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技术审查与管理研讨班》学习资料知识分享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321578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4.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技术审查与管理研讨班》学习资料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技术审查与管理研讨班》学习资料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技术审查与管理研讨班》学习资料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技术审查与管理研讨班》学习资料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技术审查与管理研讨班》学习资料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技术审查与管理研讨班》学习资料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技术审查与管理研讨班》学习资料知识分享(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技术审查与管理研讨班,学习资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人才培训中心 2010年3月,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认识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四、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 五、控规编制的动态与发展趋势,内容提要,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认识,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名词解释 控制性详细规划 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认识,名词解释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2、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包括政府的土地收益、城市的公共环境等,最核心的内容是对城市用地的建设强度进行控制,并回答允许建什么和不允许建什么、怎么建等问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认识,借鉴区划技术,变革传统详细规划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划类型; 城乡规划法明确的法定规划之一; 反映各个利益集团在城市建设中的责权利关系; 建设主管部门做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法范畴); 公众参与最具实效性的内容; 法律严肃性越来越高; 编制技术不断探索与进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认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与作用,(1)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之间衔接的重要环节。 从规划到管理依法

3、行政的依据; 从规划到实施控制、引导、监督。 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城市建设的规划控制要点,用简练、明确、适合操作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控制土地批租、出让的基本依据,正确引导开发行为。,(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 从宏观到微观上接总规(分区),下接修详(设计); 从定性到定量控制要求深化、量化、具体化; 从整体到局部控制指标细化、分解、落实; 控制性详细规划向上衔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向下衔接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设计与开发建设行为。它以量化指标和控制要求将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的控制转化为对城市建设的微观控制,并作为具体指导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设计、土地出让的具体

4、设计条件和控制要求。,(3)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二维到三维平面控制与空间控制的结合; 从规划到设计规划要求与设计条件的结合; 从消极到积极控制与引导的结合。 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宏观城市设计、中观城市设计到微观城市设计的内容,通过具体的设计要求、设计导则以及设计标准与准则的方式体现在规划成果之中,借助其在地方法规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威地位使城市设计要求在实施建设中得以贯彻落实。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情况下,在城市设计的发展与实施控制要求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责无旁贷。,(4)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公共政策平台。 从个体到群体利益协调的平台;

5、 从分歧到统一公共政策的具体化。 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于直接涉及到城市建设中各个方面的利益,是城市政府意图、公众利益和个体利益平衡协调的平台,体现着在城市建设中各方角色的责、权、利关系,是实现政府规划意图、保证公共利益、保护个体权利的公共政策内容的具体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介乎于土地管理与建筑管理之间,内涵丰富。,(1)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落实规划意图。 落实共性控制内涵; 提供个性设计空间。 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一系列抽象的指标、图表、图则等表达方式将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的控制内容、定性的内容、粗略的三维控制和定量控制内容,深化、细化、分解为微观层面的具体控制内容。该内容是一种建设控制、设计控

6、制和开发建设指导,为具体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深化、细化的个性空间,而非取代具体的个性设计内容。,(2)具有法律效应和立法空间。 具有法律效力而不是法律; 具有成为法律法规的可能。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法定规划,法律效应是其基本特征。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宏观法律效应向微观法律效应的拓展。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不是法律也不可能变成完全意义上的法律,但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具有法律意义的部分应该以积极的方式形成法律条文,提高其在规划管理中的权威地位。,(3)具有相当的综合性 各纵向系统的设计综合; 各专项内容的横向汇总。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包括城市建设或规划管理中的各纵向系统和各专向规划内容,如土地利用规划、

7、公共设施与市政设施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保护规划、景观规划、城市设计以及其它必要的非法定规划等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尺度上进行横向综合,相互协调并分别落实相关规划控制要求,具有小而全的综合控制特征。,(4)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规定性与引导性的结合; 通则式与判例式的结合; 动态控制与相互转化的可能; 强制性内容的提出。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内容分为规定性和引导性两部分。规定性内容一般为刚性内容,主要规定“不许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至少应该做什么”等,引导性内容一般为弹性内容,主要规定“可以做什么”、“最好做什么”、“怎么做更好”等,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刚性与

8、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适应我国的开发申请的审批方式为通则式与判例式相结合的特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1)依法规划的原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并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依法规划是保证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律严肃性的前提。,(2)公平、公正的原则 规划整体上应有一个通则式控制,即对于规划城市中近似区位、类似性质的的片区、街区、地块应提出一致性的控制要求作为基础,再根据开发建设个体的个体差别,做出针对性的控制与引导,体现公平、公正性。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将公共利益保障作为首要任务,是制订控制指标与控制导则的基本依据。,(3)公开原则 控制

