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度春季学期七年级教学计划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22733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年度春季学期七年级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0学年度春季学期七年级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学年度春季学期七年级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度春季学期七年级教学计划(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度春季学期七年级教学计划2020学年度春季学期七年级教学计划李荣力为了有效地搞好语文教学工作,适应今年春季学期因为新冠疫情耽误的时间,在有效学校学习时间内搞好教学工作。学期初始本人认真分析教材,积极了解学情,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期课程目标以科学实践发展观为宗旨,踏实敬业。以新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理念依据,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效贯彻实践相关思想理念。以学科说明为导向,把握语文教学动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保证方向性的正确。以语文课本为主要参考,精讲课内经典文章,以课外阅读为辅,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体现大语文的理念,体现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二、学情分析

2、。成绩状况。根据上学期考试分析,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优等生中等生的比例较小,差生所占比例较大。分析其原因,语文能力水平较低。考试中,语文基础知识得分还可以,语文阅读及写作得分较少,或这是导致语文成绩差的主要原因。能力状况。据了解,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语文能力也较差。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很大力度的监督。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尤其贫乏,知识面窄。但大部分学生具备了课堂学习能力,能够认真听讲,自觉完成作业。三、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分析。本册书共设置六个单元。第一单元,学习杰出人物的杰出精神;第二单元,体现家国情怀;第三单元,讲述小人物的故事;第四单元,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华美德

3、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第五单元,从自然万物中感受作者情感;第六单元,学习探险与科幻作品。除了单元课文内容外,本书还推荐了两本名著阅读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自主阅读推荐的是罗广斌、杨益言写的红岩。通过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材课文设置容纳语文知识,综合体现语文素养的培养。而且各单元呈相连和递进的状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知识,符合学习规律。单元课文后的相关设置,紧紧围绕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是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四、提质增效的措施第一、体现大语文理念。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翻转课堂,注重学生的课

4、前自学和课堂展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积极讨论探究创新。让学生在自主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收获。第三、继续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不断改进,不断提升其效率。五、教学进度及活动安排1、掌握七年级下学期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2、背诵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及现代诗歌。3、学习教材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6、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六、教学检测及评价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

5、机,加大课堂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着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着,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七、学生辅导1、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继续推广每日一篇小楷的做法。让学生书写更加美观。3、尝试写周记。这样对提高语文写作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也便于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4、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培养文学兴趣。5、培养学生书写充满真情实感的记叙文的能力。6、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