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读懂彼此的心 教学设计(杨慕燕+郑茜).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317366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读懂彼此的心 教学设计(杨慕燕+郑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5-1读懂彼此的心 教学设计(杨慕燕+郑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5-1读懂彼此的心 教学设计(杨慕燕+郑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5-1读懂彼此的心 教学设计(杨慕燕+郑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5-1读懂彼此的心 教学设计(杨慕燕+郑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1读懂彼此的心 教学设计(杨慕燕+郑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读懂彼此的心 教学设计(杨慕燕+郑茜).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读懂彼此的心 第一课时:杭州市西溪实验学校 杨慕燕 第二课时:杭州市求是和家园小学 郑 茜 【教材分析】这些事我来做是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中的第一课,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父母分担”的循环扩展与延伸。本单元主题是“我们一家人”,包含“读懂彼此的心”、“让我们的家更美好”、“弘扬优秀家风”三部分内容。教材的设计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我的家庭生活”内容标准中提出学习目标: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

2、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学习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矛盾的方法。读懂彼此的心这块内容侧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的问题思考,引导他们和家人之间应相互理解,当发现面对问题时,理解彼此不同的态度或处理方式,学习换位思考,读懂家人对自己的关注,感受他们的爱;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和家人主动交流、经常沟通,能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尊敬和关心;理性认识主动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彼此之间的小矛盾。本课教学内容有两个话题:“相互理解”、“主动交流常沟通”。话题一有4个活动园构成:第一个活动园通过展现了李晓欣同学的一篇周记,记录她

3、和爸爸妈妈之间在对待不同问题上产生的分歧和烦恼,旨在鼓励学生发现自己和家人之间的不愉快,进而感受自身的变化,思考自己和家人之间的真实问题,引发思考;第二个活动园是家人对我们身上变化而产生的的困惑,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和家人之间不同的想法,了解由于家人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不同,他们在生活态度、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会与自己有所不同,理解家长言行举止的出发点、立场;第三个活动园是让学生描述自己和家人在兴趣爱好、处理问题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关注家人的点滴行为,理解、认同、接纳彼此的不同,学习换位思考;第四个活动园是实践换位思考,在理解父母角色、立场的不同,设想面对问题时,家人可能出现的态度

4、,最后在反思以前好家人出现过的矛盾或不理解,用心体会,从家人的言谈举止中感受他们的爱浓浓的亲情,前者是行为分析,后者是情感认同和接纳。四个活动园的内容,层层递进,从自身的烦恼入手思考现实问题,再从家人角度了解他们的困惑,这些都是本课学习的认知现象;进而从这两种不同立场去思考彼此之间由于角色不同,双方在处理事情上角度就会产生不同之处,理解彼此矛盾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一个场景再现,再思考家人所持态度不同背后的深意,学习换位思考,通过每一处普通的言行举止,理解他们的言行、甚至是批评教育,读懂家人对自己的关注,感受他们的爱。本课教学,可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引导学生生和家人之间相互理解,引导他们发现面

5、对问题时,理解彼此不用的态度或处理方式,读懂家人对自己的关注,感受他们的爱。【课时安排】两课时1.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学情分析】现实一:爱的中心 个性自我由于现在的学生有很多是独生子女,即使有很多二孩家庭,孩子仍然是每个家庭的中心,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多人宠爱着一个或两个孩子。在这么多爱的包围下,我们的学生对身边人的关爱已经产生“免疫”,甚至不能感受家人对他们细致而深深的关爱。他们说话、做事追求的是自己内心的需求,享受着家人对自己的满足和宠爱。当家人满足自己时,满心愉悦、安然自得;当家人与自己的意见相左时,矛盾立现,甚至对抗、冲突。爱让他们幸福感越来越高,而个性独特的他们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6、满足,对身边的人和事诸多挑剔。现实二:爱如饮水 不懂思源学生自出生之日起,就沉溺在爱的海洋中,身边是源源不断的爱,这就像是饮水一般,轻而易举、理所当然地获得。但在稍难取得时,他们便会焦急暴躁,怪责于不能满足自己这些“小小要求”的家人,与家人冲突不断,矛盾日益升级。但是即使这样,到最后解决矛盾、缓和彼此关系的往往是在长辈谆谆教导下,彼此“冰释前嫌”,而作为矛盾另一方的孩子,通常只是听,是否懂得背后的深意不得而知,更不会思考其中根源。【课时目标】1.通过现实情境和困惑的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2.通过交流、讨论家人与自己之间存在的不同,学习换位思考,理解家人行为的成因和动机

