熟记不忘的程度。一般讲以刚刚达到能背诵的学习的1.5倍好。第四、注重精细加工。为了提高记忆能力和记忆效果就要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把它们重新编码,分类组织,纳入过去的知识结构之中,建立多样联系,形成新的信息网络。6.什么是概念学习?小学生概念的学习发展趋势特点有哪些?【答案要点】(1)概念学习:就是指人获得和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即获

10、得和掌握被认知事物关键属性的过程。(2)根据小学生概念学习认知发展特点(过渡性、直观性),其概念学习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第一、概念的具体性减少,抽象性增加。由于知识的增加,抽象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小学生概念学习对具体实例的依赖减少。第二、概念的模糊性减少,精确性增加。因为概念同化水平的提高,随之概念掌握的精确性的提高。第三、概念形成减少,概念同化增加。就是说小学生概念学习的方式向概念同化过渡,很快转到概念同化为主。第四、概念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小学生随着概念同化水平的提高,抽象性和精确性提高,自发性就有所下降,自觉性就不断提高。7.试述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答案要点】实践表明,学习迁移并不是在任

11、何情况下都能发生,它会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第一、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共同点)。这是学习迁移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共同因素:指学习对象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两种学习材料具有共同性,学习是在心理上的反应具有共同要求,可以产生正迁移。第二、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否概括出两种学习存在的共同原理。也就是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因为学习迁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识别或理解当前的事物和问题。如果已有知识经验泛化水平低,不能反映事物的实质,新课题就难以纳入到已有经验中去,对于新的学习就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12、,迁移就困难。第三、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学生只有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产生迁移。如果进行两种学习,某种学习还没有达到全面深刻地理解和巩固时,在头脑就缺乏可利用可辨别和稳定的认知结构,难于同化新的知识,这样进行另一种学习,就容易产生负迁移。第四、智力水平。智力水平是影响迁移主观条件。学习智力水平越高,迁移就越大,因为智力水平高分析能力强、记忆力好,所以,直接影响对知识经验的理解和巩固。同时,智力水平不仅影响学习的迁移,而且影响学习的质量。第五、定势。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

13、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8.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时,要考虑到哪些条件?【答案要点】教师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手段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状况。对经常受表扬的学生,要适当地指出他的缺点,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对批评较多的学生,当他们有了一些进步就要及时肯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促使自尊和自爱的需要得到满足。第二、学生本人对表扬与批评的重视程度。如果学生对表扬与批评持冷漠的态度,我们更需要耐心的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引起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有针对性进行表扬与批评。第三、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程度和相互尊重的情况。这对表扬与批评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努力建立融洽的师升关系,提高表扬与批评的效果。第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如果教师对评价不客观公正,不实事求是,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产生障碍。第五、表扬与批评的作用与一定年龄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科学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