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七年级(上)段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7313955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2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七年级(上)段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台州七年级(上)段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台州七年级(上)段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台州七年级(上)段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台州七年级(上)段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七年级(上)段考语文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七年级(上)段考语文试卷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页,共 11页 段考语文试卷段考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0 分) 1.古诗文填空。 夜发清溪向三峡, _ 。(李白峨眉山月歌) _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_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不知何处吹芦管, 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观沧海中对景物做总写的的句子是: _ , _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感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句 子是 _ , _ 。 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毫无生气的景物,表现深秋傍晚典型特点的句子是: _ , _ 。 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一种自然理

2、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 量的诗句是: _ , _ 。 二、其他(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0 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踏上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xn_陶、感 染。在老舍先生的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课文中的许 多景物描写细 n_、生动,能唤起你对事物的细微感觉;刘湛秋感 ki_ 春天的雨比少女的眼泪还娇 mi_;母亲絮絮叨叨中隐藏着对病儿史铁生的 “好好儿活”的希望同学们,去阅读吧! 3.解释下列划横线字词。 撒盐空中 差可拟 _ 未若柳絮 因风起 _ 下车 引之 _ 元方入门不 顾 _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

3、共 1 小题,共 5.0 分) 4.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上面这段话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_“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 “我”_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_的人。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5.古诗阅读 【甲】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

4、秋日胜春朝。 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行秋 (宋徐玑) 第 2页,共 11页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物, 但是描写的对象不同, 【甲】 诗描写的对象是 _ , 而【乙】诗则描写了秋天的四种景象,分别是秋蝉、秋柳、 _ 、秋叶。 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物,但是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6.文言文阅读 元方善对(南朝刘义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 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

5、其所安,久而益敬。”袁 公曰: “孤往者尝为邺令, 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 孤法卿父?”元方曰: “周 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 解释句中画横线的字词。 远近 称之 _ 不知卿家君 法孤 _ 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限断 2 处)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7.0 分) 7.文学作品阅读 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 (毕淑敏)雨天,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

6、。我大清早出门,赶到 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 都住校,惟有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 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算跑得再快,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想 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铃声在我背后响起,像一条鞭子抽我双腿。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 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 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算迟到。终于,到了。老 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终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

7、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 铃绳拽得那么久”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分子对普通人的尊 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免贵”他告诉我姓氏。我的脑子 里管记忆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创我,我造了 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惟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 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他若是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 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对他的尊重。 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

8、铃声响起,像 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 “看门的老头儿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 秘密。我永远不会说, 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毕业了。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 铁钉一样的老人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下无人,很亲切地靠近我:“你就要 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第 3页,共 11页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踌躇着,“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 了” 他苍老的头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好奇心发作。“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

9、老 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祥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 !”听这口气,与我有关,我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姓侯,我姓孙” 文章以“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为题,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划横线词语的含义。 “看门的老头儿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 秘密。 请从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文章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作者在文中设置了多出伏笔。请找出一例, 并分析其作用。 从本文对看门老师傅的描绘中,你能分析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老师傅的所作所为 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 8

10、0 字)。 8.非文学作品阅读说说写作能力 【材料一】在语文这个学科中,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听、说、读、写。在这四个方 面中,最能体现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是写作。作文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思想深浅等,所以作文的分值一直在语文试卷中占很大的比重。写作, 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材料二】在微观面上,作文占据语文试卷的小半壁江山,一般 100 分的试卷,作 文占 30 分;120 分的试卷,作文占 50 分;150 分的试卷,作文占 60 分。要想在语 文这个科目取得优异的成绩,作文写得不好,那么你离优秀差得可不是一般远!相 反,如果一个学生作文写得好,那么他的语文成绩一般不会差,这是

11、一个很普遍的 规律。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也很容易解释。作文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 体现,一般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字词句段都不会有什么问题,试卷的基础题都是考 字词句段。而且语文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成绩。 在中观层面上,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两者有着密切关系。一个喜欢阅读的学生不一 定会喜欢写作, 但一个喜欢写作的学生一定喜欢阅读。 写作能力能够促进阅读能力, 当然阅读能力也能促进写作能力,虽然有时不能成正比关系。 在宏观层面上,写作和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写作训练 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一个学生要想写得清楚就必须想得清楚;要 写得充分就必

12、须想得充分;要写得生动有趣,那么必须富有合理的想象力。所以一 个学生要想提高写作水平,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除此之 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材料三】某地区写作相关数据调查 人群写作态度端正具备写作能力写作结果 中学生20%18%15% 成年人11%10%9% 写作者9%291%90% 材料四日前看来,学生的写作在某些方面明显存在短板:生搬硬套、东拼西凑、 复制粘贴了事;或者是内容不够形式来凑,修辞堆砌,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有些 甚至连基本的文辞通畅都达不到。而且当今广义上的写作也有不容乐观之处。写不 好一张请假条、做不好一份会议记录,并非只是笑谈;书面表达中夹杂大量网络

13、语 言, 不顾文体与语境地肆意生造语言、 游戏语言, 在今天的成人写作中也相当典型; 当代文学出版物中, 写作注水、 文笔拙劣、 语言粗俗化现象更是一度受到读者诟病。 试想,如果工作后的成年人,能够将相关的写作项目做得非常到位,是不是非常有 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第 4页,共 11页 阅读材料,从中概括出写作的重要性。 从【材料二】中提炼出 3 条有意义的结论。 下列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_ A写不好作文,离优秀的成绩会差一点距离。 B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多了,写作水平一定能够提高。 C无论是中学生还是成年人,写作能力都不容乐观,都需要端正写作态度,认真 对待写作。 D从狭义上的写作来

14、看,很多人写不好一张请假条、做不好一份会议记录。 从你的角度来说,怎样才能逐步地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七、作文(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0 分) 9.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 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 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_也是一种养料”为题, 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校名;(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 600 字;(4)要有真情实感。 第 5页,共 11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 1】思君不见下渝州 【小题 2】遥怜故园菊 【小

15、题 3】岐王宅里寻常见 【小题 4】一夜征人尽望乡 【小题 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小题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小题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小题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答案: (1)思君不见下渝州(注意“渝”的书写) (2)遥怜故园菊 (3)岐王宅里寻常见(注意“岐”的书写) (4)一夜征人尽望乡 (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注意“澹”的书写)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注意“溪”的书写)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 好积累,根

16、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 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 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答案】熏腻慨媚 【解析】答案: 熏腻 慨媚 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 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 字辨析。 解有关汉字的考题时,一要注意正确识记和理解常用汉字的音形义,二要注意区分同音 字和多音多义字。 3.【答案】【小题 1】大体 【小题 2】趁、乘 【小题 3】拉,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