7、。3.通过分析、体验、感受,体会家人各种不同方式的爱,理解家人的心,感受他们的爱。【教学重难点】重点:1.分析家人与自己之间存在的不同,学习换位思考,理解家人行为的成因和动机。2.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理解家人的心,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感受他们的爱。难点:学习换位思考,理解家人不同方式的爱,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感受他们的爱。【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表:我的烦恼我与家人之间的矛盾2.家长课前调查表:爸爸妈妈的烦恼我的孩子变了3.学生课中感悟卡:三行感恩诗(卡片设计)4.家长课后感悟卡:你的改变,我理解到了【教学过程】一、直击烦忧 分析缘由板块一:倾诉烦恼 发现变化(一)谈话导入1.各

8、位同学,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我们的家人吧。你的家中有哪些人?请你用一句话来形容,你和家人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这么说?预设1:我和妈妈比较亲密,我有什么事情都会告诉她,他也经常会帮我解决学习上的问题。预设2:我和爸爸关系比较紧张,经常会吵架,有时候爸爸还会打我,有时候我们明明不是我打妹妹,是妹妹自己摔倒哭了,他老是说我欺负她,我就会跟他争辩,但他总是说是我的错。2.过渡语:我们和爸爸妈妈天天生活在一起,每天都会遇到一些事情,你是不是也跟他们一样,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和要求我们做的事情,与我们内心的想法不一样,我们因此会与他们产生一些不愉快、甚至是争吵、冷战、对抗矛盾源于不理解,而理解的最佳途径就是互

9、相理解,主动沟通,读懂彼此的心(出示课题,板书)(二)诉说烦恼 1.(出示李晓欣的周记。)看我们的同龄人李晓欣在他的周记中,记录了这么多他与家人的烦恼。(录制音频:配乐佑佑协助:情绪低落,忧愁)2.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和李晓欣一样的烦恼,你也会像这样用日记的方式写下来吗?除了写下来给别人看,你还有什么方式来倾诉这些烦恼呢?预设:跟最亲密的朋友诉苦、告诉爸爸/妈妈、在微信上/QQ上跟未曾谋面的网友诉说、写信(倾诉的方式)3.课前,我们也在课前调查表:我的烦恼我与家人之间的不愉快中,写下了你和家人之间的不愉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同学们的烦恼事吧!预设1:寒假来临,我想好好休息,看看书、做做运动。可是

10、妈妈偏要我上好几个培训班,说这样是为了让我下学期学得更轻松,可是培训班的课跟学校的内容完全不一样啊,真的对我学习有帮助吗?我当时觉得很累、很不开心,我已经认真学习了一个学期了,期末考试成绩也很好,放假就应该让我休息,为什么要上那么多培训班呢?预设2:杭州动漫节的时候,我想去看动漫展,可是爸爸硬拉着我们去了浙江图书馆的图书展。我当时觉得很不开心,想看的没看到,图书去新华书店、图书馆看不就好了吗?预设3:妈妈给我报了下学期的数学、英语、语文、书法、钢琴培训班,我想加一个篮球训练,妈妈说打篮球是浪费时间,叫我多做数学题对升学更有用。我当时就觉得很不理解,学校还要上体育课呢,为什么我不能再周末打篮球锻

