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31567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精练】 一、选择题 1时下有些地方、有些领域很流行向老祖宗讨饭吃。电影清一色的古代格格、皇帝、皇太子秘史等;书法清一色颜体、柳体等;教育思想清一色孔孟之道。很多有识之士担忧:中国文化,特别是文艺将何去何从?下列对传统文艺认识正确的是()A对传统文艺坚决抛弃B中华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传统文艺的造诣,现代人是难以突破的D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典型建筑为代表【答案】B2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有关专家介绍说,七夕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节日的活动内容以乞巧为主,主要参与者又是少女,因而七夕节也被称为

2、“乞巧节”或“少女节”。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民族节日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正确,这是传统文化的特征,古老的传说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民族性;正确,这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说法正确但是与题目无关;不是材料的主旨所在。【答案】选B。3建筑格调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例如,我国北方颇具华丽气质的封闭式四合院,开敞的苗族吊脚楼,秀丽的傣族竹楼,蒙古族的蒙古包等,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资质各异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建筑文化,给人以强烈的感性冲击。由此可

3、见()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建筑的多样性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是民族的文化记录,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保护A B C D【答案】D4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诗歌、散文、楹联、书法以及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 B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这表明中国的传统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丰富内涵,D符合题意。A中“历史性”说法不准确

4、;B说法错误,应是相对稳定性;C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5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在国内外受到热捧。一位网友说:“舌尖上的中国不只能让人看饿了,更能让人看哭了。”饿是因为美食,哭是因为勾起乡情。这说明传统文化()A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B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道德伦理C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哭是因为勾起乡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D说法正确。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不只是传统文化,A错误;B指的是民族文化,与题意无关;只有优秀传统文化才会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C错误。6清明节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

5、历史,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竞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如今,更是我国的法定传统节日。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都是落后文化的表现民族节日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影响最深远A B C D【答案】A7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汉字逐渐陷入窘境。国人大多是提笔忘字,传统书法日渐式微。我国的书法教学,不仅游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之外,在功利化的竞争环境下,社会上的教育机构也是门庭冷落。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加以继承传统文化应因时而变,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网络的发展必然导致书法艺术消失

6、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强调要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保护,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故与题意无关。说法太绝对,书法艺术不一定随网络发展而消失。8对于中国人来说,随礼是人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名目繁多的酒席操办,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也使家庭苦不堪言,再次引起了官方的关注。下列关于“随礼”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礼作为民族习俗要积极响应和勇于传承 B随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情感表达C随礼作为传统文化要大胆改革或者完全抛弃D随礼应顺应社会生活变迁并适时调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随礼”这一民族风俗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我们应对此进行适

7、时调整,故D正确,A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情感表达,B错误。C说法绝对。9针对有人主张小学生重读四书五经,我国国学大师文怀沙认为,在中小学课本中选录优秀的四书五经文章是好事,但没有选择地让孩子学四书五经是开历史倒车,其中所隐含的奴性文化,只能使人的思想僵化麻木。这告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传统文化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待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要防止传统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A B C D【答案】C10“与经典同行,品味书香满溢;同名著为伴,感受学海广博。”近年来,安徽省在全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诵读内容主要是中华传统诗文、地方特色文化名篇、红色经典作品,所选内容突出思想文化价值,注重道德教育功能。试运用传统文化特点知识说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作用。【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发展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