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2008考研有机化学综合复习[61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324755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版)2008考研有机化学综合复习[6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正版)2008考研有机化学综合复习[6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正版)2008考研有机化学综合复习[6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正版)2008考研有机化学综合复习[6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正版)2008考研有机化学综合复习[6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版)2008考研有机化学综合复习[6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版)2008考研有机化学综合复习[61页](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研有机化学综合复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2解释下列现象:(1) 为什么乙二醇及其甲醚的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 (2)下列醇的氧化(A)比(B)快?(3) 在化合物(A)和(B)的椅式构象中,化合物(A)中的-OH在e键上,而化合物(B)中的-OH却处在a键上,为什么?3下列邻二醇类化合物能否用高碘酸氧化,为什么?若能,写出反应的产物。 4写出下列化合物在酸催化下的重排产物,并写出(1)在酸催化下的重排反应机理。5醋酸苯酯在AlCl3存在下进行Fries重排变成邻或对羟基苯乙酮:(1) 这两个产物能否用水蒸汽蒸馏分离?为什么?为什么在低温时(25)以生成对位异构体为主,高温时(165)

2、以生成邻位7推测下列反应的机理:8RCOOCAr3型和RCOOCR3型的酯,在酸催化水解时,由于可以生成稳定的碳正离子,可发生烷-氧键断裂。请写出CH3COOCPh3在酸催化下的水解反应机理。9光学活性物质()在酸存在下水解,生成的醇是外消旋混合物。请用反应机理加以解释。 ()10观察下列的反应系列:根据反应机理,推测最终产物的构型是R还是S?11(1)某化合物C7H13O2Br,不能形成肟及苯腙,其IR谱在28502950cm-1有吸收峰,但3000 cm-1以上无吸收峰,在1740 cm-1有强吸收峰,H(ppm):1.0(3H,三重峰),4.6(1H,多重峰),4.2(1H,三重峰),1

3、.3(6H,双峰),2.1(2H,多重峰),推断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并指出谱图上各峰的归属。(2)苯乙酮与氯乙酸乙酯在氨基钠的作用下,生成一化合物A,C12H14O3,将A在室温下进行碱性水解,获得一固体的钠盐B,C10H9O3Na,用盐酸溶液酸化B,并适当加热,最后得一液体化合物C,C可发生银镜反应,分子式为C9H10O,请推测A,B,C的结构式。12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13写出下列各消去反应所生成的主要产物:14推断结构:(1)化合物A(C7H15N)和碘甲烷反应得B(C8H18NI),B和AgOH水悬浮液加热得C (C8H17N),C再和碘甲烷和AgOH水悬浮液加热得D(C6H1

4、0)和三甲胺,D能吸收二摩尔H2而得E(C6H14),E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显示一个七重峰和一个双峰,它们的相对峰面积比是1:6,试推断A、B、C、D、E的结构。(2)化合物A(C4H9NO)与过量碘甲烷反应,再用AgOH处理后得到B(C6H15NO2),B加热后得到C(C6H13NO),C再用碘甲烷和AgOH处理得化合物D(C7H17NO2),D加热分解后得到二乙烯基醚和三甲胺。写出A、B、C、D的构造式。(3)某固体化合物A(C14H12NOCl)和6molL-1HCl回流得到B(C7H5O2Cl)和C(C7H10NCl)。B在PCl3存在下回流后再与NH3反应得到D(C7H6NOCl),后者

5、用NaOBr处理,再加热得到E(C6H6NCl),E在5与NaNO2/H2SO4反应后加热,得到F(C6H6ClO),F与FeCl3有显色反应,其1H NMR在=78有两组对称的二重峰。化合物C与NaNO2/H2SO4反应得到黄色油状物G。C与苯磺酰氯反应产生不溶于碱的化合物H。写出AH的构造式。(4)一碱性化合物A(C5H11N),它被臭氧分解给出甲醛,A经催化氢化生成化合物B(C5H13N),B也可以由己酰胺加溴和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用过量碘甲烷处理A转变成一个盐C(C8H18NI),C用湿的氧化银处理随后热解给出D(C5H8),D与丁炔二酸二甲酯反应给出E(C11H14O4),E经钯脱氢得

6、3-甲基苯二酸二甲酯,试推出AE的各化合物的结构,并写出由C到D的反应机理。下列各对化合物哪些属于对映体、非对映体、顺反异构体、构造异构体或同一化合物。16 有一旋光性化合物A(C6H10),能与硝酸银的氨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B(C6H9Ag)。将A催化加氢生成C(C6H14),C没有旋光性。试写出B,C的构造式和A的对映异构体的投影式,并用R-S命名法命名。17预测下列化合物电环化时产物的结构:18某烃C3H6(A)在低温时与氯作用生成C3H6Cl2(B),在高温时则生成C3H5Cl(C)。使(C)与乙基碘化镁反应得C5H10(D),后者与NBS作用生成C5H9Br(E)。使(E)与氢氧化钾

