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2020年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7322707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X 页数:4 大小:2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2020年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2020年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2020年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2020年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2020年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2020年整理).ppt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 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 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 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展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

2、等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导学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 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亲身实践、经历活动过程,初步认识角。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学生准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

3、些图形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教师出示课件)(长方形、正方 形、三角形、圆) 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呢? 说说你的理由.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是一类,圆是一类。因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的边都是直的,圆是 一个曲线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都有角,圆没有角)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探 究 1.找角直观感知角。自主发现 想:你身边的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也可以找找教室里的角) 学生汇报: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1,2,请你用手

4、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课件出示几个物体,让生仔细观察,找它们上面有角吗? (出示剪刀图)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 钟面上的角又藏哪儿啦?(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红领巾上的角呢?(课件展 示) 我们把上面的这些角请下来.原来角就是这个样子的。 2.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多媒体:从屏幕中的闹钟、折扇、剪刀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 )摸角并感知角. 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说说你的发现。 3)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1)让生摸一摸角,说说有什么发现? 角有个尖,很刺手。

5、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你能给他们起个名字吗?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顶点和边 看看这些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呢? 生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你能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吗? 学生活动,教师做好指导。 让学生说说角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三.点拨 教师点拨 课件出示(我们先画一点,这是它的(点出一点)再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这是它的, 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 为了便于区别角,我们还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一个小 “ )”线把两条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数字。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

6、作:角 1。(教师板书) 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 四.练 辨角。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 课本 63 页“练一练”中的第二题,你能从中找出角并标出来吗?试试看(学生自己先在书上指出,请一名 学生板演 集体讲评)。 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3,3)玩一玩,(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 教师出示活动角 师: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角,就藏在你们课桌里面,请你拿出来,玩一玩。在玩的过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老师指导。 生汇报交流。 角是有大小的。 师:你怎样使得角变大、变小? 生:我把角的两边拉开,角就变大,我把角的

7、两边合拢,角就变小。 师:角的两边拉得越开,我们就说,张口变大,相反,就是张口变小。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大,什么样的角 小吗? 生: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师:你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里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 4)、比一比 既然角是有大小的,怎么比较呢? 请同学们将自已手中的角固定好,然后同位的同学比一比,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指两名学生上前比,说说比的方法 老师小结比的方法:顶点和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比另外的一条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那个角就大。 观察我这儿的两个角(一个边长但张口小,一个边短但张口大),你们认为哪个角大? 学生讨论汇报 通过比

8、两个角。发现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如果我是角。 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学生介绍角。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六、拓 同学们,角的用处很大,角的秘密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找到更多的角,发现角更多的秘 密. 板书设计: 认识角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记作:1,4,读作:角 1,教学反思 新课改指出,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9、 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生活化,实用化。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的学习,同时关注到情感体验,知识的获得、以及能力的锻炼。现将本节课 教学中的一些设计思路分享给大家。 一、通过闪烁的角的图片入手,把学生带到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中去,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从而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通过初步认识角、找一找生活中的角,摸一摸角、画一画角、等一系列活动,目的是使学生把角的认识, 从感性认识抽象成数学模型,从而更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同时我在教学活动更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参与,信 息反馈,使师生在双边的交流中,不断

10、解决矛盾,使认识得到升华。同时在习题的设计上兼顾不同的难度,照顾 到不同的层次学生,尽可能体现课堂中的以人为本。 三、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角像嘴巴一样,张得越大,角就越大。进而得出角的大小与角边得长短无关,与角 的张口有关,迅速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同时在习题实践中,通过重叠的方法比较的角大小,浅显易懂学生易于 掌握。 本节课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学效果良好。当然,本节课的教学中 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变通能力,使课 上得更轻松有趣。学生回答问题语言不够完整,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完整地回答问题等等。,今后我将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路,客观的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便更及时地改正,同时多进行教学研修提高自己的综 合素质,使自己的课更具有趣味性和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