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藜《泥土》原文与赏析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2281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藜《泥土》原文与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鲁藜《泥土》原文与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藜《泥土》原文与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藜《泥土》原文与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藜泥土原文与赏析鲁藜泥土原文与赏析泥土鲁藜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鲁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这首泥土,是一首精粹的格言式的抒情短诗,也是鲁藜的一首代表之作。(一)全诗四句,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对一种人生状态的真实描摹。多少年来,总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刚有一点本事,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就孤芳自赏、自视特殊了。然而,现实世界并不欢迎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所留给社会的,也只是几句怀才不遇之类的感叹而已。在古代,确曾有怀才不遇的人。由于封建统治者的专制或者昏庸,曾使多少仁人志士空怀才学而报国无门啊!然而,现今的时代变了,身怀才学者有了广阔的用武

2、之地。在人民大众如火如荼的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时候,谁若依然在那里把自己当作珍珠来欣赏,谁就走入了人生的误区,也便必然会产生“被埋没的痛苦”。何以解脱?诗的第二节告诉了我们答案:“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这无疑是说,生而为人,无论才智高低、本事大小,都应投身到人民大众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业中去。而且,要甘于平凡,甘于牺牲,甘于奉献!这首诗写在抗日战争后期,鼓吹的是一种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阐发的是一种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理念。诗人鲁藜自幼“背井离乡,流落异邦”,于年回国。自此至新中国诞生共计年。年间,诗人扎根于生活的沃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在对这年的创作进

3、行总结时,诗人说道:“我这年间所写的诗歌与散文报告等,绝大部分是为祖国的命运而呐喊的,为民主根据地工农兵的英雄斗争而讴歌;也有一部分倾诉革命知识分子在时代的洪流里,在革命的熔炉里的内心的表现。”无疑,泥土一诗便是他所说的“内心的表现”之一。但是,他“表现”得并不枯燥:比喻和转折性结构的运用,“珍珠”与“泥土”的象征性对比,语言的平实与朴素,奠定了该诗在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正是由于哲理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该诗让每一位读到它的人都爱不释手,并且成了许多人的座右铭。(二)这是一首格言式的抒情短诗,充满了令人思索不尽的生活哲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诗人的自勉。同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对他人的善意的告诫,提醒人

4、们克服可能出现的高傲情绪,不要自视特殊,而要甘于平凡,不要考虑索取,而要多些给予。它宣扬的是一种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一种勇于牺牲小我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诗作写得平易亲切,既避免枯燥的说教,又屏弃华丽的装饰,比喻妥帖,使诗意在对比中获得了充分的表达。这是诗人鲁藜所写的泥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小诗,它通过泥土与珍珠的对比,善意的告诫人们,不要自视为“珍珠”闪闪发光,而孤芳自赏,要甘为“泥土”,永远谦虚谨慎,投入到人民大众的事业中去。在我们青年学生的人生历程中,就是要甘为泥土,再为珍珠。列宁同志说过:“在人民群众中,我们到底是沧海一粟”。骄傲、狂妄自大的人,实际上是愚昧无知、井底之蛙,只看到自己

5、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只看到天有一个井大,而不知道天外有天。这样的人只会自我炫耀,自我陶醉,争名逐利、患得患失,陷入个人利益的泥团,不能自拔。这样的人只会让人耻笑,被集体所唾弃。甘为泥土,这样的精神就会像珍珠般闪光。雷锋就是一个楷模,他曾说过:“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从小事做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甘当一颗螺丝钉,以他甘作泥土的奉献精神赢得人民的赞许,成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毛泽东为此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峰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耀眼的珍珠。我们作为青年学生,都是鲲鹏九万里,志在存高远,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在

6、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时,如果不切实际,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好高鹜远,光有远大的理想,不能脚踏实地的奋斗,就会使理想化为泡沫,使自己陷入无限的懊恼之中;反之,甘为泥土、铺路石的人,才能脚踏实地,具有朴素的思想,具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具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坚韧毅力,筑就一条希望之路。从我们身边来讲,丛飞也是一个甘为泥土的好典型,他作为一个普通歌手,并不是通过包装、炒作、作秀去成为一个歌唱家、明星,而是通过众多的义演和有限的商业演出筹集资金300多万元,无私的捐助给贵州山区178个失学或家境贫寒的学生,直到他因胃癌住院,不能去演出,还借了16万元,默默无闻的继续资助他们完成学业。由于丛飞同志表现突出,近年来,他先后被授予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中国首届中华慈善奖、中国第二届十大公益之星、2005年广东省十大新闻人物、深圳市文明市民和爱心市民等荣誉称号。他37岁短暂的一生像珍珠般闪闪发光。雷锋、丛飞就是我们身体力行的楷模,向他们学习,就能脚踏实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歌德说,“伟大的人物在限制中才能表现自己。”所以说,欲为珍珠,先作泥土,才有可能成为闪闪发光的珍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