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区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7331776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5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阿勒泰地区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疆阿勒泰地区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疆阿勒泰地区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疆阿勒泰地区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疆阿勒泰地区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阿勒泰地区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阿勒泰地区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页,共 11页 月考语文试卷月考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0.0 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A.颁(bn )发翘(qio )首仲(zhn )裁殚(dn )精竭虑 B.荒 谬(mio)箱 箧(ji)肃穆(s)脂粉(zh) C.溃(ku)退轻 盈(yn)桅(wi )杆眼花 缭(lio )乱 D.要 塞(si )镌(jun )刻遗 嘱(sh)重岩叠 嶂(zhn)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 (抵挡)摧枯拉朽 (腐朽) B.翘 首而望(抬起头来) 屏声敛 息(收敛) C.引吭 高歌(喉咙)所向披

2、靡 (倒下) D.一丝不苟 (敷衍了事) 殚 精竭虑(尽)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 8 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 的一刹那 B.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C.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 ,立志夺冠 D.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 ,一切从零开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雪雨,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 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 能力 C.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 5 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

3、过 130 万人以 上 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 大观众赞誉 5.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 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 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B.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 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C.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现 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 D.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通常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

4、揭示 消息的核心内容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6.(1)_,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_。(选自庭中有奇树) (2)老骥伏枥,_。烈士暮年,_。(选自龟孙寿) (3)_,终岁常端正。_?松柏有本性。(选自赠从弟) 第 2页,共 11页 (4)妻子象禽兽,_。柴门何萧条,_。(选自梁甫行) (5)故渔者歌曰:“_,_。”(选自三峡) 三、其他(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7.假设阿布吉高速(阿勒泰-布尔津-吉木乃)开通,作为一名小记者,如果就这件事 分别采访吉木乃县县长、旅游局局长,你想问一个什么问题?怎样发问?请将你的 话写出来。 采访县长: _ 采访旅游局局

5、长: _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8.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节选自三峡)【乙】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 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

6、石彩色, 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 峡,此其一也。 袁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 美也及余来践跻 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节选自三峡)【注释】迳:取道,经过。纡曲:迂回曲折。形容:形 态。践跻:登临。 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_ A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 B虽乘奔御风虽:即使 C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自:从 D猿鸣至清至:到达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_ A【甲】【乙】两文都记述了三峡山高水急的特点。 B【甲】【乙】两文都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来记述三峡的特点的。 C【甲】【乙】都

7、运用引用的手法,都从侧面表现了三峡独特的景致。 D【甲】文记述了三峡中三个峡谷的情况,【乙】文侧重于记述三峡中的一峡。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8.0 分) 9.阅读下面新京报(电子版)的一篇时事评论,完成各小题。 一个电影演员为什么被称为“印度良心”最近由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摔跤吧, 爸爸在中国上映。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摔跤手爸爸打破性别歧视的藩篱,把自 己的女儿训练成摔跤冠军的故事。 电影刚一上映, 就获得了爆棚的口碑, 在豆瓣上,

8、 评分高达 9.2。 阿米尔汗能够成为印度国宝级的演员,凭借的是他对电影精雕细琢的苦功夫。 这次为了出演摔跤吧,爸爸,已经 52 岁的阿米尔汗不惜让自己的身材像吹 气球一样忽胖忽瘦。由于需要出演电影主角 19 岁、29 岁和 55 岁三个不同的人生 第 3页,共 11页 阶段,所以在身材上需要阿米尔汗随着年龄改变而有所变化。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折磨成这样呢?替身或者道具,都可以帮助自己完成演 出。 阿米尔汗却说,如果不自己增肥成一个胖子,就没法真正体会一个胖子的 心境。而之所以要打乱 19 岁、29 岁、55 岁的拍戏顺序,那是因为他怕戏拍完了再 无动力瘦回去。 阿米尔汗一年只接拍一两部戏

9、,而每接一部戏,都必须全力以赴。由阿米尔汗出 演的电影,几乎部部都是经典。但在每一部经典的背后,其实也没多余的“奇迹” 或天赋,无非只是超乎寻常的付出和大量汗水而已。 阿米尔汗的认真劲,会让我想起中国 80 年代拍红楼梦和西游记的那批 老艺术工作者。今天,我们都以为,在小鲜肉当道的时代,工匠式的打磨、精雕细 琢的演出,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可这个印度的国宝级演员却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 么时代,用心,永远都不过时。 阿米尔汗是一个有“工匠之心”的人。 这足以使他成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 演员,但显然还不足以让他成为“印度的良心”。让他成就此荣耀的,是他“影以 载道”的努力。 阿米尔汗每拍一部电影,几

10、乎都在关心印度的社会问题。三傻大闹宝莱坞关 注刻板的教育问题,我的个神啊关注的是极端宗教,摔跤吧,爸爸则关注 女性歧视。 值得一提的是,在拍电影之余,阿米尔汗还做了一个关注印度当下最尖锐的社会 问题的电视节目,叫真相访谈。 他做真相访谈这档节目,用的是印度 国徽上的梵文格言“唯有真理得胜”,用我们这边的话来说,大概就是“用事实说 话”。 所以阿米尔汗的三观虽然很正,但在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的时候,却又极其谨小慎 微。他不是充满理想主义的煽动家,而更像一个小心求证的优秀记者。为了获得更 确切的数据,他和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奔赴印度各地调查、取证,每一个问题的提 出,背后都有数据在支撑。 在儿童性侵这个

11、问题上,他和团队得到的数据,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在印度, 竟然有 53%的受访者表示,童年时期曾经遭受过性侵。 关心社会,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阿米尔汗而言,除了让他被人称之为“印度的良 心”外,并没有带来什么实际好处。相反,因为这份“炽热的良心”,他得到不少 麻烦和损失。他惹怒过地方政府和印度教激进团体,并且因此丧失了印度电子市集 巨头 Snapdeal 的代言;他的人身安全也因此受到威胁。然而,阿米尔汗不会因此 就停止关心社会问题,因为他是阿米尔汗,是印度的良心。曾炜(媒体人) 作者认为被称为“印度良心”的阿米尔汗有哪些伟大之处?请简要概括。 编写导读语要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更要尊重作者的写

12、作意图。下列最适合放在文章前 面作为导读语的一项是 _ A印度国宝级演员再掀热潮!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摔跤吧,爸爸获得爆棚的口 碑,豆瓣评分高达 9.2。 B为了女性,他不惜让自己的身材像吹气球一样忽胖忽瘦!他还打乱了 19 岁、29 岁、 55 岁的人生顺序! C阿米尔汗的认真劲,让人想起 80 年代拍红楼梦和西游记的老艺术工作者。 关心社会,用心做事,永不过时。 D阿米尔汗的每部电影几乎都在关心社会问题,为此他惹怒过地方政府和印度教激 进团体,甚至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 阅读时评类文章要能区分观点与事实, 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是表明观点还是陈述事实?请 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表明观点的句子:

13、_ 陈述事实的句子: _ 第 4页,共 11页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 却只翻检了一通, 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 第一句是:“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 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 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 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 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

14、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 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 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 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 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 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 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 60 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 菌的形状是全用

15、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 的片子, 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 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 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 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呜呼,无法可 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本文出自藤野先生,作者是 _ ,原名 _ 。我国伟大思想家、革命家。 简要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作者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

16、对你有何启 示? 1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思念一块月饼“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 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 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 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 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 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 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 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 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 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