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31825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脚手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脚手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脚手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脚手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脚手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楼及地下室)工程 脚手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年月目 录一、专业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3三、搭设基本方案控制4四、监理工程流程7五、监理工作的控制目标值及控制要点8(一)落地式脚手架搭设形式及施工工艺8(二)悬挑脚手架搭设形式及施工工艺18 脚手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第一节 建设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万星幸福城一期1-8号楼工程2、 建设地点:吉林阳光橡塑有限责任公司西墙以西,规划路以北,丙22路以南3、拟定开工日期:2016年 7 月 6 日4、计划竣工日期:2017年 10 月 20 日5、建筑面积:地上 m2,地下m2,2。6、 结构类型:

2、地下室车库为剪力墙结构外其余5#、6#楼均为剪力墙结构。7、 基础类型:本工程为静压管桩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二级8、 耐火等级:均为二级9、 抗震设防类别:丙类10、 基底持力层土层:11、 1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12、抗震设防烈度: 7度13、建筑层数:1#楼地上10层,地下1层; 2#楼地上14层,地下1层; 3#楼地上8层,地下1层; 3#楼地上8层,地下1层; 地下室车库一层;14、建筑高度:1#楼地上 米; 2#楼地上 米;15、地下室防水等级均为二级,设计抗渗等级P8; 16、建筑特征:(1)外墙装饰:主体墙面采用 ,构造及细部采用 外墙涂料日。(2)内墙装饰:住宅楼为混

3、合砂浆墙面,公共部分为混合砂浆面罩乳胶漆墙面,卫生间、厨房为防水砂浆墙面。(3)楼 地 面:公用部分为防滑地砖;住宅部分为水泥砂浆地面;楼梯间为水泥砂浆地面。(4)屋面防水:3厚SBS或APP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保温隔热屋面。(5)窗安装:塑钢钢化中空玻璃推拉窗5+9A+5。(6)门安装:进户门为防火防盗门,其它室内门用户自理。17、结构特征(1)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2)结构层数:1#楼18层,2#楼18层,地下室一层.(3)混凝土强度等级及种类:C15、C20、C25、C30、C35(4)砌体材料及规格:内墙采用190厚或90厚MU7.5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采用190厚MU7.5小

4、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室内地面以下用200厚局部用200厚MU10灰砂砖,M7.5水泥砂浆砌筑。(5)砂浆强度等级及种类:除建筑要求外,用M5.0混合砂浆用于砌块。18、本工程的其他相关单位如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有限公司质量监督单位: 质量监督站安全监督单位: 建筑安全监督站二、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1)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求与设计计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施工图纸和相关文件;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

5、9-2001)三、搭设基本方案控制 1.1材料及规格选择 根据JGJ59-2011标准要求,采用钢管搭设,钢管尺寸采用483.5mm,并使用钢扣件。 1.2搭设尺寸 1.2.1搭设高度要求随施工进度搭设,高度超出施工层作业面1.5米 1.2.2搭设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双排脚手架,架体立杆内侧采用安全密目网全封闭围挡施工。建筑首层搭设首层平网,随施工进度设随层网,每隔6米设层间网。 1.2.3构造要求 1.2.3.1立杆间距1.5米,立杆基础垫通长板(8cm4cm的松木枋)。离地高度20cm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连续设置在立杆内侧,立杆接长采用对接,且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错开50cm以上

6、,相邻接头不应在同跨内。接头距大横杆与立杆的交接处不应大于50cm。顶层立杆可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两个扣件。立杆总高垂直偏差要求不大于10cm。 1.2.3.2大横杆 大横杆间距控制在1.8m大横杆之间加一根横杆,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立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不应小于10cm,但不应大于20cm。杆件接长需对接,接点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50cm。 1.2.3.3小横杆 小横杆搭在大横杆上面,伸出大横杆长度不小于10cm,小横杆间距:立杆与大横杆交接处必须设小横杆,遇脚手架上脚手板的铺设层时,此层的小横杆间距为75cm,且伸入墙内不小于18cm。 1.2.3.4剪刀撑 外脚手架的两端转角

