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活拥抱生活——《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21446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受生活拥抱生活——《乡下孩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感受生活拥抱生活——《乡下孩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感受生活拥抱生活——《乡下孩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受生活拥抱生活——《乡下孩子》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受生活,拥抱生活乡下孩子教学设计无锡市惠山区玉祁中心小学 陈月佳 范莉芳 教学内容: 国标本小语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乡下孩子 教学理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华中师大教授杨再隋先生说:“只要我们抓住它的主干,让学生多读就能感悟,还需多费口舌干什么!老师讲得再多,难道还比课文本身更生动更形象吗?不如老老实实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去学习,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回归到语文的本位上来。” “课堂是生活的浓缩,生活是课堂的拓展。”凭借教材能感受生活之美,而跳出教材又能真真切切地用心去拥抱生活。教学目标: 通过回忆、美读、表演等多种方式的朗读,

2、体会、欣赏诗歌的特点,体会农村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悟体验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并以此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充满热情。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教学流程: 一、回忆感受天伦之乐 1、出示乡下孩子生活的一幅情境图,学生自读全文。(让美丽的画面、快乐的情趣把学生一下子吸引过来,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感受下,引起心灵上的共鸣,很快融入乡下孩子的生活之中。) 2、教师范读诗歌第一段,学生回忆交流:自己小时候会在爸爸妈妈身边干些什么呢? (孩子与爸爸妈妈之间的天伦之乐、亲子之情是与生俱来的,难以忘怀。如果引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唤起往日的相关记忆

3、,想起自己小时候依偎在父母怀里的快乐、和谐,他一定就能自然地、发自内心地读好这一段,不用我们强加解释、多作指导。而且, “欢唱的黄鹂”、“盛开的野菊”这个难点,学生能在回忆中具体感受。)3、学生感情朗读。(学生的感情一旦被激发,就应该及时利用,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朗读中。) 二、美读欣赏生活之美 1、学生自由读诗歌第二段,边读边想。2、交流:你想到了什么?3、美读课文第二段。(自由练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循文明象,透过语言文字,在脑中幻化成美丽的生活画面。再用朗读把学生自己丰富的感受表达出来,读出“捉蝴蝶”的欢快、美丽,“吹歌曲”的动听、美妙,也可读出佩服和向往之情以美读

4、的形式欣赏乡下孩子美好的生活。)三、表演体验田园之趣 1、读诗歌第三段,自由表演。2、边读边演,体验田园之趣。3、想象说话:割一篮青草,_;拾一把稻穗,_;(孩子与孩子的心是相通的。挎上小竹篮,挖起野菜,把小猪的肚子喂圆;赤脚走进小河,逮小鱼,把小猫咪逗乐,在想象表演中品出其中乐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通过仿句说话,利用相关记忆,能走入更为广阔的天地。既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感受到田园之趣。) 四、编唱抒发向往之情. 1、引读诗歌第四段。2、师生齐诵全文。3、编唱这首诗歌。附教师谱曲:1=F 3/4 活泼的5 1 3 5 | 3 1 0 | 5 5. 1

5、| 4 6 5 | 曾是 妈 妈 怀 里 , 欢 唱的 黄 鹂 ,5 1 3 5 | 4 2 1 | 5 7. 1 | 2 4 3 | 曾是 爸 爸 背 上 , 盛 开的 野 菊 。3.4 5 5 | 6 4 0 | 5.1 7 6 | 5.5 6 4 | 捉 一 只 蝴 蝶 , 能编 织 美 丽的 故 事 ,0 5 7 | 1 2 4 | 3 2 2. 0 | 5 7.7 2 1. | 1 | 含 一 片 草 叶 能 吹出 动 听的 歌曲1 6 6 6 | 6 6.6 6 | 4 0 1 5 | 5 5 5 | 4.4 4 3 2 | 哦啦 啦 啦 啦 乡下 孩 子 , 哦啦 啦 啦 啦 生在阳光下 ,1 6 6 6 | 6 6.6 6 | 4 0 1 5 | 5 5 5 | 5 7 2 | 4 3 1 | 哦啦 啦 啦 啦 乡下 孩 子 , 哦啦 啦 啦 啦 长在 旷野里。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音乐的尽头是欢乐。”在音乐中抒发情感更直接自然、淋漓尽致。而且,老师亲自谱曲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所以最后也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找寻生活的美好、乐趣,自编自唱自演,激发拥抱生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