7、的乙醇溶液共热,主要生成C5H8(F),后者又可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得(G)。写出(A)至(G)的结构及各步的反应式。19(1)14CH3CH=CH2进行烯丙基游离基溴代。反应产物是否有标记的H2C=CHC14H2Br?解释其原因。(2)下列化合物与HBr进行亲电加成反应,请指出它们的相对活性:(a)H2C=CHCH2CH3 (b)CH3CH=CHCH3 (c)H2C=CHCH=CH2(d)CH3CH=CHCH=CH2 (e)H2C=C(CH3)-C(CH3)=CH2(3)如果你想测定一个直立键Br和一个平伏键Br在SN2取代反应中的相对速度,你能否用以下化合物作对比: (1)顺和反-1-甲基-

8、4-溴环己烷 (2)顺和反-1-叔丁基-4-溴环己烷(4)画出下列各二元取代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 (1)顺-1-氯-2-溴环己烷 (2)反-1-氯-4-碘环己烷 (3)顺-1,3-二羟基环己烷 (4)顺-1-甲基-4-叔丁基环己烷 (5)反-1,3-二羟基环己烷20以下列化合物为原料合成指定的化合物(1)(2) (3) (4)21完成下列反应。(1)(2)(3)(4) (5) (6)CH3CH=CHCOC6H5 + HCN (A) (7)C6H5CHO+HOCH2CH2OH (A) ( 8) (9)(10)22甲基烷基酮和芳醛在碱催化时的羟醛缩合是在甲基处,而在酸催化时是在亚甲基处,例如: 试

9、解释这一现象。答 案1.2.(1)醇分子中的羟基是高度极化的,能在分子间形成氢键,这样的羟基越多,形成的氢键越多,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甲醚的形成导致形成氢键的能力减弱,从而沸点降低。(2)从产物看,反应(A)得到的是共轭体系的脂芳酮,而(B)没有这样的共轭体系。另外,新制的MnO2特别适于烯丙醇或苄醇氧化为醛酮,这可能与其机理和产物的稳定性有关。 (3)分子(A)不能形成氢键,羟基处于平伏键最稳定。分子(B)由于含氧原子,羟基可以采用形成氢键的构象使分子稳定,只有羟基在直立键上,羟基才可能与氧原子形成氢键。3. 高碘酸氧化邻二醇类化合物是可能是通过环状高碘酸酯进行的,二羟基必须处于顺

10、式才能满足氧化反应的立体化学要求。因此(2)和(3)不能被高碘酸氧化,(1)和(4)的氧化产物如下:4.该重排反应即是频哪醇重排,反应机理为:羟基质子化;脱水生成碳正离子;重排;失去质子得到酮。本题的关键点在于要考虑脱去哪一个羟基能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1)的反应机理为:(2)和(3)的反应产物分别为:5(1)邻羟基苯乙酮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小,100时在水蒸汽中有一定的分压,能用水蒸汽蒸馏分离出来。(2)邻羟基苯乙酮能形成分子内氢键而使体系稳定,是热力学稳定的,但生成它所需的活化能较大,是平衡控制产物,高温时(165)邻羟基苯乙酮是主要产物;生成对羟基苯乙酮时两个取代基没有空间位

11、阻,所需活化能较低,故容易形成,它是速度控制产物,在低温时(25)以生成对位异构体为主。78AAL1酯水解反应机理: 9 该水解反应的反应机理:10在Hofmann重排中,迁移的烃基的构型保持不变。原料和产物都是S构型,但原料是右旋,产物是左旋。11-1(1)C7H13O2Br,不饱和度为1,可能含C=C 、C=O或为单环分子。 (2)IR谱显示,该化合物不含-OH和C=C-H,即不是醇、酸类。 (3)IR1740 cm-1有强吸收,表明A可能为醛酮或酯;但该化合物不能形成肟及苯腙,那么它只可能为酯。(4)该化合物为酯,而不饱和度为1,那么它必不含C=C。(5)结合1H NMR数据和上述推论,可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1H NMR: 1.0 2.1 4.2 4.6 1.3 (ppm) (3H,t) (2H,m) (1H,t) (1H,m) (6H,d)11-2(1)化合物A(C12H14O3)的不饱和度为6,可能含有苯环、双键或环等。 (2)苯乙酮与氯乙酸乙酯在无水惰性溶剂中碱性缩合剂作用下,发生的是Darzens-Claisen反应:综上所述,A,B,C的结构式为:1213在多数情况下,Hofmann消去为反式消去-氢,但在反式消去不可能时,也可以发生顺式消去,但速度很慢。有-氢的叔胺-N-氧化物在加热时,分解为烯烃和N,N-二烷基羟胺,它是一种立体选择性很高的顺式消去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