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州市小型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732812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广州市小型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广州市小型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广州市小型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广州市小型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广州市小型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广州市小型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广州市小型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年论文院 系: 工商管理系 专 业: 物流管理 学 号: 408040213 姓 名: 冯国建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2011 年 8 月30日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教务处 制 学年论文成绩评定表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约150字)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摘要”标题两字用三号粗黑体,摘要内容用四号宋体;正文标题为小二号粗黑体,正文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1.5倍行距;用A4纸打印一份;3、 装订按以下顺序进行:封面、成绩评定表、中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摘要:ABC管理法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而且很有越果的方法但是关于其 中的分类比例和分类数目,理论上和实践中是多种多样的,缺乏一个

2、具有坚实经济理论支持的用指导实践的理论标准。ABC分类管理应遵循基泰原 则,为其提供帕累托最优理论的坚强支持,确定出关于ABC分类管理的最优分类数目、最优比例和最优管理重点的理论标准。本文通过分析 A B C分类管理模式的缺点, 引入备件管理的时间因素, 根据备件时间需求特征对 A B C分类管 理模式进行修正, 并提出以生命周期和核算周期为前提、 以使用成本为依据对备件进行分类管理, 以弥补传统A B C分类管 理的不足 。 关键词:A B C分类管理 生命周期 成本控制帕累托景优标题备件是存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库存备件是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然而备件库存会占用大量的资金, 甚至有些备件

3、还没有投入使用就已经“ 报废” 。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设备更新速度加快 ,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备件管理中常用的A B C分类管理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本文通过对 A B C分类管理实施过程的研究, 理清AB C分类管理的思路, 在此基础上试图寻找一种弥补传统 A B C分类管理模式缺陷的方法, 以降低企业备件的库存成本。 一、备件管理存在的问题 任何库存备件本身都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 然而, 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库存备件 , 一旦设备发生故障, 设备会因备件短缺而停摆, 企业的生产水平必然受到影响, 甚至出现生产停滞。 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同时降低备件库存成本, 是备件管理不变的追求目标。

4、根据备件的价值对备件进行分类管理, 从而控制备件库存成本的A B C分类管理, 是许多企业进行备件管理最常用的方法。 但是从实践来看, 一些企业在实施 A B C分类管理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A B C分类管理备件的核心是对不同价值的备件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 对高价值备件采取严格控制的方式, 从采购存储一直到最终的使用或者报废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 力争将库存的数量降到最低, 从而降低高价值备件的库存成本而对于较低价值的备件则采取简化管理流程,采用批量采购和存储的管理方式,努力降低该类备件的管理成本和采购成本, 从而降低低价值备件的库存成本。 然而, A B C分类管理备件的多种价值衡量方式

5、都明显地存在一个缺陷,即缺乏对备件时间因素的考虑。 备件的时间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备件的生命周期; 二是备件的成本核算周期。 这两方面时间选择的不同会导致 A B C分类管理的结果也不同。 例如, 一些耐耗备件的生命周期较长, 可能在一年甚至几年中都不会投入实际使用, 而备件的成本核算周期较短, 则这类备件根本不需要存储 ; 如果成本核算周期较长,则易耗备件的消耗频率和消耗值总额又会很大, 而这类备件的单价一般都比较低, 从而误导管理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低值易耗备件上,而忽略了对高价值备件的管 理。 由此可见, 传统的 A B C分类管理未能考虑时间因素的影 响, 忽视了备件需求的时间特征

6、 , 所以不能客观地反映根据备 件价值进行分类管理的思想。 二、 备件需求的时间分析 时间因素对备件管理策略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只有了 解不同备件的需求时间差异,才能制定出合乎实际的备件管 理策略。 1 备件库存的需求时间研究状况。 目前, 国内外有关备 件库存的研究较多,有些学者提出根据备件的周转速度对备 件进行分类管理。 虽然不同学者提出的理论略有差异, 但是基 本思想是相同的, 即需求量大、 周转速度快的快速流动备件价 值通常比较低, 这类备件的报废概率较低, 企业很容易管理控 制; 而单价高、 周转速度慢的慢速流动备件通常对生产的影响较大, 报废概率较高, 所以慢速流动备件的沉没成本较

7、高, 企 业应将该类备件作为备件管理的重点。 根据周转速度进行分类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 统 AB C分类管理忽视时间因素的缺陷, 该理论更加关注备件 的沉没成本和备件的单价 , 但是忽视了备件的使用成本。 更重 要的是 , 周转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的备件消耗, 但是该理论并没 有提出单位时间的选择方法, 单位时间由管理者确定, 导致人 的主观性在备件的分类中仍占有支配地位,难以客观地反映 以价值为基础的备件管理思想。 2 A B C分类管理的需求时间分析。对于任何企业来说, 只要设备在运行 , 就有可能产生对备件的需求。 如果设备永远 不停地一直运行下去, 设备上的任何一个部件都会产生损耗