9、性详细规划属于行政许可法所规定的许可依据的范畴,应遵循行政许可依据必须公开的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编制与审批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的公众参与的程序设计,广泛听取意见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应对或解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内容、成果应尽量简明、清晰,便于理解,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公众参与需要。,(5)可操作性原则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编制工作应在充分的调研与分析论证基础上,控制成果应有充分的依据和可行性,强化与规划管理的衔接,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4)整体性原则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遵循局部服从整体,内部服从外部的原则。整体的控制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控制

10、要求,多为具体街坊地块控制的依据。而外部条件一般是体现个体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多包含公共利益的内容。,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最初的尝试 (80年代初) 上海虹桥开发区规划,领事馆区,为了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借鉴了美国的区划技术而编制的详细规划,改变了原有“摆房子”的做法。,有益的探索 (80年代中后期) 桂林中心区详细规划(1987) 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式命名,提出综合控制指标体系。 广州市街区规划(80年代末)覆盖面积达70平方公里 更接近于ZONING的分区规划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苏州桐芳巷改造规划 汕头龙湖片区分区规划,苏州桐芳巷改造规划(87

11、年) 按现状规划管理 进行三次 分区,区分对待可开发用地和公共设施。,汕头龙湖片区分区规划 (89年) 适应市场经济的二级用地分类,提出 土地使用兼容表,探索了工业街坊的土 细分开发模式。,步入成熟 (80年代末90年代初) 温州旧城改造控制规划 几个相关课题研究:上海市土地使用区划管理法规的研究(上海市规划局;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建议稿) (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991年,建设部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列入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并明确了编制要求。 1995年,建设部制定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规范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内容和要求。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 (

12、2004年9月24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4年9月24日公布 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解读 注: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方性法规。其确立的规划委员会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变更规划须经法定程序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等将规划的审批、调整权与执行权适度分离,是对广东省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和完善,大大提高了规划的社会透明度,为实现规划决策公开化和民主化、科学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 (试行) 广东省建设厅 二五年六月 目 录 1 总则

13、1 2 编制计划4 3 技术文件6 4 法定文件17 5 管理文件21 附录1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体系框图30 附录2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审批流程31,控规与区划的比较,区划(zoning)的研究 区划的产生与发展(起源于德国,发展在美国) 。 区划的本质与精髓(初衷是保护即得利益,本质是对利益分配的认定与控制)。 区划(zoning)与控规的比较 规划体系不同 (英美法) 管理审批方式不同(通则与判例) 法律地位不同(法与法定规划) 出发点与侧重点不同(控制层面针对性) 控制层面不同(ZoningSubdivisionDesign Guidelines) 区划及国外其他

14、相关规划类型借鉴,相关结论 伴随市场经济和土地有偿使用而产生; 根据建设管理需求而发展变革; 借鉴区划技术的中国特色的规划形式。 新时期的变革 (90年代末) 深圳法定图则 关注法制层面的革新 控规调整 控规动态维护的尝试 城市设计的兴起弥补控规不足的努力,深圳法定图则 关注法制层面的革新,借鉴香港土地契约;法律关系明确;程序设计是关键;编制技术上没有突破;实践中面临挑战。,控规调整控规动态维护的尝试,在英国的规划许可制度下的行政复议 规划许可制度,对具体规划采取个案审定的方式; 通过规划行政救济的有关行政复议的程序来改变开发许可的决定; 复议的具体程序比较复杂,复议成功的机会主要依赖于方案的

15、合理性及其与地方和国家政策相适应的程度。,控规调整控规动态维护的尝试,美国的区划修改(Zoning Amendments)和变动(Variances) 申请修改区划实际就是要求修改法律; 修改区划的程序与最初通过区划的程序相同; 通常由于土地本身自然特点而无法满足区划法规的要求,而申请变动。,国内部分城市的控规调整制度比较 对上海市、深圳市、天津市、广州市、重庆市等城市有关控规层面规划的调整制度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999年,北京控规、控规调整的特点,99北京控规是以现状认定为基础,其调整是控规的延续,属于一种快速反应规划,以法定程序为保障,是实施动态管理的依据。 存

16、在问题:个体行为的泛滥;利益追求的突破口;编制行为无法制约;透明度形同虚设;总体失控。 最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嫁。 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现象个体合理、总体失控。 新的探索正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维护。,城市设计的兴起弥补控规不足的努力,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空间、美学、人的活动; 城市未来、城市结构、联系组织; 设计与法规的结合; 社会活动、连续决策的过程。,城市设计的兴起弥补控规不足的努力,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相互影响,互为补充。 不平行,不对应。 国内的城市设计更象一种快速反应规划,针对实际问题采用不同的形式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灵活而有针对性,对于弥补法定规划的不足具有重要作用。,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区别 法律地位不同; 深度与层次不同; 关注的焦点不同; 控制方式不同。 两者衔接方式 城市设计渗透控规; 城市设计与控规分工协作; 控规中表达城市设计内容。,SOM: 深圳中心区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