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路基工程软土、挡土墙、排水讲解学习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337667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路基工程软土、挡土墙、排水讲解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4路基工程软土、挡土墙、排水讲解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4路基工程软土、挡土墙、排水讲解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4路基工程软土、挡土墙、排水讲解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4路基工程软土、挡土墙、排水讲解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路基工程软土、挡土墙、排水讲解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路基工程软土、挡土墙、排水讲解学习(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路基工程质量控制,工程实例与断面图的对应,挖方路基,挖方路基质量控制,按掘进方向分:纵向全宽掘进 横向通道掘进 高度分:单层 双层 纵横掘进混合,第三节软土地基处理质量控制,软土-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 软土的类型: 软粘性土 淤泥质土 软土 淤泥 泥炭质 泥沼 泥炭,软土的特性: 1、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 2、压缩性高 3、抗剪强度低 4、流变性显著,且有触变性 分布:在我国沿河沿湖沿江海地带广泛运用,常用处理方法: 1、换填土法: 全部或部分挖出软土,换填以砂砾片石等渗水或强度较高的土类,并予以压实。 2、重锤夯实方法: 一般以钢筋混凝土制成截头圆锥体(底部垫钢板)重量1。5

2、吨或稍重,锤底直径11。5M,起重设备的能力为815吨,落距高2。54。5M。夯实遍数812次。效果:承载力可提高25倍,压缩性降低210倍,效果好,经济,运用面广。,3、排水固结法 运用堵截预压挤出土中的过多含水,达到挤密土粒和提高强度的目的。 为缩短预压时间,加设砂井竖向的排水通道或铺设沙垫层,效果更好。 4、挤密法: 土基打孔后,在孔中灌以砂、石、土、灰土或石灰等材料,捣实成直径较大的桩体。 土体被横向挤密,孔隙小,桩体本身有较高的承载力,形成符合地基。 石灰桩:效果好,生石灰吸水、发热、离子交换作用使桩体硬化。 注意:石灰:石灰和水就地拌和,硬结快。新鲜石灰,粉碎。 5、化学加固法:

3、利用化学溶液或胶凝剂,采用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使土颗粒胶结起来,达到对地基的加固作用的目的。,化学溶液主要有: 1)以水玻璃为主的浆液,昂贵。 2)丙烯酸氨为主的浆液,价高。 3)水泥浆液 4)以低浆溶液为主的浆液,毒性。,第四节路基排水质量控制,一、路基排水系统设计:地面排水、地下排水 目的:拦截路基上方的地面水和地下水迅速汇集基身内的地面水,把他们引导入顺畅的排水通道,并通过桥涵将其宣泄到路基的下方。,二、危害路基的水源 大气降水 -边沟 地面水 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水-截水沟 流穿路基的地面水-桥涵 上层滞水-明沟 地下水 潜水-渗沟、渗水井 层间水-暗沟,(一)各种排水设备 1、各

4、种沟渠 1)截水沟(或称为天沟): 位置:设置在路基坡顶5M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 断面形式:梯形 沟底宽0.5 深度0.5 沟底纵坡0.5% 作用:拦截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水,减轻边沟水流负担,保护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 2)边沟: 位置: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 低路堤的坡脚外侧 横断面形式:梯形、矩形、三角形、流线型 作用: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3)排水沟 位置:结合地形、路基坡脚外34m 作用:用来把截水沟和边沟内汇集的水排引到附近 的桥涵、河谷或远离路基的低洼地 4)关于沟渠的一些规定 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统称为沟渠 1、当流量发生变化,沟渠底宽由b1变成b2,沟底的渐

5、变长度 L=(b2-b1)/L=1/51/10 2、沟渠转弯时应尽量用较大半径R520M 3、沟渠相连时,相交角45 4、沟底纵坡imin0.2%,以免淤塞 5、单向出水口长度300500m,b1,b2,L,2、各种蓄水的构造物 阳水堤: 当不宜采用截水沟来排除上例山坡的地面水时,可设置在路基上侧山坡上,用以把水拦蓄在山坡上,就地渗透和蒸发。 蓄水池: 当截水沟或边沟内汇集的水无法排引出路基时,可在路旁设置蓄水池,用以拦蓄部分水,使之自然渗透和蒸发。 3、各种底下排水构造物 明沟:设置在路基上方,拦截、引排或降低埋藏不深的浅层地下水,并可兼起排地面水的作用。 渗沟、暗沟,设在边坡坡体或山坡上,

