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毕业论文71156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7329728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毕业论文71156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毕业论文71156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毕业论文71156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毕业论文71156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毕业论文71156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毕业论文7115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毕业论文71156(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学生毕业论文(或设计) 论文题目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姓名彭文成学号270301141所属系部园林系专业园林技术指导教师胡利珍完成时间2010年 6 月14 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或设计)成绩评定表论文题目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作者姓名彭文成所属专业、年级07级园林技术字数7658定稿日期2010-6-14内容摘要全文首先突出了居住区绿化在当前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居住区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道出了当前居住区绿化设计中方方面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针对这一情形,列出了居住区绿化设计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及居住区植物配置的要点,最后适时为延伸绿化空间提出可行之法,体

2、现居住区绿化设计的重要意义。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 答辩委员会考评小组评语答辩组长: 成绩最终评定等级答辩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目录摘要4前言41 居住区绿化的重要作用41.1 绿化作用的具体表现41.2 植物布置结合赏景功能经济42 居住区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52. 1. 绿化用地或绿化率“缩水” 52. 2. 绿化设计中忽略“以人为本”52. 3. 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严重失衡 52. 4. 选用树种、花卉不当 52. 5. 滥用园林雕塑小品 62. 6. 各园林要素与居住楼体风格及人文环境难以和谐统一63 居住区绿化设计应遵循的规则63.1. 居住区绿地中设置适度游憩空间63.2. 植物

3、布置结合赏景功能经济63.3. 发展垂直绿化63.4. 注重建筑空间尺寸74 居住区绿化中的植物配置74.1. 考虑住宅楼的布局74.2. 考虑住宅楼的采光74.3. 妥善安排居住区内的生活杂务用地74.4. 居住区设施等合理布置85 绿化空间的延伸85.1.开拓垂直绿化,走立体绿化之路85.2.营造屋顶花园,开辟绿化新空间85.3.充分利用空间,大力发展阳台和棚架绿化96 结论9参考文献10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摘 要】全文首先突出了居住区绿化在当前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居住区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道出了当前居住区绿化设计中方方面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针对这一情形,列出了居住区绿化设计应遵循的一

4、些原则及居住区植物配置的要点,最后适时为延伸绿化空间提出可行之法,体现居住区绿化设计的重要意义。【关键词】 居住区;设计;绿化前 言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提高设计水平,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1 居住区绿化的重要作用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

5、,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居住建筑本身,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居住区绿化起着重要的作用:1.1 绿化作用的具体表现 以植物为主的居住区绿化,不但能净化空气,吸收噪音,调节气温、改善小气候、而且花草树木的巧于布置,以及少量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既软化了生硬的建筑,又美化了居住区的面貌。1.2植物布置结

6、合赏景功能经济居民区绿化可选择好看又实惠的植物进行布置,使观赏、功能、经济三者结合起来。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下,组织、吸引居民的户外活动,使老人、少年儿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进居民间的互相了解,和睦相处。由此可见,居住区绿化对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面貌的美化以及对人们心理的良好作用都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升,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 居住区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2.1绿化用地或绿化率“缩水”这是现在房地产业存在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由于历史的或现实的种种原因,不少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国家或地方规定

7、的标准,比如,合理的居住区绿化用地约占居住区总面积的60,绿化率的标准不能低于37,而不少居住区却达不到这样的标准。2.2 绿化设计中忽略“以人为本” 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在景观设计上较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园林绿化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

8、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小到每一个细节都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3 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严重失衡 目前,许多园林绿化者或决策人员的园林植物造景意识不强。在少得可怜的可绿化空间里,不是以植物造景为主,却硬是加上亭台楼阁,假山叠石等无生命的景观,使城市中本已严重失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严重失衡。他们没有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设计,没有考虑城市绿色空间应具有的多样化功能而是注重美观和造价以求较高的取费标准,注重硬质景观在图纸上的丰富表现,以求迷惑市民和迎合房地产商的求快、求新、求超越的心态。片面追求硬质景观的结果,使人们所期望的自

9、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社区氛围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2.4 选用树种、花卉不当 居住区绿化要适地适树,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和花卉。不但可以降低绿化费用,而且还有利于管理养护。居住区植物配置应注重乔、灌、草复层结构植物群落的建成,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发挥生态效益和功能,增加生态作用。居住区绿化在强调平面布局的同时,还要在垂直空间上注重乔灌木与地被植物及草的分层结构搭配,这样既有利于植物的抗逆性。又达到了多样化的生态效应,在总体布局中应与整个大范围空间环境取得一致,形成以小见大的生态系统平衡特性。多采用藤本植物和各式花卉进行墙面、阳台的绿化、彩化,并且充分利用花卉的各种造景形式来点缀,丰