8、, 直到最后被新的备件代替,而新的备件在投入运行以后也会 在长时间的损耗后再次被新的备件代替, 周而复始, 形成一个 替换周期备件的生命周期。 在备件的生命周期内企业对新备件的需求为零,而在跨 越备件生命周期后对新备件的需求大于零。 因此, 备件生命周 期和备件需求数量之间的变化受到备件成本核算周期的直接影响。 如果以一个会计年度为核算周期, 那么不同备件的需求时间函数存在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备件的生命周期小于一年, 备件需求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见图 1 a ) , 这种备件就是快 速流动备件; 第二种是备件的生命周期大于一年, 在一年内的 需求为零, 在第二年或者多年以后 , 该种备件的

9、需求为一固定量( 见图 1 b ) , 这种备件就是所谓的慢速流动备件。 由上述分析可知, 以备件的生命周期和核算周期为前提、以备件的使用成本为依据进行分类管理更符合以价值为基础的分类管理思想。 快速流动备件由于生命周期较短, 在核算周期内使用成本的计算及其分类管理都比较容易做到。对于慢速流动备件 ,企业可以在其生命周期内将单价分摊到每一个核算周期内,然后以分摊到每一个核算周期的成本为使用成本进行分类。 分摊成本较高的慢速流动备件应该属于 A类备件 , 而那些生命周期较长、 造成分摊成本相对较低的备件就属于 B类或者 c类备件。对 A类慢速流动备件需要实行重点管理; 而 B类和 C类慢速流动备

10、件由于生命周期较长 , 报废概率要远远大于 A类慢速流动备件 , 企业对这类备件应该掌握获得渠道 , 在具备一定的可得性的基础上, 甚至可以不库存备件。 三、 改进后的 ABC分类管理备件模式的具体实施 1 建立完善的备件消耗时间记录。 完善的备件消耗时间记录能够确认备件的生命周期 ,推断备件的未来需求量和应该保持的库存量。 对于慢速流动备件, 生命周期往往是很难确定的, 但是可以通过备件运行状况的记录、 备件特征以及设备的维修周期与记录等推断其生命周期。 2 根据备件历史消耗记录和备件的生命周期选择合理的备件成本核算周期( 许多企业往往将会计年度作为成本核算周期) , 以分摊到每一个成本核算

11、周期的使用成本为依据对备件进行 A BC分类管理。这种利用备件使用成本进行分类的管理模式可以消除人为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 同时, 将备件价值在生命周期内分摊的做法又可以消除备件单价对分类的误 导。 3 根据上述分类, 对不同类别的备件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 企业将管理重点放在对 A类备件的管理上 , 对于 B类和c类备件主要是控制备件的采购批量和采购周期等。 另外, 对于划分在B类和 c类的慢速流动备件, 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 , 从而加快备件的周转速度, 有效地降低备件的库存成本( 见 图 2) 。鉴于我国物流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与其他企业合作 : ( 1 ) 与当地

12、企业实施备件互动合作机制, 并与供应商共同管理库存。 一般来说, 许多行业在地域方面有一些集聚的特征 , 这类企业在设备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共性 , 许多主要备件都可以互换。 企业可以根据共同的需求, 通过备件互动合作协议的方式 , 分别存储不同的慢速流动备件。 同时由当地的行业管理协会协同行业内企业共同与供应商签署备件管理协议, 运用 V MI 方式管理备件。 所发生的费用尤其是备件报废造成的损失 , 由双方共同承担。 这种方式普遍适合各种备件。 ( 2 ) 寻求第三方备件储存销售公司。 因为备件储存销售公司同时面对多家企业,所以专业备件管理公司的备件流转速度更快 , 采购成本 、 沉没成本和库

13、存管理成本都相对较低。 然而, 备件储存销售公司往往更加注重通用性较强的备件, 因而依靠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过, 随着经济的发展该方式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3 ) 利用 I NT E RNE T网络系统, 建立备件共享网络 。 与前两种方式相比较, 该方式的优势在于互联网更加灵活, 同时能够实现跨地区、 跨行业协作; 缺点是这种备件共享的约束体制较弱 , 有时并不能及时寻找到需要的备件 , 备件需求响应的速度得不到保证 。 事实上 ,基于时间因素的 A B C分类管理备件的模式更加符合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思想,但是企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克服“ 自己控制备件更加稳妥” 的传统观念, 并

1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既保证生产需要, 又控制备件管理成本的最终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赵振峰、陈 荣秋、崔南方 流程式生产企业备件两级存储模式研究工业 工程与管理 , 2 0 0 4 ; 6 2 胡军、尹迪、罗兵 基于ABC分类的备件多阶段多类别分类法 物 流 技 术 。 2 0 0 9 : 1 1 3 熊素宜 ABC 存货管理之应用分析 金融经济 , 2 0 0 9; 1 0 一什么是零库存 “ 零库存 是一个引进概念,源于 2 0世纪下半叶日本的 J IT 0 u s t i n t i m e ) 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或者库存量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是在当时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多样化、 多变化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就是零库存管理最大的受益者,同时也是零库存独特优势的实践证明人。随着零库存管理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成功实施, 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加入到实行零库存管理的行列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零库存管理已经在全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