7、处,以及中间每隔6-7根(9-15m)立杆应设一组剪刀撑。剪刀撑从基础开始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宽度不少于6米,最少跨4跨,最多跨6跨,与地面的夹角为:跨6跨时45、跨5跨时50、跨4跨时60。剪刀撑杆件接长需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使用三个扣件均匀分布,端头距扣件不小于10cm。 1.2.3.5脚手板 首层应满铺脚手板,每隔三层及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严禁探头板,不得高低不平,并要设置挡脚板,挡脚板高度为18cm。满铺距墙小于10cm。 1.3架体与建筑物拉结 脚手架高度在7m以上及每高6m,水平每隔6m同建筑物牢固拉结,内外用50cm长钢管固定。并加设顶撑使之同时承受拉力和压力,保证架与建

8、筑物之间连接牢固,不摇晃、不倒塌。 1.4排水措施:架底处不得有积水,并设排水沟。四、监理工程流程 安全控制程序 五、监理工作的控制目标值及控制要点(一)落地式外脚手架安全控制要点1、督促总承包方必须按施工方案实施(1)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内容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2)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计算。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尺寸符合下表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及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当搭设高度在2550m 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

9、进行加强。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连墙杆的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 的脚手架,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3)当搭设高度超过50m,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递给建筑物承担;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荷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4) 对脚手架进行的设计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5) 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

10、当现场因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2、 立杆基础(1). 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搭设高度在25m 以下时,可素土夯实找平,上面铺50mm20mm 厚木板,长度为2m 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 时平行于墙面放置。搭设高度在2550m 时,应根据现场地耐力情况设计基础作法或采用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时,可用枕木支垫,或在地基上加铺20cm 厚道碴,其上铺设混凝土板,再仰铺1216 号槽钢。(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底座有可锻铸铁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搭设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板上,否则将改变垫板受力状态。底

11、座下设置垫板有利于荷载传递,试验表明:标准底座下加设木垫板(板厚5cm,板长200cm),可将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提高5 倍以上。当木板长度大于2 跨时,将有助于克服两立杆间的不均匀沉陷。(3). 当立杆不埋设时,离地面20cm 处,设置纵向及横向扫地杆。设置扫地杆的做法与大横杆及小横杆相同,其作用以固定立杆底部,约束立杆水平位移及沉陷,从试验中看,不设扫地杆的脚手架承载能力也有下降。(4). 木脚手架立杆埋设时,可不设置扫地杆。埋设深度3050cm,坑底应夯实垫碎砖,坑内回填土应分层夯实。(5). 脚手架基础地势较低时,应考虑周围设有排水措施,木脚手架立杆埋设回填土后应留有土墩高出地面,防止下部

12、积水。3、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1) 架体高度在7m 以下时,可采用设置抛撑方法以保持脚手架的稳定,当搭设高度超过7m 不便设置抛撑时,应与建筑物进行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不但可以防止因风荷载而发生的向内或向外倾翻事故,同时可以作为架体的中间约束,减小立杆的计算长度,提高承载能力,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连墙杆的间距,一般应按表中规定距离设置。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较高需要缩小连墙杆间距时,减少垂直间距比缩小水平间距更为有效,从脚手架荷载试验中看,连墙杆按二步三跨设置比三步二跨设置时,承载能力提高7%。连墙杆应靠近节点并从底层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连墙杆依靠近主节点设置,距主节点不应大于300mm

13、。(2)连墙杆必须与建筑结构部位连接,以确保承载能力。连墙杆位置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并绘制作法详图,不得在作业中随意设置。严禁在脚手架使用期间拆除连墙杆。连墙杆与建筑物连接作法可作成柔性连接或刚性连接。柔性连接可在墙体内预埋8 钢筋环与架体拉接的同时增加支顶措施,限制脚手架里外两侧变形。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 时,不准采用柔性连接。在搭设脚手架时,连墙杆应与其他杆件同步搭设;在拆除脚手架时,应在其他杆件拆到连墙杆高度时,最后拆除连墙杆。最后一道连墙杆拆除前,应先设置抛撑后,再拆连墙杆,以确保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的稳定性。4、杆件间距与剪刀撑(1). 杆、大横杆、小横杆等杆件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和

14、施工方案要求。当遇门口等处需加大间距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加固。(2). 杆是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间距应均匀设置,不能加大间距,否则降低立杆承载能力;大横杆步距的变化也直接影响脚手架承载能力,当步距由1.2m增加到1.8m 时,临界荷载下降27%。(3). 剪刀撑是防止脚手架纵向变形的重要措施,合理设置剪刀撑还可以增加脚手架的整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能力12%以上。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数为57 根(6m),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高度在24m 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剪刀撑,由底部至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中间部分可间断设置,各组剪刀撑间距不大于15m。高度在25m 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小横杆进行连续,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设置3 个旋转扣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