10、富居住区内空间景观,营造舒适怡人、自然和谐的生活空间。 2. 5 滥用园林雕塑小品 园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居住区内很普遍,在小区绿化中,如果合理地设置一些园林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意境的作用。但我们可以常常见到,一些居住区内滥用园林小品,或者排成一行似展览会,没有主次节奏或者与环境格调不一致,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割裂感;或者粗制滥造,毫无观赏价值的意境美。居住区内园林雕塑小品的选择要从题材、质感、质量、姿态、摆放位置等方面推敲,尤其在园林雕塑小品的取意上要下功夫。 2.6 各园林要素与居住楼体风格及人文环境难以和谐统一 当前一些居住区绿化忽略了这一点,更有甚者,盲目遵循“什么

11、时尚造什么,什么好看建什么”的原则,东凑西拼的各种园林绿化要素风格不一致,结果使环境反而显得杂乱无章,不成体系,对居民的身心造成伤害。当然,有正确的绿化方法和措施还不够,要使已建好的居住区绿色环境得到长久的维持,稳定生态系统,还需要每一位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因此,提高居民的绿色环保意识,加强园林科学知识普及,成为居民区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的必要保障。 3 居住区绿化设计应遵循的规则 3.1 居住区绿地中设置适度游憩空间居住区绿地中需要有一定的游憩空间,需要为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儿童设置一定的活动面积,有居民散步游览的道路,可活动的铺装场地、游戏场和简易安全的活动设施,适当安排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

12、服务内容。3.2 植物布置结合赏景功能经济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应根据居住环境的功能要求,按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等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要考虑植物之间组合平、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和形态,并注意意境,要与住宅建筑、道路、建筑小品等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配置方式应丰富多样,既要符合发挥绿化功能的要求,又要符合为居民创造富有生活气息的绿色环境的要求。居住区绿地不仅要有足够的绿地面积,还应有足够的绿色量,在单位面积上拥有最佳的叶面积指数、绿色体积量,充分发挥植物生态效益,便于居民游憩活动,避免过多使用绿化效应相对较小的大草坪,或以单调树种排列的树种。3.3 发展垂直绿化 充分利用有限的绿地面积和空间进

13、行垂直绿化,在可能条件下进行屋顶绿化,增加绿化的空间层次和绿色量,有利与改善和提高居住区小气候环境。3.4 注重建筑空间尺寸 居住区绿地规模有限,功能要求不同与城市公园,设置的建筑小品体量不宜过大,否则与建筑环境的空间尺寸不相称,其设置的数量也不宜过多。 4 居住区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按照居住区绿化设计的总体构思,居住区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应以下原则:4.1 考虑住宅楼的布局:宅旁绿地的面积和布置方式,受居住区内建筑布置方式、建筑密度、间距大小、建筑层数以及朝向等条件所影响。一般周边式布置的建筑之间,除道路外,常形成建筑前后狭长的绿化地带。行列式建筑能使住宅争取到较好的朝向,因此是当前采用较多的住宅

14、区规划形式。按照这种住宅楼的布置行列式地种植乔、灌木,虽能节省投资,但比较简单、呆板。近年来,很多物业化管理小区相继建成,小区内配置设施完备,并且预留了足够的绿化空间,对这种布置的住宅区多采用楼间组团绿化形式。绿化设计者应根据小区内不同的设施,将绿地自然贯穿、配置在其中,使绿化配置的更自然、协调一些。此外,还有混合式布置的建筑,点状布置的建筑,及绿地布置也应与建筑布置相协调。一般来说,建筑密度小、间距大、层数高则绿地面积大,反之则绿地面积小。4.2 考虑住宅楼的采光 宅旁绿地应当尽量集中在向阳的一侧。因为住宅楼朝南一侧往往形成良好的小气候条件。光照条件好,有利于植物生长,可采用丰富的植物种类,但种植要注意不影响室内的通风和采光。种植乔木,不要与建筑距离太近,在窗口下也不要种植大灌木。住宅北侧日光不足不利于植物生长,可将甬路、埋置管线布置在这里。绿化时,应采用耐荫植物种类。另外,在东西两侧可种植高大乔木遮挡夏日的骄阳,在西北侧可种植高大乔木以阻挡冬季的寒风。科学实验证明,乔木周围温度冬高夏低,比较稳定,所以,宅间绿化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要以乔木为主。对于那些有电线、电话线、热力、煤气管道通过,不适合种乔木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