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7322674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21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整理).ppt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 1(3 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2(3 分)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ABBCCDD 3(3 分)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A抗氧化剂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4(3 分)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 点如表:,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甲 苯 的 沸 点 高 于 144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

2、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5(,+ 3 分)K2Cr2O7 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 (橙色)+H2O2CrO42 (黄色)+2H 用,K2Cr2O7 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中溶液橙色加深,中溶液变黄 中 Cr2O72 被 C2H5OH 还原 对比和可知 K2Cr2O7 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若向中加入 70%H2SO4 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6(3 分)在两份相同的 Ba(OH)2 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H2SO4、 NaHSO4 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

3、正 确的是( ),A代表滴加 H2SO4 溶液的变化曲线 Bb 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Na+、OH Cc 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 OH Da、d 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7(3 分)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a、d 处:2H2O+2e H2+2OH Bb 处:2Cl2eCl 2 Cc 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 m 处能析出铜 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58 分) 8(17 分)功能高分子 P 的合成路线如下:,(1)A 的分子式是 C7H8,其结构简式是 试剂 a 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E 的分子式是 C6H10O2E 中含有的官能团: 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2CH3CHO 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E,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 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9(13 分)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 )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 的热点之一,3, Fe 还原水体中 NO3 的反应原理如图 1 所示 作负极的物质是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 24 小时测定 NO 的去除率和 pH,结果如下: 3, pH=4.5 时,NO3 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 实验发现:在初始 pH=4.5 的水

5、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 Fe2+可以明显提高 NO 的去除率对 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3 Fe2+直接还原 NO ; 3 Fe2+破坏 FeO(OH)氧化层 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 同位素示踪法证实 Fe2+能与 FeO(OH)反应生成 Fe O 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 3 4 程式,解释加入 Fe2+提高 NO 去除率的原因: 3 其他条件与(2)相同,经 1 小时测定 NO3 的去除率和 pH,结果如表:,4, 与(2)中数据对比,解释(2)中初始 pH 不同时,NO3 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 形态不同的原因: 10(12 分)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

6、废料(Pb、PbO、PbO2、PbSO4 及炭黑等) 和 H2SO4 为原料,制备高纯 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过程中,在 Fe2+ 催化下,Pb 和 PbO 反应生成 PbSO 的化学方程式 24 是 过程中,Fe2+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i:2Fe2+PbO +4H+SO 2Fe +PbSO +2H O 242342 ii: 写出 ii 的离子方程式: 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a向酸化的 FeSO4 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 PbO2, 溶液变红 b (3)PbO 溶解在 NaOH 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

7、H(aq)NaHPbO2(aq), 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过程的目的是脱硫滤液 1 经处理后可在过程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 (选填序号) 减小 Pb 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 重复利用 NaOH,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增加 Na2SO4 浓度,提高脱硫效率 过程的目的是提纯,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的操作:,5,11(16 分)以 Na2SO3 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 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经检验,现象中的白色沉淀是 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 经检验,现象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 SO42 ,含有 Cu 、Cu2 和 SO32 +,已知:Cu+,Cu+Cu2+,

8、Cu2+CuI(白色)+I 2,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 Cu+的实验现象是 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 Cu2+和 SO 32,白色沉淀 A 是 BaSO4,试剂 1 是 证实沉淀中含有 Cu2+和 SO 的理由是 32 (3)已知:Al2(SO3)3 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的白色沉淀中无 SO42 ,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 KMnO 溶液褪色 4 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 ,6,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被 Al(OH)3 所吸附;ii存 在于铝的碱式盐中对假设 ii 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 ii 成立 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步骤一

9、: 步骤二: (按图形式呈现) b假设 ii 成立的实验证据是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 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 有 关,7,8,2016 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 1 【分析】2015 年 10 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 【解答】解:2015 年 10 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史,只要关注时事,平时注意积累,能轻松简答 2 【分析】过滤用于分离不溶性物质和液体的分离,一般利用固体的颗粒大小将固 体和液体分离,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冷水浸泡

