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99363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732868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99363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浅谈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99363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浅谈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99363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浅谈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99363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浅谈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99363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9936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99363(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过程中幼儿进行的是自主、自愿、自由、自我满足的活动,游戏可以令幼儿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又使幼儿在生理、心理上得到发展;游戏还能激发幼儿产生探索愿望,正如维果斯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手指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自然也具有以上特征,而简单易学、有趣实用是手指游戏本身的特点。手指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人的器官手指不断变化所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是促进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有效手段。手指游戏不仅仅是通过手部动作和语言去构造游戏情境,进行表现、想象、创造开展的游戏活动;它还伴有好听有趣且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幼儿边说边活动

2、手指,既促进幼儿口语的锻炼,又兼顾手指运动,促进手口一致。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手是身体的大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解放孩子的双手”这一理论。这些都充分说明,在婴幼儿时期循序渐进地让幼儿做手指游戏,可以激活幼儿大脑皮层的许多神经细胞,从而刺激他们大脑更好地发育。对于婴幼儿来讲,手指的活动就是大脑的体操。活动手指大脑就可以得到锻炼。手的动作与大脑的发育有着极为密切和重要的关系,对幼儿的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等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助益。二、手指游戏的表达功能: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能力语言是思维的物质

3、外壳,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工具。在趋向国际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当今世界,人与人的距离缩短了,交往增多了,语言智能的发展对一个人的成功显得更加重要。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所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智能,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确实如此,就像木工需要亲自尝试才能掌握刨子的用法,裁缝需要经常练习才会熟练使用缝纫机一样,孩子只有在大量的言语交际的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这种交际工具。而手指游戏就可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它通过儿童的言语和手部动作去构造一个游戏

4、情境,它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每一个都伴有朗朗上口的儿歌、顺口溜、说唱等,每一个都节奏鲜明、饶有趣味,都特别为幼儿所喜欢。刚入园的小班孩子还不大会讲普通话时,我们指导他们玩捶一捶 拍一拍:小朋友边弯大拇指边说“小一睡”;弯食指说“小二睡”;弯中指“小三睡”;再逐一翘起各手指“小一到,小二到,小三到,小四到,小五到”这则手指游戏儿歌非常简单,多为反复句,孩子们在不知不觉玩手指的过程中就学会了“一、二、三、四、五,睡,到”等的正确发音。我们和孩子一起玩小熊:小熊小熊圆圆脸,一步一步爬上山,叽哩咕噜滚下来,呜呜呜呜哭起来,不要哭,不要哭,小熊小熊笑起来。这则手指游戏的儿歌节奏明快韵律优美,内容贴近幼

5、儿生活经验,孩子们边表演边说唱,在浓浓的兴趣中发展了语言智能。有的手指游戏还涵盖了大量的动物名称。如我的小手真灵巧:一只小狗汪汪叫,两只小兔跳跳跳,三只孔雀真骄傲,四只小鸟飞得高,五只小猫喵喵喵,六只大象在洗澡,七只乌鸦吃面包,八只小鸡啄樱桃,九只小虫在吃草,十个小孩哈哈笑。还有的手指游戏蕴涵丰富的语言刺激。如乐器房里有声音:小朋友,听一听,乐器房里有声音。小扬琴,叮叮叮,敲一敲,哆来米。小唢呐,像喇叭,吹一吹,来发啦。小沙锤,沙沙沙,抖一抖,发索啦。小铃鼓,像圆盘,摇一摇,啦啦啦。手风琴,真有趣,拉一拉,发索啦。大钢琴,多神气,弹一弹,索啦希。小朋友,快快来,跟着音乐舞起来,哆来米发索啦希哆

6、,哆希啦索发米来哆。这些既训练了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还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节奏感,丰富了孩子的语言感受性。可以说,手指游戏提供了一种宽松、真实丰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儿歌领域的知识含量,丰富了幼儿的词汇,使他们的语言水平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促使了孩子语言感受性得到充分发展。五、手指游戏的交际功能:有助于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好品质”。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像个小太阳,走出家门后胆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较弱。而我们开展的手指游戏就是营造了一种

7、轻松、随意、无拘束的氛围。老师鼓励幼儿自己找玩伴,自己在游戏中去协商、配合、互助,去友好相处,去学习合作。比如手指游戏小动物做游戏,需要孩子们俩俩结对,来玩这个游戏。你拍一,我拍一,小鸡小鸡叽叽叽。你拍二,我拍二,小兔小兔跳跳跳。你拍三,我拍三,孔雀孔雀飞飞飞。你拍四,我拍四,小狗小狗汪汪汪。你拍五,我拍五,螃蟹螃蟹爬爬爬。比如手指游戏炒黄豆、推磨等,需要两个同伴之间进行协商,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会体会到只有两个人配合默契共同合作,游戏才能顺利进行。而编花篮、堆馒头、捉蜻蜓、石头、剪子、布等游戏,则需要更多伙伴的配合。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他们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学

8、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并且有机会对那些“处于沮丧或不幸状态”的伙伴给予帮助。综上所述,将手指游戏运用于小班幼儿教学活动组织中,既有其可行性也有可操作性,它对教师在组织小班幼儿进行教学活动时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对幼儿自身能力的发展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是一种值得推广和运用的游戏教学方式。因此,将手指游戏与幼儿一日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教育价值,发挥其教育功能,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快更好更开心地成长!一、问题的提出: 手指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它是指幼儿边说儿歌边用手指做出缠、绕、张、合等各种模仿动作,它能调动幼儿听、说、想等各种器官,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及手眼的

