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试验规程.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319093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试验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电气试验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电气试验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电气试验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电气试验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试验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试验规程.doc(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篇 总 则 第1条 为了加强风电和光伏电气试验工作,正确判断设备能否投入运行,予防设备损坏,保障煤矿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特制定本规程。变电所(站)及主要电气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和电工仪表、继电保护装置检验,按本规程要求进行。 第2条 为贯彻本规程,必须建立相应试验室(组) 人员名额应根据本规程要求的工作范围,由局或(厂)机电总工程师研究确定,试验人员应具有一定文化技术水平,并要保持相对稳定。 可在本地区重点装备一个电气试验室作为本地区中心试验室,协助和指导本地区电气试验工作。 第3条 电气试验室的工作范围: 1地面主要变电所高压设备的绝缘和特性,以及电气测量仪表、继电保护装置的试验和整定工

2、作; 2逐步掌握电气计量标准,校对和修理主要电气测量仪表及电子仪器, 3大型电气设备大修后试验, 4验收新安装的主要电气设备, 5协助试验组进行主要设备或技术难度较大的试验:工作; 6组织推广电气试验工作新技术; 7有条件时负责电气设备绝缘油的化验和分析。 第4条 试验组工作范围: 1本单位运行中电气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以及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和盘用电工仪表的检验; 2电气设备检修前后的试验; 3自行新装中小型设备的验收试验; 4协助局电气试验室在本单位所进行的电气试验工作。 第5条 试验室和试验组,应根据本规程规定,结合本地区(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电气设备试验讨划,报主管部门审批后负责

3、执行。 总工程师应定期对电气试验执行情况和电气设备试验结果进行检查。 第6条 编制电气设备试验计划的依据原则是: 1本规程规定的试验项目和试验周期; 2历年设备试验变化趋势及近期运行状态; 3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的变更; 4日常运行、维护人员的意见; 5季节性要求; 6其它特殊情况。 计划经审批后,应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安排,主要设备的试验,应尽量与设备检修同时进行。 第7条 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和健全主要设备的历年试验资料和档案,对试验结果必须全面地、历史地、科学地进行综合分析,掌摞设备性能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不断提高试验技术水平。 第8条 在执行本规程中,通有特殊情况,需要改变试验周期、试验标准时,

4、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建议。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9条 井下试验的安全措施应按电力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第10条 长期(井下超过三个月、井上超过六个月)停止运行和移动胃的设备投入运行前,必须按运行中设备的试验项目和标准进行试验。 第11条 当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不同时,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试验电压标准; 1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电气设备加强绝缘时,应按照设备额定电压标准进行试验; 2当用于满足产品通用性的要求时,可以按照设备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进行耐压试验; 3在高原地区采用较高电压等级电气设备,应在安装地点按照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佧电压的标准进行试验。 第1 2

5、条 进行绝缘试验时,应尽盈将连接在一起的, 各种电气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试验(制造厂装配成套的设备不在此限)。同一试验标准的设备可以连在一起试验。为了便于现场试验工作起见,已经有了单独试验记录的若干不同试验标准的电气设备,在单独试验有困难时,也可以连在一起进行试验。此时,试验标准应采用连接的各种设备中的最低标准。 第13条 新装和大修后充油设备进行交流耐压时,油质必须经试验合格,否则不能进行。 第14条 运行中主要大型设备、主要电缆等进行耐压试验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l设备的绝缘电阻、泄漏电流、介质损失角正切值等所试项目经综合判断合格; 2有周密的操作措施。 第15条 在进行与温度有关的各种电气试

6、验时(如测量直流电阻、绝缘电阻、介质损失角、泄漏电流等),应同时测量被试物和周围环境温度。绝缘试验应在良好天气,且被试物温度及周围温度一般在不低于十5的条件下进行。 第16条 本规程中所列绝缘电阻测量,规定用60秒的绝缘电阻值R60;吸收比的测嚣,规定用60秒与15秒绝缘电阻的比值R60R1 5。 交流耐压试验加至试验标准电压后的持续时间,凡无特殊说明者,均为一分钟。 耐压试验电压值以额定电压的倍数运算时,电动机是按铭牌电压计算,电缆是按标准电压等级计算。 非标准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可根据本规程规定的相邻电压等级按插入法计算。 第17条 继电保护方案,每年要依据电网系统方案

