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俊:读出自己来——我教《望海潮》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27388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俊:读出自己来——我教《望海潮》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田俊:读出自己来——我教《望海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俊:读出自己来——我教《望海潮》(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田俊:读出自己来我教望海潮高二下期的开篇本是从戏剧开始的,从窦娥的喊冤哭诉开始,从长亭送别开始的,可是我却选择了从宋词开始,这或许是很多人的选择。宋词,是从柳永的望海潮开始的,从婉约词开始的。怎样来解读这篇词作呢?我在阅读该词时,发现了词人在谋篇布局和遣词用句上的良心,于是何不就从局和句上入手,展开一番阅读之旅呢?从“局”上看,紧抓一个“繁华”,即可;从“句”上看,则要用想象和联想的思维方式,去咬文嚼字,去焐热每一个字词,即可。讲“局”,实则是教学生如何作文,如何谋篇布局,这里要归结到“点染”一法上去。要让学生体味出词人是如何演绎杭州的“繁华”的,其实这就是我们常常讲到的“演绎”,这是语文作为

2、一门学科,应该具备的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任何文学作品均是“情动乎中而发乎声”,所以诵读是读诗词的最好方法了。我一上来就让学生读了一节课,就望海潮一词。学生在熟读之后,后面的解读就水到渠成了。我一问杭州繁华何在,你看到了吗?在哪里啊。学生们脱口而出,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滔滔不绝!我说,你能否概括一下,看看词人是从哪些角度来展现的。即完成了从“演绎”到“归纳”的过渡,也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对句子的赏析。有人说,读诗读词就要不求甚解,实则不然,读诗词更要斟字酌句,细细咀嚼,方能体味其中滋味。诗词浓郁,非如此方可,体会词人的用心。本词中的每一句都各有特色,如第一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

3、万人家。一烟一画,遥看春色近却无的情态出来了,柳叶的嫩黄,桥的精致,春风扶柳,画桥流水人家的画面美出来了,仿佛我们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幅弱柳扶风,小桥流水,佳人伫立桥中央凝思的优美画卷;风帘翠幕,四字,又在写什么呢?写风吗,也是,但不全是,写帘吗。也是,但不全是;那到底词人的用意何在呢?他为何会把自己的眼光聚集当一张飘动的帘幕之上呢?不知你是否凝视过风中帘幕呢?风中的帘幕,一动一静,时起时落,多么的慵懒,多么的惬意,多么的自由,这不是在写帘幕之内的人的惬意生活吗?参差十万人家,这是在从宏观上写人,前面是从微观上写,就这一句话,其中有多少词人的心思啊,动静,宏观微观,远望近观,只为一个人烟繁盛,生活

4、雅致惬意的杭州。下面的每一句话都沾满了词人的心血,所以,诗词是不能粗而化之地读的,得细细嚼。可讲到最后,讲到“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我们应该升华了,我自问,词人写作此词时,年仅16岁,难道仅仅为了投赠孙何而夸耀杭州吗?联想一下,16岁的柳永,当时风华正茂的年纪,正在赶往汴京应考,途径杭州的时事,以及此后柳永四次落地也一心想做步入仕途的愿望,我们可否斗胆,把词人对杭州美好描绘,假想成词人对自己人生蓝图的描绘,他也希望自己能想孙何治理杭州一样,应试高中,步入仕途,施展自己的一腔才情呢?古人,达者兼济天下,古代文人做官的目的很高雅,只为施展才华,一展抱负,那个时候升官和发财还没有划等号。我们为什么要读词?我给学生的答案是“了解自己”!每一首词里都有一个自己,16岁的柳永把自己对未来的憧憬,通过杭州之美展现了在我们面前;我们又是否能从16岁的少年对自己的期许,读出我们自己的未来。35岁的我教完本词,心中生出“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珍惜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