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32400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8 过秦论 巩固练习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红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 y )藩篱( f n)崤山( yo)蒙恬( ti n) B逡巡( qn)锋镝( d )蹑足( ni )墨翟( zhi) C谪戍( zh )鞭笞( ch)黔首( qi n)囊括( nn ) D隳名城( hu)户牖( yu)棘矜( j )赢粮( y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百有余年。 3下列句中加红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因遗策(由于)膏腴之地(肥沃) B亡矢遗镞(损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 C瓮牖绳枢(窗户

2、)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 2 / 8 D履至尊(登上)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4下列句中 “ 之” 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B北收要害之郡; 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D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5以下句中加红的字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外连衡而斗诸侯;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C却匈奴七百余里; D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6默写 (1)履至尊而制六合, _ ,威振四海。 (2)_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然后_,因河为池。 (4)斩木为兵, _ 。 (5)蹑足行伍之间, _ 。 (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3、_ 。 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710 题 3 / 8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 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 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 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 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 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 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7下列句

4、中加红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言论,这里指著作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水池,池塘 8下列句中加红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以为桂林、象郡作师说以贻之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邻国之民不加少 4 / 8 D天下已定学不可以已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 帝国。 B“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 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 关中之固,金城

5、千里 ” 来确保 “ 子孙 帝王万世之业 ” 。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 仁义 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张本。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2)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 题。 武王问太公曰: “ 立将之道奈何 ?” 太公曰: “ 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 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 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占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 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 从此上至天 者,

6、将军制之。 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 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 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 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5 / 8 “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 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 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 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 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 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 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 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

7、: “ 善哉! ” 武王问太公曰: “ 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 太公日: “ 将有三礼。 ” 武王曰: “ 敢问其目 ?” 太公曰: “ 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 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 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 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 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 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 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

8、(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删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红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既受命专斧 钺之威专:独掌 B敢问其目目:条目 C军皆定次,将乃就舍次:次序 D白刃始合合:交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见其虚则进 置杯焉则胶 6 / 8 B是故智者为之谋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C无以知士卒之寒暑 蚓无爪牙之利 D炊者皆熟,将乃就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3下列对文中加红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

9、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王任命将军时,应该在太庙亲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 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 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 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 C如果将军能做到 “ 三礼” ,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 争先,只想冲锋,不愿后退。 D本文通过武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道和将军的领军之策, 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社稷安危,

10、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7 / 8 译文: _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译文: _ 16.用“ ”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 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 此 (选自贾谊治安策)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 。(贾谊过秦论) 参考答案 1C(A 项中的 “ 崤” 应读“xi o”;B项中的 “ 翟” 作姓多数念 “zhi ”,此处应念 “d”;D 项中的“ 赢” 应为 y n 。)2A(B项中的 “ 景

11、” 通“ 影” ,C项中的“ 从” 通 “ 纵” ,D项中的 “ 有” 通“ 又” 。)3A(“ 因” 应解释为 “ 沿袭” 。) 4A(A 项是代词,其余三项是结构助词) 5B(B项中“ 南” 是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使动用法。) 6.(1)执敲扑而鞭笞天下;(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3)践华为城;( 4)揭竿为旗; (5)而倔起阡陌之中;( 6)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D(“ 池” 应该指护城河。) 8C(C项都是结构助词,的。 A项,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假设; B 项,介词,把 /连词,来; D项,副词,已经 /动词,停止。) 8 / 8 9B(“ 攻势” 不对。) 10(

12、1)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 理。 (2)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 代的帝王基业。 11C(次:名词,途中止宿的处所。) 12A(A则:顺承连词,就。 B为:介词,给,替;动词,给予。 C之: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D乃:副词,才;连词,于 是。) 13C(据意断句,从文化常识(太史占卜,君主斋戒 )以及句式整齐 (斋三日 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的角度,可排除错误选项。) 14B(“ 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 错,原文 “ 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 仅表示“ 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 决战,无有二心 ” 的结果。) 15. (1)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 伐它。 (2)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 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 解析 (1)一:副词,全,都。臣:臣服。帅:动词,率领。 (2)好:动词,喜欢。审: (清楚)。明:明确。 16.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日安且治者非愚则 跌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 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1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