6、用以疏干及引排坡体内的地下水。,4、各种泄水构造物 穿越路基,将路基上方的水流宣泄到下方,如桥梁、涵洞、渗水路堤和过水路面等。 5、河道整治工程 改善河道水流状况,防止冲刷路基下方的构造物,如导流坝、人工渠道等 (二)具体布置步骤 1、把主要流向路基的天然沟和排水沟规划成横向排水系统(垂直路线方向)。 2、拦截山坡水流,作为纵向排水系统,并汇集入横向排水系统或拦蓄山坡水流作成纵向蓄水系统。 3、在横向和纵向排水沟渠之间的山坡上,根据面积大小和地形,确定是否需要设置边沟和各种排水系统沟渠,以构成排水网络。 4、在路基两侧设置边沟、排水沟等或利用取土坑排水,以保证路基经常干燥。,5、选定桥涵的位置

7、,并使这些沟渠同桥涵联成网 6、考虑是否需要设置地下排水系统 (三)地面排水设备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确定位置、设计横断面和纵断面 1、位置: 沟渠应设在地质上稳定和地形上较平缓的地方。 沟渠 :平面线形力求平顺,转折处尽量用较大半径。 截水沟:应距路堑边坡坡顶边缘或路堤边坡坡脚一定距离 2、横断面常用梯形,边沟也有三角形和矩形(岩石路堑) 沟渠断面尺寸,应能保证排泄设计流量。 (沟渠端面能排泄的流量,按明渠均匀流的计算公式) (截水沟 ,排水沟)边沟不用计算 3、纵坡 沟渠应没有一定的纵坡,使其中的水流能顺畅的流出,不至于淤塞。沟渠最小纵坡通常规定为0.5%,特殊困难情况下可减小到0.2%,4

8、、长度 为防止冲刷,沟渠单向排水的长度限制在300500m,土质不良纵坡过大处,此长度还应缩短,沟长超出范围时,应增设出水口,将水引离。 5、在纵坡无法减小而必然引起冲刷时,应对沟壁进行加固 加固试(草皮加固) (四)地下排水设备设计 在地下水位及路基稳定性 或严重降低时其强度的情况下 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 来处理地下水。 1、拦截地下水。 上侧坡体上有含水层出露时。,2、疏干坡体内地下水。 3、降低地下水位: 当地势低洼地下水很高时,路基上层受地下水的影响而过分湿软,可在路基两侧地面下设置纵向或横向渗沟以降低地下水位(疏干路基上层,提高其高度) a 、暗沟-设在地面以下引导水流的沟渠,

9、主要把路基内的泉水或渗沟汇集水流引至路基范围以外。 一侧边沟-拦截流向路基的层间水 两侧边沟-降低地下水位 b、渗沟-在地面以下路基范围内设置排水沟,主要拦截或降低地下水位,疏干地下水位。,渗沟应用于地下水埋藏较深处。 排水层-盲沟式、洞式、管式 反滤层-石屑、粗砂 封闭层-夯实的粘土层50cm 出水口-应高出水面20cm C、渗井-将上层地下水通过渗井排入下层地下水或将地 面水通过渗井排入地下 D、明沟-适用于地下水埋藏较浅处(12m以内) 可用作拦截、疏导,降低地下水位,也可兼排地下水。断面形式:矩形、梯形。,排水系统设计的重点 1、流向路基的水流-设截水沟、渗沟、桥涵 2、山岭区“一沟一

10、涵”,平原区“一里一涵” 3、与农田水利相结合,注意水土保持 4、排水设施应置于稳定地基上,第五节路基支档结构质量控制,挡土墙是支撑路基填土或者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防止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按位置分:路堑墙、路堤墙、路肩墙、山坡墙 按结构形式分: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 扶臂式、加筋式、锚杆式、锚定板式 按材料分:石砌挡墙、混凝土挡墙、钢筋混凝土挡墙、砖砌挡墙、木质挡墙、钢板墙,1、路堑挡土墙 山坡陡峭,降低边破 高度、减少开挖或者 地质不良。 防止滑坡,2、山坡挡土墙: 3、路肩挡土墙: 路坡稳定, 收缩坡角, 路堤挡土墙,4、路堤挡土墙: 收缩坡脚, 防止陡坡堤下滑 挡土墙设置与否,与同

11、其工程方案比较确定 1,与移改路线位置进行比较。 2,与填筑或开挖边坡相比较 3,与坼移有关干扰路基的构造物(房屋,河流,水渠) 等比较 4,与设置其分类型的构造物(桥,护墙)等比较,1,重力挡土墙 适用:地基良好,非地 震和沿河受水冲刷地区,利用衡重台上部填土的下压作用和全墙重心的后移,增加墙身稳定,平均短石尺寸。 适合于山区,地石横坡陡峭的路肩墙。路堑墙,路破墙。,衡重式,2,锚定式挡土墙1)锚杆式分为钢筋混凝土主栓,挡土板,钢锚杆,2)锚定板式 :墙后板压力由挡土板传立柱传钢锚杆锚固力 适用于:构件段石小,工程量省 特别适用于地质不良时,石料缺乏,挖基困难,有锚固条件的路基挡土墙,3、薄