7、、运行方式和负荷情况进行一次整定方案计算,并报主管机电部门审批后执行。 各用电单位在改变运行方式或负荷变更前,应及时通知试验室(组),以便调整试验。 第18条 试验性质的解释 一、新装: 1新品验收及新设备的鉴定, 2新品安装工程竣工后移交生产的交接试验; 3新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仪表及二次同路。 二、大修: 1设备大修工程竣工后试验; 2二次回路全部或部分更换、 一 三、运行中: 1定期试验; 2事故后检查试验; 3长期停运和移设后的设备投入运行前试验。 注:二次同路包括:电气设备的操作、讯号、保护、测量等回 路和这些回路中的电气操作线圈、接触器继电器测量 仪表电压及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等。

8、 第1 9条 千伏级设备试验标准另行制订,在制订前,国产千伏级设备试验参照制造厂标准自行规定,引进设备的验收试验标准按各国现行试验标准和厂家规定执行。 第20条 老旧设备试验后的数据经综合判断达不到本规程要求时,须逐步改造,以提高其绝缘水平。运行中高压设备如发现绝缘已劣化,或在不正常状态运行时,可增加试验项目或缩短试验周期。矿井主要大型电气设备(如主变压器、主绞车电机、主扇风机电机等)达不到本规程要求时,设备是否继续运行,由矿务局总工程师或机电总工程师批准,报煤管局备案。其它高、低压电气设备达不到本规程要求时,设备是否继续运行,由矿(厂)总工程师或机电总工程师批准. 第二篇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和

9、特性试验第一章 交流电动机 第1条 交流电动机的实验项目和周期如表2-1所示。 表2-1 序号 项 目 周 期 备 注1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定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每年至少一次1200伏且容量在200千瓦及以上测吸收比2直流耐压测验并测泄露电流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只做泄露试验一年一次1.1200伏且容量在200千瓦及以上的电动机定子绕组做此项试验.200千瓦以下的自行规定.2.交流耐压不具备试验设备时可做直流耐压3交流耐压试验新装.大修.移设4直流电阻测定1.新装和大修后 2.运行中根据需要进行5转子开路电压测定1.大修后 2.新装,运行中根据需要进行6空载试验1.大修后 2.新装

10、,运行中根据需要进行7短路试验 根据需要进行8振动试验 根据需要进行 9间隙和轴串量测定1.大修后 2.新装,运行中根据需要进行10转速测定根据需要进行 11转矩试验 根据需要进行 12温升试验 根据需要进行 第2条 交流电动机的试验标准 一、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定 绝缘电阻测定500伏以下用50:O伏兆欧表, 1200伏及以下用1000伏兆欧表,1200伏以上用2500伏兆欧表,其绝缘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新装和大修时,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值可参照出厂标准或同类型设备进行比较,不应相差太大。 2小修和运行中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值在接近运行温度状态时,额定电压为1000伏以下者,不低于05兆欧;额定

11、电压为1000伏及以上者,定子绕组每千伏不低于1兆欧,转子绕组不低于O5兆欧。 3新装、大修后和运行中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当温度在1030时其吸收比一般不应低于13。 4同步电动机及励磁机轴承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兆欧。 5有条件时绕组的绝缘电阻应分相测量,各相绝缘电阻不平衡系数不应大于2。 二、直流耐压试验并测泄漏电流 1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如表22所示。表2-2 全部更换绕组 30倍额定电压新装,大修、局部更换绕组 25倍额定电压小修 20倍额定电压 2耐压中测得的泄灞电流值与随类型设备比较不应相差太大,与前次试验相比也不应显著增加;分相测量时,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差别不

12、应大子最小值50I各相泄漏电流在20微安以下者,各相问差值可适当放宽。 3在一定电压下泄漏电流值不应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4泄漏电流值随所加试验电压不成比例显著增长时,应停止试验,查明原因。 5运行中电动机的试验应在停机后,清除污秽前的热状态下进行新装、大修和小修处于备用状态下可在冷状态下进行。试验电压应分段升高,每段停留1分钟,读取泄漏电流值。试验时要采取消除杂散电流影响的接线方式。 6运行中只做泄漏电流试验时所施加电压值为2倍额定电压。 三、交流耐压试验 (一)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标准 1新装和移设后试验电压按表23标准进行。表23 试验电压(千伏)额定电压(千伏)0.4及以下0.71.2 23610 计算公式 新装 1.52.02.84.2611180.85(2U+1000) 伏 移设 11.21.834.59150.75 (2U)伏注:U额定电压。 2全部翻局部更换绕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