10、属于物质的溶解,故 A 错误; B 加 热 煎 制 属 于 加 热 , 故 B 错 误 ; C箅渣取液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属于过滤操作,故 C 正确; D灌装是液体转移,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密切 联系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3 【分析】一般来说,食品中常加入抗氧剂、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等,其中 加入抗氧化剂可减缓食品的腐蚀,延长保质期,而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与 食品的色、态、味有关,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 A,9,

11、正确; B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 B 错误; C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 C 错误; D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食品的添加剂,与化学反应速率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双 基以及分析能力,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4 【分析】A、甲苯变成二甲苯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所得,属于取代反应; B、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甲苯小,沸点比二甲苯低; C、苯的沸点与二甲苯的沸点相差较大,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D、因为对二甲苯的熔点较高,将温度冷却至2

12、513,对二甲苯形成固体, 从而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解答】解:A、甲苯变成二甲苯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所得,属于取代 反应,故 A 正确; B、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甲苯小,故沸点比二甲苯低,故 B 错误; C、苯的沸点与二甲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 C 正确; D、因为对二甲苯的熔点较高,将温度冷却至2513,对二甲苯形成固体, 从而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故 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涉及到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反应类型、沸点高低比较,考 查学生根据表格的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5 【分析】K Cr O 溶液中存在平衡:Cr O (橙色)+H O

13、2CrO (黄色)+2H+, 22 72 72242 加入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 移动,溶液变黄,由实验、可知 Cr O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氧化乙醇, 2 72,10, 而 CrO42 不能,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在平衡体系中加入酸,平衡逆向移动,重铬酸根离子浓度增大, 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故 A 正确; 中重铬酸钾氧化乙醇,重铬酸钾被还原,故 B 正确; 是酸性条件,是碱性条件,酸性条件下氧化乙醇,而碱性条件不能,说 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故 C 正确; 若向溶液中加入 70%的硫酸到过量,溶液为酸性,可以氧化乙醇,溶

14、液变 绿色,故 D 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侧重于学生的分 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题给信息,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易错点为 D,注意 Cr2O72 、CrO 氧化性的比较,难度不大 42 6 【分析】ABa(OH)2 溶液和 H2SO4、NaHSO4 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H2SO4+Ba (OH)2=BaSO4+2H2O、NaHSO4+Ba(OH)2=BaSO4+NaOH+H2O,2NaHSO4+Ba (OH)2=BaSO4+Na2SO4+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 曲线在 a 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 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

15、度最小,应该为 Ba(OH) 2 溶液和 H2SO4 的反应,则曲线为 Ba(OH)2 溶液和 NaHSO4 溶液的反应; B根据图知,a 点为 Ba(OH)2 溶液和 H2SO4 恰好反应,H2SO4、NaHSO4 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 b 点溶液溶质为 NaOH; Cc 点,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中反应后溶质为 NaOH、Na2SO4; Da 点中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水;d 点中溶质为 Na2SO4 【解答】解:ABa(OH)2 溶液和 H2SO4、NaHSO4 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H2SO4+Ba (OH)2=BaSO4+2H2O、NaHSO4+Ba(OH

16、)2=BaSO4+NaOH+H2O,2NaHSO4+Ba (OH)2=BaSO4+Na2SO4+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 曲线在 a 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 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 Ba(OH) 2 溶液和 H2SO4 的反应,则曲线为 Ba(OH)2 溶液和 NaHSO4 溶液的反应,即,11,代表滴加 H2SO4 溶液的变化曲线,故 A 正确; B根据图知,a 点为 Ba(OH)2 溶液和 H2SO4 恰好反应,H2SO4、NaHSO4 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 b 点溶液溶质为 NaOH,所以 b 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 子是 Na+、OH,故 B 正确; Cc 点,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 NaOH、Na2SO4, 因为硫酸根离子浓度相同,中钠离子浓度大于中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氢 氧根离子浓度不同,故 C 错误; Da 点中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水;d 点中溶质为 Na2SO4,水和硫酸钠溶液都呈中性, 故 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