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艺术:“假火”与“真火”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13729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艺术:“假火”与“真火”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艺术:“假火”与“真火”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艺术:“假火”与“真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艺术:“假火”与“真火”(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艺术:“假火”与“真火”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艺术:“假火”与“真火”湖北宜昌市英杰学校 时学芹师:作家说,细节是小说的生命。那么,细节的鉴赏就应该是我们阅读小说的重要环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着丰富、精彩的细节描写,我们今天就来鉴赏其中堪称经典的一个细节-“火”。金圣叹点评的原本水浒传中,对本文中的“火”就十分关注。请看他的一处点评。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夹批:写出精细,见非失火,前许多火字,都是假火,此句一齐抹倒,后重放出真正火字来。】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师:括号中的夹批就是金圣叹的随文点评。这里首先要弄清楚的

2、是他所说的“假火”与“真正火字”是什么意思,火还有真、假之分吗?请联系全文探讨这个问题。生:前面写老军“向火”,林冲“生火”,那都是火盆中的火,所以是“假火”;最后写到草料场的大火,那才是“真火”。师:有那么点意思,但又似乎没有说透。谁能一语中的?生:真火就是陆虞侯放火烧草料场的那个“火”。师:为什么陆虞侯放的火就是“真火”,林冲的火就是“假火”呢?似乎还是没有说透。生:因为这一回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陆虞侯放火是标题的指向,是作者最后真正要写的火,所以叫“真火”;相对而言,前面就姑且叫“假火”了。(掌声响起)师:很好,这就说透了。下面的问题可能就更有挑战性了:这“假

3、火”与“真火”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请细读全文作具体分析。生:特点是“假火”很细,来得慢;“真火”很猛,惊心动魄。师:对,细节贵在一个“细”字,这正是本文细节描写的第一个特点。能结合课文说得具体一些吗?生:例如林冲去接管草料场,看见那老军正在向火;老军向林冲移交时,又将“火盆”借给林冲。这都是些很不起眼的小事,无足轻重,阅读时可能并不在意。师:细节就是将一些看来无足轻重的小事,在你不经意之间埋伏在文中。这里就由老军很平常的“向火”,不经意地将“火盆”埋伏下来。再往下看,还有“火盆”吗?生:还有两处写到“火盆”。他去打酒前将火盆里“火炭盖了”;他打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还担心“火盆内有火”,

4、又去摸那“火盆”。师:这叫细节的“照应”,就是一个细节在文中时隐时现,前后观照。这是本文细节描写的第二个特点。那么,这一系列带“火”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呢?生:我认为有两个作用,就是前面金圣叹点评说的:“写出精细,见非失火。”一是突出了人物性格的精细,二是要表明草料场被烧不是林冲不小心失火。生:最能表明林冲精细的还是后面他打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行李,而是担心火盆内有火,又去摸那火盆,写得真精彩。师:精彩在哪里?还要仔细地品读作者的描写:他“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就“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你看,这里有林冲的心理、行为动作,写得多

5、么细致,精彩就在一个“细”字。不过,这里不仅仅是表现他的精细,还能表现什么?生:表现他非常的谨慎小心。去打酒前明明“将火炭盖了”,现在草厅又被大雪压倒,这么大的雪还会有火吗?但他还是不放心,还要探下身子去摸,直到摸到火盆内的雪水才放心。谨慎小心到了如此地步!生:我读到这里觉得很寒心、很可怜,堂堂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竟然被逼到如此地步。师:“被逼到如此地步”-说得好,好在这一个“逼”字,林冲不就是“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典型形象吗?一个经典细节,表现了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形象。不过,林冲英雄形象的最后完成还不是“假火”,应该是什么?生:是后面的“真火”-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的“火”。师:对。是草料场那冲天的火光,使林冲心明眼亮,他终于彻底地丢掉了幻想,拉开庙门,挺起花枪,杀敌雪恨。你看:火光中走来一条好汉-风雪素衣,毡帽花枪,林教头雪夜上梁山!(掌声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