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二建公路实务案例分析题(共17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324371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版)二建公路实务案例分析题(共1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正版)二建公路实务案例分析题(共1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正版)二建公路实务案例分析题(共1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正版)二建公路实务案例分析题(共1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正版)二建公路实务案例分析题(共1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版)二建公路实务案例分析题(共1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版)二建公路实务案例分析题(共17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背景资料:某工程项目,项目经理部为了控制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建立了工地试验室,制定如下管理制度:(1)项目经理部必须严格控制工程材料进场的质量、型号、规格。在供货商提供了材料检验报告后,方可与供方签订供应合同;(2)试验室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试验检验工作。业务上受上级公司中心试验室领导,同时还需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3)在施工过程中,试验室应按合同、规范或业主要求,分清与试验室试验检验的项目,并按相应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检验工作;(4)试验室对压实度检测、混凝土试件制作、测定混凝土稠度、测定沥青混合料温度等频率较高的检测项目,试验人员按规定的取样地点、时间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管理人

2、员进行15%频率的抽检;(5)试验室对试验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报告印成一定格式的表格,同时应有试验、计算负责人签字及试验日期;(6)对预制构件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检验出厂合格证,内容包括:构件型号、规格数量、出池或出厂日期。问题:1以上所列施工单位制定的原材料、构配件试验管理制度的(1)(5)条是否有不妥或不完整之处?请逐条说明,若有不妥或不完整之处,请指出改正。2请说出第六条中,检验后和安装后的管理制度的要求。参考解析:1第(1)不妥。项目在采购材料之前,材料采购部门应填写材料试验检验通知单交项目实验室,由实验室派人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货源处取样,进行性能试验,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与供应方

3、签订合同。第(2)不妥。除接受监理工程师监督和检查外,还有业主、质量监督站的监督检查。第(3)正确。第(4)不妥。抽检频率应为20%。第(5)不妥。试验报告还应有复核人签字,并加盖试验专用章。2检验后加盖检验合格章。安装后,在合格证上注明使用部位。背景资料:某西南地区二级公路位于山岭区,设计车速60kmh,路基宽度10m。施工单位通过招投标获得K0+000K10+000段施工任务。工程推进到当年4月,进入梅雨季节。由于进度要求,不许全面停工,项目部根据情况,决定按“雨期施工”进行组织部署,并提出以下工作安排及施工要求:(1)雨期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对选择的雨期施工地段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研

4、究,据实编制实施性的雨期施工组织计划。应修建施工便道并保持晴雨畅通。住地、库房、车辆机具停放场地、生产设施都应设在最高洪水位以上地点或高地上,并应远离泥石流沟槽冲积堆一定的安全距离。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期作业的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面水。应储备足够的生活物资。(2)K0+500K0+500段属填方路堤,原设计采用附近的轻度膨胀土进行回填,由于雨期施工,项目部要求,掺杂部分砂性土进行施工。(3)制定填挖方施工注意事项,其中包括:b)路堤应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应做成2%4%的单向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c)利用挖方土作填方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量过大无法晾干

5、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d)开挖土质路堑宜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排水纵横坡。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应沿坡面留30cm厚,待雨季过后整修到设计坡度。e)土质路堑挖应一步到位,一次性挖至设计标高,并在两侧挖排水沟。f)雨季开挖岩石路堑,炮眼应尽量水平设置。边坡应按设计坡度自上而下层层刷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问题:1膨胀土的特性有哪些?2补充雨期施工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3背景中第(2)条关于膨胀土填筑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指出背景中关于施工注意事项中错误之处。参考解析:1膨胀土系指土中含有较多的黏粒及其他亲水性较强的蒙脱石或伊利石等粘土矿物成分,且有遇水膨胀,失水收

6、缩的特点,是一种特殊膨胀结构的粘质土。2第条补充:应储备足够的工程材料。3不正确。因为膨胀土施工不适合安排在雨期施工。4b)每一层的表面,应做成2%4%的朝外的双向排水横坡。e)土质路堑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50c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挖到路床设计标高后再压实。背景资料:某公路工程H合同段,其中土方路基绝大部分是借土填方,路堤边坡高度20m,地面横坡大于12%,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1)土质分析:在K19+100K20+100处,本路段主要是粉质土,颗粒组成以小于0075mm为主,属于细粒土组,是较好的路基填筑材料。(2)压实机具的选择与操作:本

7、路段选用CA25D和YZT16型振动压路机组合碾压施工。施工过程中,压路机行走速度控制在24kmh。开始时土体松散,采用轻压(静压),然后用最大振动力进行振压,压力越大,压实效果越好。先压中间,然后向两边压实,并注意纵向和横向压实时的重叠,确保压实均匀。(3)试验路段的结果:在K18+100K18+200处,分别取三种松铺厚度20cm、30cm、40cm进行试验,试验路段测试结果最佳含水量为134%,其他指标均符合路基填筑要求,松铺厚度选用30cm。施工中施工单位准确放样,认真压实原地基后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法施工方案进行了路基填筑,填筑过程中每完成一层均检测了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

8、度、横坡、边坡几个项目,依此判断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在施工过程中遇雨,雨后检测填料含水量在15%17%范围变化,严格按压实质量控制进行施工,仍出现“弹簧”现象,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掺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最后如期完成路基施工进入路面基层施工工序。问题:1K19+100I20+100路段的土质分析是否正确?该土质能否直接作为路床填筑材料?2填料最佳含水量试验可以用哪些方法?简述各自的适用范围。本工程最适宜的方法是什么?3在填筑过程中施工方对碾压层做出的合格判断是否合理?为什么?4本工程出现弹簧现象的根本原因何在?处理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参考解析:1对土体粒组判断正确,但工