12、壁式挡土墙1)悬臂式 :立壁、底板,2)扶壁式:主要依靠腹板上的填土量来保证。 特点:自重轻,做工省,适用于墙高较大,地质条件一般,需用一定量的刚材,经济效果好。,4加筋式挡土墙:填土、填土中布置拉筋条、墙石板 受力:放置拉筋材料,填土压实,通过填土与拉筋 间的摩擦作用,把土的侧压力传给拉筋。特点:柔性结构,对地基变形随意性大,建筑高度大,适用于填土沙基,节约投资30%70%,经济效益大,二,挡土墙的构造 挡土墙的构造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就地取材、结构合理、断面经济;施工养护方便、安全。 常用重力式挡土墙组成:墙身;基础;排水设施;伸缩缝。 1、墙身构造 墙背:仰斜、垂直、俯斜、凸形折线式、

13、衡重式。 墙面:平面。坡度1:0、05到1:0、20 地面较陡;坡度1:0、20到1:0、35 地面平缓 墙顶:最小宽度。 浆砌挡土墙不小于50厘米 干砌不小于60厘米。 护榄:地形险峻地段,过高过长路肩墙的墙顶定设置护榄。,2、基础 重视挡土墙的基础设计 应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先做挖深或钻探。 类型: 墙趾或墙踵部分加宽 扩大基础:1地基承载力不足 钢筋混凝土底板 2地基承载力过小 换填地基 3软弱土层 台阶基础 4挡土墙修筑在陡坡上、地基稳固 拱型基础 5地基有长短缺口或挖基困难时 基础埋置深度 无冲刷时,天然地面以下至少1米 有冲刷时,在冲刷线以下1米 受冻涨影响时,在冻涨线以下不小

14、于0、25米,3、排水设施 目的:疏干墙后土体;防止地面水下渗;防止墙后积水形成静水压力等,主要措施: 设置地面排水沟,或排地面水。夯实回填土顶面和地面松土,防止雨水及地面水下渗。路堑挡土墙墙趾到边沟予以铺砌加固,以防止边沟水渗入基础。设置墙身泄水孔,排除墙后水。,4、沉降伸缩逢 地基不均匀沉陷引起墙身开裂,即沉降逢;墙体伸缩产生裂缝,即伸缩缝。 根据地形及地质情况:每隔10-15米设一道沉降伸缩缝。 填料:胶泥填塞,沥青麻筋或涂以沥青的木板(渗水量大、冻寒严重地区),当墙背为填石或冻寒不严重时,可仅留空缝,不嵌填料。,第六节路基边坡防护工程质量控制,一、坡面防护: 作用: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

15、雨水冲刷 减缓温差及湿度变化影响 延缓软弱岩土表面风化、碎裂、剥蚀过程。,分类: 1)植物防护(有生命防护): 植草:容许流速0.40.6m/s ,边坡不陡于1:1。 铺草皮:容许流速c1.8m/s,边坡1:11:1.5,冲刷较重,适于长草 种树:容许流速c1.8m/s,坡岸河滩上降低流速,防水直接冲刷路堤 2)工程防护 抹石防护:石质挖方坡面防岩石风化,表面完整 常用材料:石灰浆(精造) 喷浆:适用于易风化而坡面不平整的岩石挖方边坡。厚10cm 水泥用量较大,重点工程可适用 沙浆:水泥、石灰、河砂、及水,3、灌浆、勾缝、嵌补 比较坚硬的岩石坡面,为防止水渗入缝隙成害,视缝隙深浅与大小,予以灌浆、勾缝、嵌补 4、干砌片面护面:防止地面水位或河水冲刷浸水路堤或暴雨地区路堤 5、护石墙:浆砌片石的坡面覆盖层。用语封闭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挖方边坡。,边坡滑动面形状,滑动面形状如图2-2-1所示。,稳定措施,1、 改善基底 , 增加滑动面的抗滑力或减少滑动力。 2、 选择填料 选择较大颗粒填料 , 嵌入地面 , 以增加基底接触面的摩擦系数。 3、 设置支挡结构物 当坡脚很薄并且伸得过长时 , 可设置石砌护脚、干砌或浆砌挡土墙等。,土质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