9、协调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我们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在3-4岁之间,而这一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词汇量迅速增多,而幼儿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作为教师就要抓住这个时间关键期,对幼儿进行能提高语言能力发展的适时的教育;其次手指游戏作为操作性游戏的一种,具有有趣好玩并同时能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促进大脑与手部神经协调,促成手口一致的特点,加之手指游戏又简单易学,琅琅上口,深受幼儿的喜爱,非常适合小班幼儿以表象记忆的特点,运用手指游戏可以在幼儿记住儿歌的同时理解了儿歌,更加加深了记忆,提高了语言能力。本文尝试以手指游戏的特点及功能着手,小班幼儿的生理、心

10、理发展特征入手,通过手指游戏在小班幼儿活动组织中的运用,探索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 二、具体实施情况: (一)课题初我们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了调查,并制定如何开展小班手指游戏的相应计划。 1、从书上、网上搜集、筛选国内外适合小班幼儿的手指游戏。 我们先翻阅幼儿园的书籍如手指游戏大全等,从中选择了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手指游戏,如:毛毛虫春天的太阳小老鼠,其次我们查阅一些网站,收集了一些比较耳闻目染的幼儿童谣儿歌,这些童谣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如:看大戏等,还收集了一些国外的手指儿歌,让幼儿来进行欣赏学习。 2、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初步学习手指游戏的相应计划。 我们小组全体成员学习

11、了相关的不同的中外理论书籍,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学习手指游戏计划:首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手的结构,先从认识各个手指的名称入手,逐渐向生活常规培养、教学辅助转化。其次通过磁带的播放,教师的生动语言朗诵,不仅让幼儿享受了语言的美,体验了儿歌的亲切及可爱,也因此更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对手指游戏又有了更深的喜爱,在情感中真正得到了学习语言的快乐。第三教会幼儿边说边做,再配上相应的音乐,听音乐时,既锻炼了他们的听力,又陶冶了情操,边说边做,锻炼了他们的大脑,又培养了他们的手口一致性,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二)、通过手指动作,辅助的肢

12、体语言及音乐背景来提高幼儿学习手指游戏的兴趣,初步提高语言能力。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以后,幼儿的模仿能力有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发展,因此让幼儿学习的儿歌可以加长,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开始借助于四肢、体态、表情等,但仍以手指的动作为主。手指儿歌与生活密切相连,能规范幼儿的活动规则,如加上音乐,让幼儿边听边说边做,这样,听音乐时,既锻炼了他们的听力,又陶冶了情操,边说边做,锻炼了他们的大脑,又培养了他们的手口一致性,在幼儿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帮助。 (三)对手指游戏所需的内容、材料多元化的进行收集、供幼儿实践学习操作。 1、内容的多元化 陈鹤琴先生的主张,他提

13、出儿童有好动心、好模仿、好奇心、游戏心等心理特点,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我们应当为我们的孩子们来创造适当的环境、适当的多元化的内容来丰富手指游戏的运用及操作学习,使他们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共同提高。如:包饺子活动,这个活动源于幼儿中午吃的饺子,我们一起尝试包饺子,让幼儿把小手摊开,咱们来包饺子吧,幼儿对这些手指游戏爱不释手,动手操作兴趣提高了,经常在课后与同伴一起游戏,即使幼儿的语言能力提高较快,又丰富了幼儿的课余时间。2、材料的多元化 新鲜的材料会激发小班幼儿的兴趣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因此在手指游戏教学中我们也尽量避免材料的单一提供。如在

14、王老先生有块地中,我们不仅引导幼儿通过手指游戏来进行学习,我们还为他们准备了图谱,在图谱上我们根据儿歌内容画上了形象生动的实物,使幼儿学习起来更容易。我们还运用手偶穿插到游戏中,使幼儿的学习更生动。 3、教学形式多样化 (1)游戏化 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总是喜欢嬉戏的,在游戏中幼儿能自由的无拘无束地投入和参与。对于小班幼儿来讲,他们的一日生活更是具有游戏化的特点,他们的各种教学活动也应富于游戏化的特性。 (2)情景化 手指儿歌形象生动,有助于幼儿判断自身行为的对与错,而情境手指游戏教学是一种十分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儿歌之前,为幼儿创设学习儿歌的适宜情

15、境,让幼儿在学习之前处于一定的情境,让幼儿有更多的想游戏的意愿。唱大戏的活动中,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兄弟(唱大戏),咯吱一下(停顿,突然把手伸到孩子脖颈处,咯吱一下,以后每次孩子都会惊喜地等着这一时刻)我用积木搭成一个小舞台,用布做个小木偶等等,模仿看戏的情景,做看戏的动作,孩子们观察之后,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来尝试做游戏,很好的激发了他们对学习手指游戏的兴趣与语言的发展。 三、小结。我们充分证实了通过手指游戏的学习能较好的发展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并在小班实验班开设的有效性较好。幼儿对手指游戏有了较多的认识,发现了学习手指游戏的乐趣,在游戏活动中也能与同伴之间运用手指游戏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增强了同伴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锻练了幼儿手的灵活性、协调性,使幼儿的大脑得到了发展,语言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实践也证明小班幼儿学习手指游戏的兴趣较高,在激发幼儿学习手指游戏兴趣的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互动能力、语言能力,幼儿学习手指游戏的兴趣、模仿能力、身体表现动作、与音乐的配合能力、记忆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