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导学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21987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导学案课题:12.唐诗五首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2个课时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3、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爱国”内容。【学习重点】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学习难点】注意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1、注音或写字:(1)东皋()(2)徙倚()(3)犊()(4)属()国(5)征png()汉塞()(6)逢候骑()(7)燕()然(8)萋萋()(9)鹦鹉洲()(10)荆门()(11)马蹄()(12)白沙堤()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薄暮()(2)徙倚()(3)孤烟()(

2、4)长河()(5)大荒()(6)仍怜()(7)历历()(8)萋萋()(9)乡关()(10)暖树()(11)没马蹄()(12)乱花()(13)侯骑()3、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长河落日圆(长江)来从楚国游(往)B:山随平野尽(完)昔人已乘黄鹤去(前往)C:江入大荒流(辽远无际的原野)徙倚欲何依(徘徊)D:仍怜故乡水(可怜)云生结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仍怜故乡水可怜身上衣正单B、大漠孤烟直烟波江上使人愁C、属国过居延国破山河在D、归雁入胡天带月荷锄归二、(课堂)学习研讨(一)、导入(二)检查预习(三)整体感知,把握诗歌内

3、容,探讨主题1、朗诵野望A、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B、诗的主题:2、朗诵黄鹤楼A、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B、诗的主题:3、朗诵使至塞上A.红楼梦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赞同香菱的说法吗?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B.诗歌的主题:4、朗诵渡荆门送别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景象?答:B.诗的主题是:5、朗诵钱塘湖

4、春行A、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尤其是“”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B、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请从诗歌颔联中选择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C、诗的主题是:二、(课后)练习巩固:1、各地中考赏析试题(1)、下列对使至塞上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

5、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2)、品味渡荊门送别尾联中“送”字的妙处。2、按要求用原文填空:(1)野望中抒发作者孤苦无依,只能追怀古代隐士的句子是:,。(2)崔颢的黄鹤楼中描述在黄鹤楼上远眺美景的句子是:,。(3)崔颢的黄鹤楼中写出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是:,。(4)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5)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暗写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的句子是,。(6)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7)钱塘湖春行中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春来的句子是,。3、背诵这五首诗。以其中一首为例,参考补白,具体说说律诗在对仗、押韵方面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