9、程性质结论错误,粉质土是较差的路基填筑材料。不能,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2轻型击实法、重型击实法、振动台法,表面振动击实仪法。各自的适用范围见下表。本工程最适宜的方法是重型击实试验。3不合理,因为检测项目不全,未测平整度。4局部含水量过高,超过最佳含水量(134%)两个百分点。不完全合理。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掺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过程中应该注意高填方路堤在施工中沉降时间的控制。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73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桥,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并作了以下主要检验内容:混凝土强度、T梁的宽度和高度、梁长、支座表面平整度

10、以及横系梁及预埋件位置。在质量控制方面,开展了主梁预制和现浇混凝土强度、支座预埋件位置、主梁高差、支座安装型号与方向等的控制。问题:1施工单位对预制T梁的实测项目是否完备?2在质量控制方面,还应开展哪些质量控制?参考解析:1不完备,还应检测跨径(支座中心至支座中心)。2预拱度和伸缩缝安装质量控制。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公路项目施工,工程内容含路基路面及桥梁一座,合同工期220天。 基础工程公司在进行北桥台扩大基础施工时,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条件不符,出现了较深的软基。通过设计变更,北桥台扩大基础改成了桩基础,由此导致北桥台基础施工时间延长30天,费用增加20万元。对此,基础公司向监理提出

11、工期索赔30天,费用索赔20万元。 路基施工接近尾声时,业主要求承包人仍需按原合同工期完成施工。承包人拟采取将路面基层与路面面层间的顺序施工调整为分两个施工段组织无节拍流水施工的措施(路面基层在两个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均为20天,路面面层在两个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均为10天),以期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施工。 问题: 1、指出图中“南桥台”与“北桥台”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工艺关系还是组织关系。计算“北桥台”最早开始施工时间指出关键线路。 2、基础工程公司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按合理的索赔程序,延期天数应为多少天? 3、计算分析路面基层与面层施工组织方法调整的可行性。参考解析:1、

12、(1)组织关系。工作之间由于组织安排需要或资源(劳动力、原材料、施工机具等)调配需要而规定的先后顺序关系称为组织关系。 (2)最早开始时间:第78天; (3)关键线路:1011(210天)。 2、(1)基础工程公司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的做法不妥当。 理由:与监理单位无合同关系,与施工单位存在分包合同关系,故应向施工单位索赔。 (2)填土和桥下部施工是平行作业,填土时间100天,桥施工工期是86天,因业主原因桩基变更延期30天,那么,桥下部施工工期变成的总工期变成116天,延期16天。合同工期为220天,网络图总工期为210天,而总工期变成226天,故:实际工期延长6天。 3、路面按路面基层

13、20天,20天2段,路面面层按10天,10天2段; 累加数列,错位相减,流水步距K=max(20,30,-20)=30; 流水工期为30(1010)=50; 路面可节约工期60-50=10天。背景资料:某二级公路全长6853km,施工期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全路段的土质有粉质黏土、砂性土。当地石灰产量很多。设计单位根据相关情况在路面结构设计中采用了石灰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基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基层。为了保证石灰稳定土基层的强度,施工单位对土质进行了改善,施工中还对压实度进行了控制,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在K30+500K37+800段发现已成型的石灰稳定土基层表面产生大量裂

14、缝。问题:1简述石灰稳定土基层产生的裂缝原因。2如果选用砂性土,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改善?3简述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主要防治措施。参考解析:1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有两类,即干缩性裂缝、温缩性裂缝。干缩性裂缝是石灰稳定拌和料由于水分减少而产生;温缩性裂缝是由于温差大而产生。2砂性土主要是塑性指数过低,可以加大石灰用量来进行改善;3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主要防治措施:(1)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2)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3)铺筑碎石过渡层,在石灰土基层与路面间铺筑一层碎石过渡层。(4)掺加粗粒料,在石灰土中适量掺加砂、碎石、碎砖、煤渣及矿渣。

15、(5)分层铺筑时,在石灰土强度形成期,任其产生收缩裂缝后,再铺筑上一层。(6)设置收缩缝,在石灰土层中,每隔510m设一道收缩缝。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F合同段湟水河大桥,上部构造为130m简支T梁,在两桥台处设置FD80型伸缩缝,设计伸缩缝宽度为4cm。桥面铺装采用10cm钢筋混凝土和6cm沥青混凝土。7月份完成梁体安装(本地气温情况是7、8、9月平均气温2530,年平均最低气温为-2)。梁体与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前,按设计尺寸和位置预埋了伸缩缝连接钢筋。由于正值高温季节,施工单位将伸缩缝宽度调整为6cm,将伸缩缝锚固件与预埋钢筋绑扎后浇筑填缝处混凝土,因工作面狭窄,采用插捣方法振捣,以确保伸缩缝后浇混凝土质量,最后铺沥青混凝土。问题:1伸缩缝装置的安装是否正确?为什么?2伸缩缝处的混凝土浇筑方式是否合理?参考解析:1不正确。由于安装伸缩缝时正值高温,伸缩缝宽度预留值偏大;伸缩缝锚固件应与预留钢筋焊接,不能绑扎连接。2混凝土应采用振捣棒振捣,插捣方式很难保证振捣密实。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