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教案(共2课时)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13763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的雨》教案(共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昆明的雨》教案(共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的雨》教案(共2课时)(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明的雨教案(共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中的常用生字和词语。2.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描写方法。3.通过朗读体会文中作者平实朴素的语言特色。重点难点1.阅读课文,提升筛选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2.受作者对昆明的热爱怀念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策略方法朗读法、师友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导学1.了解作者资料。2.自学生字词:青头菌(jn)避邪(bxi)鲜腴(y)八卦(u)篱笆(lb)釉(yu)晕倒(yndo)吆唤(yo)暮年(m)缅甸(mindin)一碟(di)细碎(su)饱涨(bozhn)淋湿(ln)苔痕(hn)密匝匝(z)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交流感知一、导入新课,检

2、查预习1.作者以及背景资料。2.生字、生词的读音和释义。二、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1.导入新课: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那么就让我们来美美地欣赏吧2.组织全班交流预习内容。1.学生交流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2.师友互相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3.自主思考,然后全班交流。研读共品三、研读课文:1.以上这些事物与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2.赏析下列句子(1)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

3、: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2)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教师适时引导教师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1.师友讨论明确:可用课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2.全班交流。总结提高四、课堂总结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五、布置作业:1抄写课后生字词2思考课后阅读提示。教师点评,作重点强调。教师总结提升。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师友谈收获。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第二课时交流感知一、复习导入:回顾上节内容,引入本节课内容。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友回顾交流研读共品三、探究学习1.本文的主旨是什

4、么?作者是怎样表现的?2.方法探究:(1)条理清晰,承转自然。(2)选材精当,描写多样。(3)以小见大,饱含深情。教师适时引导教师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师友讨论共品。全班交流师友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其他师友互助释疑四、交流疑点,互相解答。五、全班交流,解决疑难。掌握学情,及时解惑。师友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上提出。巩固拓展六、迁移拓展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人生中印象最深的一场雨教师出示问题,适时引导师友相互讨论谈感受。全班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总结提高七、课堂总结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八、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教师总结提升布置作业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师友谈收获。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