11、炼身体呢?预设4:弟弟3岁了,上幼儿园了,会说很多话、别人都说他很聪明,我也很喜欢他。妈妈也总是要花很多时间陪他玩、给他讲故事。但是,妈妈给我检查作业的时间少了,有时候都不仔细检查,只在家校联系本上签个字,有几次连签名都忘记了。可是弟弟什么时候认了什么字、会背哪首诗了,却记得很清楚,妈妈是不是更喜欢聪明弟弟了呀,而不喜欢学习一般的我呢?我有时会讨厌我的弟弟和妈妈,弟弟好像抢走了妈妈,妈妈好像对我的关心也更少了。4.师小结:牙齿和舌头配合得这么密切都会打架,亲密的家人之间也会产生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和矛盾,这些矛盾很正常,我们经常说这是“成长的烦恼”,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要主动把这些烦恼的小事向身边

12、的同学、朋友、长辈、说一说。也许有人分担了你的烦恼,烦恼就会少一点呢!(三)发现变化1.听了这么多同学的烦恼,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会与爸爸妈妈产生矛盾呢?引导学生发现,学生在诉说烦恼时,都会先说“我想,但是我的爸爸妈妈”预设1:“我想”后面的内容是同学们自主思考后的想法、决定。我们的想法更多了,有自己的计划预设2.小时候的我们不会做选择,就像上什么培训班都是爸爸妈妈为我们选的,他们报什么我们就上什么,可是现在我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就会对报什么培训班有自己的想法了。但是爸爸妈妈不理解我们,甚至还认为我们以前能接受的事情现在不能接受了。3. 师小结:我们在成长,在发生变化,我们的心理逐渐发生

13、了变化,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希望能自己做决定。我们变化得飞快,爸爸妈妈似乎没有跟上我们的步伐。【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教学才是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因此本环节结合“学生课前调查表:我的烦恼我与家人之间的矛盾”展开,首先引导学生总结生活中可以倾诉烦恼的方式,鼓励学生遇到问题能主动表达、主动倾诉。接着,鼓励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发现生活中的困惑,大胆、勇敢地面对生活重担问题。在充分的表达后,引导学生对自我的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逐渐发生变化,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了自己的计划和意见,父母也经常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但是当面对选择时,孩子和父母的选择总是相悖而行。

14、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表达,主动倾诉,引发思考。板块二:倾听困惑 理解不同(一)倾听困惑 了解家人1.我们说了这么多和家人,特别是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不愉快,都是我们口中的“爸爸妈妈怎么想”,那他们当时真是的想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爸爸妈妈的心声吧。(录制书本上P3图片的音频)2.这两位妈妈面对我们有什么困惑?预设1:乖巧懂事女儿,变成“小刺猬”,不听话了。预设2:对爸爸妈妈的关心不在乎,还故意与他们对抗。3.他们眼中的我们怎么了?我们心理上的改变,在语言因为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反驳爸爸妈妈的决定,在行为上因为对他们“自作主张”的决定表示冷漠甚至抗拒。4.爸爸妈妈眼中的你是怎么样的?

15、4人小组交流“家长课前调查表:爸爸妈妈的烦恼”,说一说爸爸妈妈当时的想法。预设1:听话的女儿,变得会顶嘴了。我让他上培训班,却跟我说不想上。可是他放寒假了,我还要上班呢,她一个人在家我怎么放心呢,去上培训班就有地方看着他还能学点知识,一举两得,这不是好事吗?预设2:以前服从我的安排,现在总是提出很对反对意见。就像我给他报的培训班都是我挑选了很久、问了很多家长、对比了很多机构选择的,可是他为了要和同学一起上,偏不去,不是浪费我们的心血吗?预设3:独立性越来越强、自理能力越来越好了,原来什么都乣我安排,现在自己能把事情安排的妥当,不用心了。放手他的作业和学习,是我对他自理能力的肯定。我觉得我儿子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已经很好了,他完全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学习。偶尔一两次的失误,也可以培养他的责任意识。预设4:学习压力更大了,属于他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篮球班是挺好的,可以锻炼身体,但是周末真的排满了,周末插进去么,我也不想他这么累,都是课,做作业时间都没有,我也很心疼他啊!(二)理解不同 接纳不同1.听了家长们的心声,你们对刚才的问题这些“不愉快”是什么造成的有没有新的认识呢?预设1.我们要理解家长的出发点,他们做决定的时候原来分析了那么多现实情况。(思考角度比较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